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少奇,曾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在任期間,與滿族人秘密勾結,為滿族滅絕漢族的計劃一直在奮鬥。
這是毛主席打倒劉少奇的根本原因。
-----------------------
劉少奇關於人口和計劃生育的論述
發表日期:2001-12-25
避孕問題,我們要無所顧慮地搞。
《對節育問題的談話》(1957年2月11日)
我剛才修改了《人民日報》一篇談節育問題的社論。我們現在一年增加一千五百萬人口,這樣下去, 人民生活就不能改善,就不能建設和積累,工業化速度就要減低。
《在接見全國學聯委員時的談話》(1957年2月14日)、1957年3月5日《人民日報》社論《應該適當地節制生育》
發表人:上海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 作者: 信息來源: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來源:《新中醫》1974年第02期 作者:謝月珍
駁斥劉少奇、林彪一夥在計劃生育上散布的反動謬論
我國解放前,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壓迫和掠奪,摧殘了社會生產力,造成許多工人失業,農民破產,知識分子找不到工作,廣大人民處在饑寒交迫之中。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從根本上消滅了舊中國遺留下來的飢餓、失業等現象。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獲得了高度發揮,不斷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創造出日益增多的社會財富。建國以來,我國生產發展的速度超過了人口增長的速度,人口從五億多增加到七億以上,增長百分之五十多,而同一時期內,糧食生產從一億一千萬噸增加到二億五千萬噸,增加一倍多,布匹和其他工業品增長幾倍、十幾倍甚至更多。人口每年平均增長百分之二左右,而糧食平均每年增長近百分之四。我們已經做到了人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工做。我國廣大人民的生活正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地得到改善。就拿我們佛山地區來說,五七年到七一年的十五年中,人口增長34.3多,而糧食總產增加48.9多,糧食增產超過人口增長14.6終。這個鐵的事實是對馬爾薩斯的反動人口論最有力的駁斥,也徹底粉碎了劉少奇、林彪之流的無恥瀾言。
可是鄧小平一上來,立刻給劉少奇平反,然後開始實施周恩來的遺志,計劃生育滅絕漢族。
劉少奇的9個老婆及劉少奇簡歷
[導讀] 劉少奇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劉少奇的9個老婆都是誰?下面一起了解下劉少奇簡歷及劉少奇的老婆相關信息~
劉少奇的9個老婆及劉少奇簡歷
劉少奇的9個老婆
第一次婚姻 周氏
周氏,劉少奇的第一次婚姻,幾乎與不計其數的舊戲里的故事毫無二致。他19歲在寧鄉讀中學那年,母親為拴住已許身革命,走得離家越來越遠的小兒子的心,在鄰村說了一個農家姑娘。劉母以病重為由騙得兒子歸里,而兒子踏入家門進的卻是洞房。坐了一夜板凳,講了一夜自由……周氏姑娘無論如何不能接管重返娘家的奉勸,惟一要求,劉少奇在未來有兒子時,送給她一個養老。劉少奇深深憐憫這位封建禮教的捐軀者,把本身名下的30畝地划給周氏,厥後並踐諾,將本身與何葆貞所成長子,托給了周氏。
第二次婚姻 何葆貞
劉少奇認識毛澤東的同時,認識了何葆貞。1922年,他從蘇聯回國,奉陳獨秀之命,去長沙毛澤東處領受使命,在清水塘22號的板房裡,毛澤東、劉少奇走到了一路。當時,由於學潮被開除的何葆貞正與毛澤東、楊開慧夫婦住在一塊兒。
今人可以從照片上看到,何葆貞是個何等布滿朝氣,正經秀麗的女子誰都不難想像,24歲的劉少奇與何葆貞彼此瞥見第一眼時的情景。接下去的,天然與不行勝數的新戲里的故事大同小異,半年之後,在歡慶安源罷工勝利的日子裡,兩個青年革命者娶親了。而何葆貞的運氣與楊開慧極其相似,她隨同劉少奇東奔西走,三次生下兒女,三次忍痛割捨給別人,1934年犧牲在公民黨的監獄里。
何葆貞的身世、經驗,以及她真純似火的性格、膽氣,是一部尚無人吟誦的巾幗長歌。劉少奇敷衍她的情感,如同毛澤東對付楊開慧,至醇至濃。直至新中國建樹后,劉少奇第一次由北京南下,便偕王光美特地到了南京雨花台,深切悼念這位永銘他心髓的革命朋儕。
第三次婚姻 謝飛
