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失去網際網路制高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3-11-6 2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11月06日

《黑市:黑客如何變成了新黑手黨》作者 米沙•格倫尼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的爆料從出現的一開始就將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置於尷尬境地。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峰會之前,美國總統曾強調他將重點指出中方猖獗的網路間諜活動。但在雙方會晤前一天,英國《衛報》(Guardian)公布了斯諾登這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合同工的首批指控,揭露了美國那龐大得令人髮指的間諜計劃。

  爆料接踵而至,一次比一次令人難堪。美國失去的註定不只是顏面,它對網際網路的控制權也在喪失。

  「習奧會」短短數月後,在烏拉圭蒙得維的亞舉行了一場低調的峰會。會上,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向自己的誕生地美國公開叫板。這家非盈利機構與其他負責網際網路基本秩序的不知名團體一起,呼籲「將網際網路的職能全球化,讓包括各國政府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平等參與」。

  這意味著斯諾登爆料的影響已經深入全球通信政策的每個角落,美國大事不妙。蒙得維的亞峰會的官方公報表示,「強烈關注大範圍監控和監視近期被揭露一事對全球網際網路用戶信任和信心的破壞」。

  對運營網際網路設備的控制權引發過不少爭吵。美國之外的各國一直要求做出改變。儘管網際網路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的發明,但它已成為全球性的技術。以俄羅斯和中國為首的國家抗議稱,讓美國繼續握有對網際網路的物理和政治控制權是站不住腳的。

  斯諾登的爆料加速了這一進程在ICANN等組織的上演,並可能加劇國際電信聯盟(ITU)中的緊張氣氛。成立於1869年的ITU是歷史最久的全球性機構之一,為了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它至今一直通過達成共識的方法來做出全部決定,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也不例外。但在去年12月的ITU迪拜峰會上,網際網路管理問題引發分歧。中國和俄羅斯試圖加強對本國境內網際網路的控制。歐盟(EU)國家則支持美國的立場,力主公司有權不受限制地接觸全球各地的用戶。網際網路使用量迅速增長的印度、巴西和南非更同情中國和俄羅斯政府的觀點。

  到9月份,斯諾登的爆料已不只是削弱美國的影響力,它已經演化為惡性事件。捅出醜聞的美國記者格倫•格林沃爾德(Glenn Greenwald)為巴西最大日報《環球報》(O Globo)撰文,稱美國一直在監控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的電話、電子郵件和網路瀏覽器。美國政府迄今未明確否認。

  這些新聞以及隨後涉及墨西哥、法國和德國的同樣令人尷尬的爆料,揭開了全新的篇章。監聽恐怖嫌犯是一回事,但大規模竊聽盟友卻將此事帶入了新的領域。美國聲稱NSA不從事針對盟友的商業間諜行為,但NSA攔截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通信記錄的曝光揭穿了這種說法。

  在英國,前外交官和間諜紛紛現身電台和電視節目,淡化NSA竊聽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指控的影響。他們的大致觀點是,所有人都知道彼此之間在互相監聽,而法國和德國的憤慨多半是為了給國內民眾以談資。

  這並不能洗白美國。斯諾登的爆料已經在巴西國內炸了鍋。如果沒有十分合理的理由,盟國總統也不會像羅塞夫那樣取消訪美。另外,巴西在試圖封鎖部分網際網路連接,以降低受到監聽的可能性。

  歐盟開始重新考慮通過SWIFT全球支付系統與美國共享數據的協議,並在考慮阻止美國公司幫助NSA收集客戶數據,除非得到歐盟有關部門的特許。

即使斯諾登本人也未料到他會對全球通信政策產生如此嚴重的影響。但正是NSA的張狂招致了報應,懲罰它的是一位30歲的美國人。

  沒人能知道網際網路五年後會是什麼樣,但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網路日益碎片化,各國建立起自己的數字疆界,政府加強控制,決定著本國公民在網上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本文作者著有《黑市:黑客如何變成了新黑手黨》(DarkMarket: How Hackers Became the New Mafia)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4: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