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實拍)帶你看看熱鬧的紐西蘭華人聚會(組圖)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 E.愛麗斯

其實,華人移民至紐西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當時,在紐西蘭南島的奧塔哥地區(Otago)發現了金礦,因而吸引了大批來自廣東的華人淘金者。但是,這些最初到達紐西蘭的華人淘金者並不受歡迎,甚至是:受到歧視。為么呢?或許,除了種族歧視的原因之外,還有即是,當時登陸紐西蘭的華人與登陸紐西蘭的歐洲白人在經濟上形成了競爭的局面。為此,在1881年,當時的紐西蘭政府對於入境的華人開始施行「人頭稅」政策,以此來限制入境的華人數量。在最初的階段,「人頭稅」規定:每位進入紐西蘭的華人需要向政府交納10英鎊的「入關費」,隨後,「人頭稅」一漲再漲,至1896年,該項針對華人的「人頭稅」已經漲到了100英鎊/人,但是,卻依然擋不住華人進入紐西蘭的勢頭。1944年,在紐西蘭國內各種正義的呼聲下,紐西蘭政府廢止了針對華人的「人頭稅」這一歧視政策。(下圖所示,早期到紐西蘭的華人淘金者,註:此圖片源於紐西蘭國家博物館網站。)

  

  在2004年,當時的紐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宣布:政府撥出500萬元資金,成立華人「人頭稅」遺產基金會,主要是用來資助和保護紐西蘭華人的文化,歷史和語言等工作。至此,紐西蘭華人社團在紐西蘭境內得以蓬勃發展。。

  

  在一個周末,我帶著我女兒參加了惠靈頓某華人社團組織的聚會活動。話說,在紐西蘭,各類華人社團經常舉行「聚會活動」,當然,來賓們,也是來自五湖四海!

  

  

  那天,當我進入「聚會現場」的那一刻,我樂了!

  

  瞧,這情景,好似國內的婚禮現場。


  

  室外如此,室內呢?呵呵,也是一派熱鬧的景象!

  

  


  

  看著眼前的此情此景,我不得不嘆:吃,真真的是咱們中華文化的重要一項!

  

  

  中國大包子,餛飩和餃子等食品,在紐西蘭很受歡迎呦

  

  

  


  

  

   美食麵前,誘惑了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瞧,這一「中西合璧」家庭,吃的好香呀

  

  

  


  

  

  現場除了各種美食之外,還出售各類中國傳統小商品。

  

  

  


  

     精緻的各種中國小商品吸引了不同膚色的人們---流連駐足。

  

  


  

  

   即好玩又好看的中國燈籠吸引了這位孩童的視線。。

  

        除了吃喝之外,中西合璧的樂隊也開始上演了。。  

  

  

   正在候場的孩子們(上圖)

  

  演出現場,一位可愛的小姑娘吸引了我的視線。這位小姑娘的媽媽是中國人,爸爸則是紐西蘭人(下圖)。

  

  

  

  看著眼前的熱鬧的華人聚會,我不僅想起了一位紐西蘭朋友對於「紐西蘭人」的定義,他說:未來的紐西蘭人即不是「白人」(歐洲移民)和「毛利人」(當地的土著),也不是華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最終都將混成為一體,即,「我們」都將被稱為紐西蘭人!

  

  
或許,正是由於當代紐西蘭政府和民眾所持的公平,包容和開放的態勢,才使得我們這些華人能夠在此安居樂業,不是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9: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