漁工的女兒謝飛,是劉少奇的第三個妻子。莫名其妙,謝飛與毛澤東的第三個妻子賀子珍竟也有相似之處。闖蕩過大海與闖蕩過大山的兩個女人,幾乎一樣的老練、爽快、直性子。她不僅是個真正的老資格,仍是一個華僑小女人。在新加坡的中共南洋暫且事情委員會,做地下事情時,謝飛就聽人說過劉少奇。宣傳部部長徐大紅告訴她,中國農夫勾當的著名領袖是毛澤東,工人活動的著名領袖是李立三和劉少奇。
1932年謝飛歸國,1934年到江西蘇區,在開大會時,見過劉少奇,但離得遠遠的。長征途中,她又聽了一次劉少奇的講述,但頗不以為然。她與鄧發的愛人陳慧清說:「這私家講話可重複了,反覆好屢次。」陳說:「人家是工人流動首腦,講話反覆幾句算什麼?」不久,謝飛在急行軍中有些吃不用,約了別的三個女赤軍,找到賣力後勤的劉少奇,要求給一個民夫挑行李。這一次她與少奇是「既碰頭,又談話了」謝飛語。
到了瓦窯堡,謝飛的工農搜查部與劉少奇的工會工作相關,聯繫自然多,討教自然多,爭論自然多。劉少奇對這個快言快語的漁工女兒有了好感。鄧穎超因利乘便,拉攏成功。其後,出了問題,也很好明了。謝飛那樣的性格,可以或許歷久忍受白區事情所劃定的,她只能是個家庭婦女的身份嗎?她那樣老的工作資歷,能夠永久甘於只在劉少奇身邊,幹些收收文件、發發信函的事嗎?本性與奇迹心都使得謝飛不能不飛,不能不本身飛。
她在劉少奇取得開創華北按照地的光輝業績之後,拒絕與劉少奇同往新的征途。鬥嘴未決,少奇只得以機關嚮導人的身份下呼籲。深諳白區與赤軍嚴酷紀律的她,未必無怨地聽從了,但又是妻子又做下級的一口吻,到了延安仍未消,便主動要求進了馬列主義學院,加油充電。今後,再也沒有回劉少奇身邊。可是,即使在少奇身後,謝飛接管採訪與寫文章,如故始終不渝地高度讚美著劉少奇的革命精神與品德魅力,其情動人。
第四次婚姻 王前
劉少奇與王前世有一子一女。這次婚姻無疑是一次悲劇。個中是非,也無多少神秘之處。一個修建工人與一個售貨員的家庭故事,同樣大概在一個黨的領袖與一個新四軍護士的家裡發生。
令人遺憾的是,這次婚變被江青操縱,畸形曝光,成為嚴肅貶損劉少奇人格形象的一個源頭。當江青與王前出於不同的用心,又一同唆使已經成年的女兒作踐劉少奇之後,劉曾忿忿地說過,在他生平傍邊,對他身心酸害最多、最深的就是這個曾任他妻子的人了王前與劉少奇所生的女兒,寫了那張糟糕的大字報,得到的回報,是一個本身的人品也遭到貶損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名分。
劉少奇與王前離婚前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本身帶著後世。人們時常見到吃飯的時候,劉少奇端著大碗,輪替向女兒、兒子兩張圓圓的小嘴裡,一勺一勺餵食的情景。如許長大的女兒,是不行能不知道她父親的真正形象的。那張大字報貼出后不久,她便再次倒戈,徹底走上了一條逃避誰人時代的道路。「文革」未盡的悲劇在她與她生母,在她與她所有的親人之間,生怕將是永久綿延下去的濃濃陰影。
第五次婚姻 王健
比劉少奇大一輪的朱德是中共黨內名副實在的敦樸長者。他與夫人康克清出於關愛少奇,並基於王前的情況,一心想為劉少奇找一私家品賢淑、稟性嫻靜的同夥,使少奇的子女有所依,身段有所養,「後方」有所安。恰巧,在他們身邊的事情職員中,就有那麼一位,這便是王健。
第六次婚姻 王光美
王光美完全可以有一本屬於她本身的厚厚的大書,她的家庭傳奇與她本人斑斕、曲折的生活過程,能夠全部講述的話,足以令人嘆為觀止。在上高中時,她是著名北平的「數學三王」中的女王;楊振寧、李政道、鄧昌黎、吳劍雄,都是她十分熟悉的學長、師友,至今她的女兒玩笑地說,她與中國的諾貝爾獎金有緣;當她的四妹、五妹都投身革命,到場了共產黨時,她仍在信奉「科學救國」;在有時被北平地下結構舉薦,成為「軍調小組」中共方面的英語翻譯時,她仍抱著藉機進步口語程度,為去美國修業打下底子的念頭;「軍調」事業夭折,一方面為逃避國民黨的政治迫害,一方面因與共產黨員共事產生進一步體會這個黨的樂趣,她到了延安;由於她的拿手,她被鋪排在中心軍委外事部門;由於工作性質,她不難見到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共領袖;她在王健之前就熟悉劉少奇,在王健之後也聽女友議論過劉少奇的不幸婚姻,但這完好尚與她無關,她該幹什麼幹什麼,僅介入晉綏土改,一去就是一年多;也就是在土改傍邊,她的科學夢想與美國夢想,才被共產主義理想所替代。
劉少奇簡歷
劉少奇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劉少奇同志的光輝業績、崇高風範、高尚品德,永遠銘記在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以上為你介紹的是偉大領袖劉少奇的9個老婆姓名與簡介,以及劉少奇簡歷,他一共生育了9個子女~
劉少奇,你不讓別人生,你怎麼生那麼多呢?
