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蒼井空在中國:走不一樣路線 AV部分不讓再問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陰陽師丶花 發表於 2013-10-16 0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蒼井空

  很少有人像蒼井空這樣,身上被賦予了那麼多的文化符號和時代特徵。喜歡她的人都明白她做過什麼,但這種喜歡是一種挑釁和叛逆式的欣賞。這場從文化人引領的潮流,造就了蒼井空在微博上獨一無二的話題性,使她成為了在中國最受歡迎、受眾最廣的AV女優,沒有之一。在某種程度上,欣賞蒼井空似乎成了一種潮流,那些做出這些行為的人們已經完全具備了社會學的研究價值。因為敢於公開表達這種欣賞的人——他們大多天性追求自由、尊重個性、反對桎梏。而這些特點恰恰也更多地反映在被網路哺育長大的90後身上。

  這是一雙精心修飾過的手:皮膚潔白、細膩圓潤,指尖部分的法式美甲使手指顯得更加纖細修長。

  造型師、燈光師、打煙機的工作人員,還有幾個坐在角落的男人,沒法不注意到這雙手,因為手的主人正拿著一把漂亮的黑色絲竹扇子,另一隻手隨意地放在臉側。

  秋天的北京,在東四十條的這家會所,身高155cm的蒼井空顯得並不突出,大部分的時間,她都在藉助著這雙手創作著不同的造型,讓笑容像沉香一樣若隱若現,一旦如此,空氣中很容易傳達出一種曖昧的甜蜜,男人們暈暈沉沉。

  考慮到網路上中日的敏感關係,蒼井空創造了一個特別現象:她幾乎席捲過中國所有熱門的論壇主題,她在微博上面擁有1400萬粉絲,她的百度貼吧擁有近33萬粉絲。在多多羅文化公司(蒼井空中國經紀公司)展示的尼爾森消費數據,從一線到三線城市,男性消費者關注的賬號,蒼井空都排在第一名,其後才是李開復、姚晨等公眾大V。

  雖然一些行業人士並不看好蒼井空在中國的發展,但是今年,她不僅繼續出現在幾家主流雜誌的封面,更在6月份舉辦了她在中國的首個mini演唱會,反應熱烈。

  當燈光打在蒼井空臉上,她瞬間散發出不一樣的神情,這是一種對聚光燈高度敏感的神情,她臉上最突出的部分是她的嘴唇,厚實、性感,那是一種生動的似乎會表演的嘴唇,有的時候它會微微嘟起,以傳達一種頑皮的色彩,燈光一暗又舒展開來—同事告訴我,她著名的嘴唇曾經拍攝過一部講述接吻技巧的教學片,在網上很受歡迎。

  蒼井空的中方經紀人Nina顯然不願意提及「性感」方面的話題,拍攝之前的溝通有關性感的造型被砍掉,並且她表示:「現在的蒼井空在中國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路線,之前AV部分的問題就不要再問了。」

  當我們談起蒼井空所傳遞的「文化符號」和「社會意義」時,Nina頗有興趣,「蒼井空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符號,這麼多年除了李宇春,再也沒有過類似的例子了。」

  2005年的夏天,湖南衛視推出的《超級女聲》捧紅了「李宇春」這個長相、穿著中性的女孩子,這也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次「審美」的全民爭論,專欄作家李承鵬公開表示「李宇春代表了一種新的審美」。

  同年,李宇春登上了《時代周刊》亞洲版的封面—她代表了一種社會現象,人們開始意識到,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多元,實在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對一種社會現象產生「共鳴」、達成共識。

  時隔八年之後,中國社會似乎又找到了另外一個出口,只不過這次的對象是蒼井空。

  叛逆的希望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性革命時期,青年把性愛作為人性解放的具體方式。當時的標誌性口號,是我們要做愛,而不是要戰爭。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象徵,「性革命」時期,閱讀《花花公子》就是叛逆的象徵。創刊一年後,每期銷售就超過了10萬冊。發行量一度高達每期800多萬份。《花花公子》被當時激進的文化運動推到了浪尖之上,成了性革命運動的一面大旗。《花花公子》所象徵的「性革命」,最重要的並不是性行為的變化,而是媒體公開報道「性」的合法化。

  社會學者李銀河介紹說,「寫作《愛欲與文明》的馬爾庫塞是六十年代性革命的精神領袖,他的主要思想是一種偉大的拒絕,就是對於生育秩序的拒絕,性的目的從生育改為快樂,這是最大的革命,中國目前也在發生這樣的改變,過去,只有生育是最正當的性目的,現在,隨著避孕措施的改變,性的目的已經開始改變,從為了生育到為了快樂。」

  她告訴《南都周刊(微博)》一個數據,「在1989年,我調查的婚前性行為是15%,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準備結婚的固定的伴侶;去年,我看到的數據是71%,這個完全可以叫做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革命性的數據後面隱藏著中國社會新的價值觀。

