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為何成了「癮君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29 08: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中國官方報道稱,美國情報機構10月24日被爆曾經監聽至少35名國際政要的電話。此前一天德國政府稱得到情報,該國總理默克爾的手機也被美國監聽。

這一系列的消息表明,不僅中俄、拉美等國家成為美國監聽的受害者,美國口中的「親密盟友」也難逃美國受害妄想的魔爪。

「9•11」恐怖襲擊之後之後美國風聲鶴唳,不遺餘力地加強自身安全,在美國眼中似乎全世界都是威脅,這種「癔症」恐怕就是美國竊聽成癮的原因。世界各國在加強防範美國監聽的同時,請美國也不要放棄治療。

竊聽盟友:稱兄道弟只是說說而已

德國政府10月23日說,德國政府已得到情報,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手機可能被美國情報機關監聽。德方已向美方緊急質詢,並請美方立即全面地給予澄清。

默克爾表示,如果情報確鑿的話,她堅決反對這種竊聽行為,這種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法新社10月22日報道稱,對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秘密獲取法國7030萬條電話通訊記錄一事,法國總統府發表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對美國侵犯法國公民私生活的行為表達嚴厲譴責」。聲明說,奧朗德針對此事向奧巴馬錶達「深深的反感」。

美聯社的評論形象地稱,法國是最新一個被美國國安局窺探活動激怒的盟國。2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得不親自打電話給法國總統奧朗德,試圖緩解法方的擔憂。

竊聽俄中:大人物普通人都不放過

英國《衛報》6月17日報道,2009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在倫敦出席20國集團峰會期間,美英無線電監聽基地的專家曾試圖通過鏈接莫斯科的衛星信號,以破譯梅德韋傑夫和其他俄羅斯代表團成員的電話。

這些竊聽信息是在有組織的情報部門的幫助下通過網路和峰會與會者的黑莓智能手機獲得的。這些竊聽技術在文件中被稱為「革命性技術」。

據香港《南華早報》8月17日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16日披露斯諾登最新爆料:去年第一季度中,美國國安局11%的監聽活動是針對春節期間訪美的中國遊客。

斯諾登泄露的報告顯示,去年1至3月的監聽數量驟然上升,「可能是由於中國人在春節期間赴美走親訪友造成的」。

斯諾登還表示,美國情報人員數年來一直在非法入侵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電腦和手機。

竊聽拉美:監控"自家後院"肆無忌憚

2013年7月,巴西報紙曾經報道說,美國控制了網路信息以及巴西全境的電話信息。格林沃爾德在巴西電視台指出,斯諾登透露的秘密情報顯示了美國特工如何監視巴西總統助手之間的通訊。

根據有關的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還利用軟體滲透進入巴西總統羅塞夫所瀏覽過的網頁內容。巴西總統辦公室表示,總統將與高級官員們開會討論這一問題。

德國《明鏡》周刊10月報道說,美國情報特工曾侵入墨西哥前總統卡爾德隆的個人電郵信箱。墨西哥外交部稱這種行為是「不可接受的,非法的,並且違反了墨西哥法律和國際法。」墨西哥政府敦促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有關指稱全面調查。

美國前情報人員斯諾登從6月份開始公開揭露美國情報機構在全球的間諜活動。

美國要竊聽 全世界表示不答應

「斯諾登事件」后的3個月里,美國情報機構「稜鏡門」持續升級。隨著不斷有國家「上榜」受害者名單,美國當局也正遭到越來越多的反對和譴責。這個自視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國家,如今面臨被拉下「神壇」的窘境。

直至目前,面對來自全球多個受害國家的強烈反對和譴責,美國仍與往常一樣採取不予置評的態度。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凱特琳•海登稱,所有國家都在從事間諜活動,美國所搜集的情報類型與其他國家並無二致。美國情報機構在海外的竊聽活動幾乎不分區域、不分立場地存在。

而不斷升級的竊聽醜聞正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製造著越來越大的互信鴻溝。在美國拿出真誠的態度和行動前,恐怕一時還找不到填補這一鴻溝的方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