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零食吃出的膽結石

[複製鏈接]

3623

主題

8754

帖子

671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壺清茶 發表於 2004-11-20 09: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生提醒,中年女性要特別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才能有效預防結石病 .

  [個案]家在廣州客村的趙姨,自踏入40歲后體形就發生很大的變化,身高只有1.6米左右的她體重由100斤遞增至143斤。為了減肥,她計劃節食。可是,一到晚上,她就忍不住邊看電視邊狂吃零食,她覺得這是一種生活享受。最近,趙姨覺得上腹疼痛並放射到肩和背部,且低燒、噁心、嘔吐。初時,她以為是胃病,於是只是隨便找胃藥胡亂了事。可是,過了沒多久,她覺得癥狀加重,出現寒戰、大汗淋漓甚至伴有黃疸。直至上個周末,她突然發燒被送到醫院,才知自己患上膽結石。


      零食吃出了膽結石

  
  ■ 都是坐著吃零食惹禍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女性像她那樣喜歡飯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邊看邊吃各類零食,是一種不利健康的壞習慣。

  專家認為,這是我國膽結石發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因為人呈一種蜷曲體位時,腹腔內壓增大,胃腸道蠕動受限,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泄,飯後久坐妨礙膽汁酸的重吸收,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此外,有部分女性中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於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

  ■ 膽結石鍾情中年發福女性

  據了解,在醫院門診中膽囊結石的發病率很高,在40~55歲這一年齡段里,由於工作的壓力、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脂肪代謝紊亂,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造成膽結石發病趨向於「重女輕男」。最近,記者從醫院了解到,目前膽結石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其發病特點是「重女輕男」,尤其以人到中年、體態發福的女性最多見。

  許多女性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就會延遲,這就容易造成膽汁鬱積,使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許多女性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直接後果就是發胖,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研究表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特別是40歲以上肥胖女性,是膽結石的易發人群。此時,女性雌激素會使得膽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膽汁中,而中老年婦女由於體內雌激素減少,代謝水平下降,故結石易形成。

  ■ 膽結石可能會癌變

  據專家介紹,膽結石是膽囊癌發病誘因,膽囊長期受慢性炎症和膽結石內膽酸、膽鹼的刺激,容易使膽囊粘膜發生癌變。而膽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膽結石,因此診斷時經常誤診。

  ■ 膽結石的預防之道

  少吃油膩的食物,防止膽囊炎和膽結石的發生是最理想的預防,預防膽結石應注意飲食調節,膳食要多樣。生冷、油膩、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濕生熱,使膽汁鬱積,應該少食。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魚類及海產類食物則有助於清膽利濕、溶解結石,應該多吃。另外,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按時吃早餐、避免發胖、減少妊娠次數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進食一個煎雞蛋,可以使膽囊定時收縮,排空,減少膽汁在膽囊中的停留時間。
人生苦短,笑比哭好。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