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華人球隊教練古廣明:昔日足壇名將仍心繫國足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3-10-28 1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德國版報道,靈巧的步伐,輕盈的轉身,對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苟——雖不再馳騁在綠茵場上,但從古廣明的示範動作,還是能依稀看到他當年的風采。在廣東,人們都會親切地稱古廣明為古仔,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留洋的中國球員,至今在許多廣東人的心中他依然是廣東足球的驕傲。現年54歲的古廣明依然續寫著與足球的緣分,他在廣州所傾力打造的青訓模式被業界譽為「足球黃埔軍校」,而在德國他開創中國足球人海外執教的先河,擔任法蘭克福堅強華人俱樂部(FC Frankfurt JQ)主教練。

   
    記者近日在法蘭克福採訪到了古廣明,當天的採訪話題是圍繞中德足球現狀和中國足球青訓路的發展走向。採訪當天,正如每次訓練都會先於球員們來到球場,這次約談他也是提前到來。這和他在德國踢球的經歷有很大關係,「我那個年代,遲到1分鐘罰款100馬克(約合51歐元),算很多錢了。除非有隊醫和指定醫院的醫生兩人同時開具證明,才可以准假。」古廣明說。
   
    德國足球強勢源於紮根青訓
   
    足球在德國毫無疑問是第一運動,大眾的熱愛讓德國成為足球的沃土。讓古廣明印象深刻的是,每當德國的比賽日都是萬人空巷,甚至包括總理也會經常抽出時間來看球賽。而德國的業餘比賽水平也很高,古廣明回憶起自己看過的一場德國7級聯賽的比賽:「他們的水平非常高,在國內踢乙級聯賽應該沒有問題。正是因為業餘水平高,所以才有了職業聯賽和國家隊更高的水平。」
   
    對於德國足球的風格,古廣明有親身的經歷與長期的觀察,他認為:「德國足球的風格比較有延續性,一直以來都非常講究整體,尤其是整體的防守做得非常好,可以和義大利的鏈式防守媲美。在整體的基礎上,最近四五年又湧現出一批技術細膩,特點更加突出的球員。不止厄齊爾一個,而是一下子上來一批好的球員,說明德國足球青少年的培訓做的非常好。所以我認為,現在正是德國隊最成熟,也是最該出成績的時候了。」
   
    中國青訓投入不夠
   
    2000年,德國隊在歐錦賽小組賽階段鎩羽而歸,年近40歲的馬特烏斯在那支國家隊中仍是主力。而今日的德國隊平均年齡25歲,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隊之一。這一切的轉變,源自德國足球十年磨一劍的青訓計劃。
   
    古廣明長期在德國生活,對中德青訓體系有深刻的觀察。「中德的青訓體制不一樣,要求也不盡相同。德國是非常注重青訓的,拿一個俱樂部為例,它的二線、三線梯隊都會有兩到三個隊伍,所以競爭比較激烈,挑選面也相對較廣。」他說,「我所了解的恆大也好、富力也好,梯隊相對有限,選材成功率也相對更低。」
   
    古廣明認為,外國知名的俱樂部之所以可以長期生存下去,就是重視青少年人才的選用。一線隊要發展,必須要有梯隊堅強地補充。「像拜仁、多特對梯隊非常的重視,投入也非常的大」談及中國時他說道,「我們中國則不太一樣,形成了一個固有的概念,都願意投錢到一線隊,希望投的錢立竿見影就有效果,而忽視了青訓。當然,和我那個年代比起來現在已經進步了很多,但是還是遠遠不夠的。」
   
    年輕教練應「走出去」學習先進理念
   
    青訓體系中教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古廣明說:「在德國,我所接觸到的一些俱樂部二三線隊的教練,他們的水平都是很高。包括俱樂部決策層,絕不會隨便找一個教練來帶梯隊。因為小孩子學東西特別快,好的教練可以引導他們,讓一個好的苗子發揮出自己的特點,教練水平不高的話如何引導?」
   
    對於如何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年輕教練,古廣明建議:「過去我們一直強調將高水平的教練『請進來』,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讓一些年輕教練『走出去』,派一批年輕、懂外語的教練出國培訓4至6年,完整地學習先進足球理念,系統地學習冬訓、夏訓、準備期、康復等方面的理論。經過這種歷練,當他們在面對青少年培訓的實踐時,就會拿出一個完整的方案來,避免現在過早給球員上力量、練體能,而導致長期發展的缺失。」
   
    帶好苗子來德國參加地方聯賽
   
    中國足球青訓過往走了很多彎路,想必正是看到過去體校模式的弊端,古廣明現在在廣州走的是一條完全不同的路:推廣足球進校區、進社區,孩子們踢球、讀書兩不誤。他說:「現在改成讓學生就在學校,我們派教練去給他們灌輸我們的理念,用德國的模式讓他們去訓練。這幾年我們培養的小孩也拿到了很多好的成績,從方方面面來看,我們的模式應該是符合現今青訓需求的。」
   
    同時,古廣明也計劃將一批有潛力好苗子送到德國來,能讓他們參加德國地方青少年的聯賽是他最大的考量。古廣明說:「其實我們一直有送小球員來海外,為什麼不成功?因為小孩光練而沒有比賽是不行的。打一兩場友誼比賽,沒多大意義,起不到鍛煉的效果。所以我們以後送小孩出來,首先要考慮的是出來后能不能參加當地的聯賽。」
   
    另外,古廣明特彆強調青少年培訓資料庫的建立。德國人從球員入隊一開始就建立資料庫,跟蹤觀察,工作做得很細緻。德國有專門的選材軟體,通過各種硬性指標來評判一名球員。比如,一個球員在比賽中跑動的距離、射門次數、攻防轉換效率等,這些數據非常有利於教練來考察一個隊員。這些工作在德國青訓體系中都有專門的人來負責,而中國目前還缺乏相關的人才。
   
    希望華人企業關注華人球隊
   
    除了關心青訓,在德國生活的古廣明也參與到業餘足球的普及。作為主教練,古廣明接手法蘭克福堅強足球隊已有大半年的時間,球隊目前征戰德國的第十級聯賽。想起當初加入這家業餘球隊的初衷,古廣明說:「華人的足球俱樂部在德國的華人圈中是一個亮點。球隊的股東也好,球員也好都非常有熱情,自己希望帶領大家通過訓練,將大家水平有所提高,也可以提高華人的聲譽。而對於球隊的發展,古廣明認為:「球隊想在法蘭克福踢出成績來還需要一個過程,現在比剛接手球隊時好很多。當然任何球隊的發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希望華人企業對球隊能有更大的關注,這樣球隊也會發展的更好。只有普及和青訓這兩條腿都邁開了,中國足球才能進步的更快。」(陳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