毛澤東強烈反對計劃生育:有人就能造出「人間奇迹」(4)--文史--人民網
毛澤東說 「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迹也可以造出來」。
1958年4月15日,毛澤東在《介紹一個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人多力量大」的著名觀點,指出:「除了黨的領導之外,六億人口是一個決定的因素。人多議論多,熱氣高,幹勁大。」
回顧毛澤東的人口思想,其核心是以人為本、以民為貴和人定勝天。在寫於1949年9月的《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他指出:「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迹也可以創造出來。我們是艾奇遜反革命理論的駁斥者,我們相信革命能改變一切,一個人口眾多、物產豐盛、生活優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國,不要很久就可以到來,一切悲觀論調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建設時期的毛澤東依然高度重視人的因素和作用。
1956年,毛澤東說:「天上的空氣,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寶藏,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質因素只有通過人的因素,才能加以開發利用。」毛澤東還說:「生產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力發展了,總是要革命的。生產力有兩項,一項是人,一項是工具。工具是人創造的。工具要革命,它會通過人來講話,通過勞動者來講話,破壞舊的生產關係,破壞舊的社會關係。」「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
1958年1月,毛澤東在南寧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對周恩來等人從1956年以來「既反對保守,又反對冒進」的做法提出了嚴厲的批評。3月,毛澤東在成都主持召開了中央會議,省、市、自治區的黨委書記們都被發動起來。舉國上下的高昂情緒,又激發和感染了毛澤東。4月15日,毛澤東在給劉少奇的一封信中說:「十年可以趕上英國,再有十年可以趕上美國。」一個月後,中共八屆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通過了十五年趕上和超過英國的目標,通過了提前五年完成農業發展綱要,還通過了「苦幹三年,基本改變面貌」等口號。
毛澤東批判了黨內外「反冒進」主張的理論依據——馬寅初先生按比例發展的「綜合平衡論」,「新人口論」則是綜合平衡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學60周年慶祝大會上,陳伯達到會突然發難,說:「馬老要作檢討。」5天後,《光明日報》等緊跟其上,掀起批判馬寅初《新人口論》和經濟理論的高潮。7月1日康生到北大作報告,說批判馬寅初是根據毛澤東的部署發動的,陰陽怪氣地說:「聽說你們北大出了個『新人口論』,它的作者也姓馬。這是哪家的馬啊?是馬克思的馬呢?還是馬爾薩斯的馬?我看是馬爾薩斯的馬。」冷眼相對的馬寅初最後則大聲反駁:「我馬寅初是馬克思的『馬』家!」至此,矛盾公開並激化。當時,全國到處宣傳毛主席「人多是好事」的觀點。
1959年後中蘇關係破裂,全黨全國開展「批修運動」並準備打世界大戰,甚至聲稱6億人口死三分之一仍然是大國,既然要打仗,人多就是重要資源和實力。馬寅初主張節制生育的人口理論更是垃圾。
可是馬寅初這個臭不要臉的!仗著有共濟會大師周恩來撐腰,說「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身匹馬,出來應戰」:
1958年夏到1959年春,馬寅初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身份深入浙江、江西、廣東等8個省區實地考察調研工農業生產和人口狀況。1959年廬山會議后,周恩來勸馬寅初從大局出發,寫個檢討。在對自己的思想和理論梳理過後,馬寅初在文章里寫道:「我對我的理論有相當的把握,不能不堅持,學術尊嚴不能不維護,只好拒絕檢討。」1959年11月,馬寅初給《新建設》送去5萬餘字的《我的哲學思想和經濟理論》,在文章的第五部分「附帶聲明」中,莊嚴聲明:「我雖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身匹馬,出來應戰,直至戰死為止,絕不向專以力壓服不以理說服的那種批判者們投降。」
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都表態贊成節育。但是毛澤東把他們強壓下去。
1957年7月9日,毛澤東召見邵力子、陳叔通、黃炎培、章士釗、李濟深、張治中等黨外人士,聽取他們對「大躍進」的意見。為遭到批判的馬寅初而擔憂的邵力子,並未因此而放棄自己的主張,抓住時間向毛澤東進言,希望毛澤東支持節育,毛澤東堅持自己的觀點說:「人口問題,目前還不嚴重,可以達到八億時再講人口過多。」但又應付了一句:「但對計劃生育,仍應實施。」1957年11月3日,《人民日報》社論提出「大躍進」口號,毛主席說:「現在看起來搞十幾億人口也不要緊,把地球上的人通通集中到中國來糧食也夠用。」
1958年2月,在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馬寅初和邵力子兩位先生再次提出節制生育的主張,但已經與當時的政治氣氛「不合拍」。毛主席說,「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迹也可以造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