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獨行俠》:一帖叫德普的膏藥

[複製鏈接]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田大力 發表於 2013-10-19 0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曾念群

高掛「《加勒比海盜》系列原班黃金團隊再度重磅打造」招牌的《獨行俠》尷尬了,國慶檔檔20%的排廳僅進賬半億,眼巴巴目送《神都龍王》一騎絕塵,這也意味著其最後一個海外救世的希望終成泡影。另據消息,受《獨行俠》全球市場潰敗的牽連,明年開鏡的《加勒比海盜5》拍攝預算削砍了五分之一。這一案例向我們敲了一記警鐘,當新產品實力不濟時,切莫胡亂傍大腿,尤其是自己的大腿,弄得不好連自己的大腿一併折進去。

《獨行俠》的故事並非原創,最早以《遊俠傳奇》的名號登陸上世紀30年代的電台節目,后被演繹出了小說、漫畫、電視劇和電影等諸多文本。《遊俠傳奇》的「獨行俠」與《佐羅》中的面具遊俠類同,講述一縱德州騎警追捕不法之徒時因叛徒出賣遭遇伏擊,唯約翰在一位神秘印第安人Tonto的救助下得以重生,從此戴上面具與Tonto一道,成為馳騁西部並懲惡揚善的「獨行俠」。重新演繹的《獨行俠》換了個印第安人Tonto的視角,企圖通過老Tonto的追憶讓新一代看客們見識這位面具俠的風采。

換個視角講老故事,這是影視翻拍慣用的伎倆,一如葉偉信版的《倩女幽魂》,也曾試圖換個燕赤霞的視角重審黑山的人妖之爭。《獨行俠》故事啟用了一個「當下」時空,借一個戴著遊俠面具的男孩參觀博物館的契機,讓櫥窗里的印第安塑像突然活了過來,化身為老Tonto與孩子分享與獨行俠奔騰往事。這一手法為影片披上了魔幻的色彩,甚好,可謬誤也接踵而來:老Tonto向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述一段開膛剖肚的血腥往事,這合適么?

刨除冗長而繁複的前戲鋪墊,《獨行俠》實為一個復仇故事:一面是「獨行俠」要為被食人魔開膛剖肚的哥哥復仇,欲將卡文迪什繩之於法,一面是印第安人Tonto沉陷少年時族人被血洗的陰影,欲將恩將仇報的白人兄弟找出,於是他們命運都交集於卡文迪什一身。而《獨行俠》的背後,是瘋狂的西部掘金和印第安人的悲情,加上二位主角跨種族的默契搭檔,影片的調情一度向《被解放的姜戈》看齊。遺憾戈爾·維賓斯基不是鬼才昆汀·塔倫蒂諾,這位《加勒比海盜》系列黃袍加身的大導,在《獨行俠》的塑造中完全搞砸了——「獨行俠」無知的浪漫加Tonto「傑克船長式」的冷幽默插科打諢,使得西部俠士片的豪情杳無蹤影。導演顯然沒弄清「頂個鳥用」的德普大叔和《社交網路》出身的艾米·漢莫的側重和用法,想借德普的招牌,一不小心埋葬了艾米·漢莫的核心地位,結果德普大叔就成了《獨行俠》臉上的一張狗皮膏,顯眼是夠顯眼了,可同時也讓影片顯得病態而滑稽。

當然,《獨行俠》並非毫無光點。「獨行俠」本是執法者,也是《政府論》的追逐者,當政治暴露出他醜惡的嘴臉,俠開始分離與脫變。「如果他這種人代表了法律,那我寧可做法外之徒」,獨行俠這翻話穿越美國西部,對今時的社會環境同樣意味深長。

【刊於2013年10月14日《京華時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20: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