  在一場廣為流傳的事件中,一位中國網路名人稱她為「雞」。

  「我脫光衣服躺在鏡頭前,是為了生存。 而有些人衣冠楚楚地站在鏡頭前,卻只是為了私慾和欺騙。」—面對質疑,網民臆造了蒼井空的回復。

  這段話流傳甚廣,被當作真人真事出現在網路的許多地方,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它符合網民對一個AV女優身上寄予的那種叛逆的希望,也正如作家慕容雪村所說的 「以前我們處在兩個系統,基本上不崇拜學術、不崇拜知識,甚至不崇拜道德,而是崇拜忠誠這樣一些東西。在這個時代這個體系也在崩潰過程中,人們總是試圖尋找新的偶像,打破這樣一個偶像崇拜傳統。」

  對於蒼井空為什麼這樣紅,而且蒼井空熱還是從文化人中流行起來的現象,慕容雪村說:「在微博上可以觀察到,蒼井空的熱肯定是沒有預謀的,但就這麼一部分人不約而同地把蒼井空當成是一個力量。」

  學者費勇則認為,「現在高校研究當代文化的人不敏感,要是在美國都可以為蒼井空這個現象寫本書了。」

  那一年,蒼井空百度貼吧的吧主劉佳也在那些追捧節目的人當中,但她顯然對超女和李宇春都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大家都在看,也就跟著熱鬧一下而已。」

  而她對蒼井空的認識,卻是聽說了網路上著名的「蒼井空之夜」:2010年4月11日深夜,蒼井空打開推特,發現一個月前開通的賬號,粉絲數才爬到2000。她想什麼時候能夠上一萬,並開玩笑式地把這個想法寫了上去。這條信息被某位中國網友發現之後,一傳十十傳百,蒼井空粉絲數量迅速躥升,關注者以每分鐘大約 37位的速度迅猛增長,凌晨時分突破一萬大關,眾多中國網友紛紛翻牆而來,通過翻譯工具跟帖留言。

  那一夜,無數中國網友加入了這場狂歡。凌晨零點45分,專欄作家、知名網友「和菜頭」更新微博,是一句日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蒼井空之夜突破萬人大關。和菜頭也是蒼井空萬人粉絲中的一位。

  從飯島愛、蒼井空、小澤瑪利亞到波多野吉衣……日本AV女優在青春期少年心中有很高的人氣,甚至被賦予「偉大」的性啟蒙意義。「蒼井空老師,感謝她多年來的辛勤努力,簡直應該頒發感謝狀給她。」和菜頭說,「那麼多年,終於可以和AV女優在Twitter上見面,我第一次感覺到網路是真實的。」

  中文推特界旋即沸騰,知名ID如和菜頭、安替、連岳等,作為頗具影響力的節點,先後熱推蒼井空;幾小時后,蒼井空的推特粉絲破萬。她用翻譯軟體陰差陽錯發表的「感謝我的球迷」加速了粉絲的增長。那一夜,被稱為「蒼井空之夜」。

  翻牆和關注蒼井空在那天晚上成了一種集體情緒的釋放。其中,慕容雪村甚至發了一條智趣的微博,論述崇拜蒼井空好過崇拜領導人的理由。

  一時間,欣賞蒼井空成了網際網路的前衛,那些做出這些行為的人們已經完全具備了社會學的研究價值。因為敢於公開表達這種欣賞的人——他們天性追求自由、尊重個性、反對桎梏。

  幾個星期以前,我見到了劉佳,1990年出生的她看上去比年齡更成熟一些,格子襯衫、牛仔褲,瘦且幹練。

  劉佳是山東濟南人,剛到北京一年,在一家公司從事網路金融類的工作。她說話的聲音不大,很敢於直率地表達著自己的意見,喜歡的,或者不喜歡——正如這個年齡的愛憎分明。

  她說自己喜歡蒼井空的原因是她的「個人魅力」:「比方說我喜歡聽某個人的歌,那她的演唱會我可能會去,像張惠妹阿田馥甄啊,但是你始終是以一個粉絲的角色站在那裡。像初中的時候看《超級女聲》,正趕上李宇春、周筆暢那一屆,當時班裡都會分成兩派,我只是為了合群才看的。我從來沒有像喜歡蒼井空這樣,完全因為她的個人魅力而喜歡。」

  為什麼90后喜歡她

  2013年9月5日,演員孫海英在微博上發了一條質疑雷鋒的微博,這條微博被轉發了2265條,網民「真金無畏」評論說:「此人太自以為是,表演誇張做作,毀掉了許多英雄形象。」另一位網民「元芳視角」則說:「造假要大膽承認,別再忽悠了。」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對這種質疑表示怒不可遏。

  無論如何,從前這種對「權威」的爭議是不可想象的。不過對於90后的劉佳來說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卻並不陌生,小學的時候,她不明白為什麼數學裡面會有那些奇怪的計算題,比如什麼一個游泳池要一邊注水一邊放水,最後問需要多長時間注滿。比如豬兔同籠「不明白這些題和我的實際生活有什麼相關」。當老師問她為什麼在試卷上不答題,她反問說有什麼意義,現實生活中都不會發生。老師批評了劉佳,說她拉低平均分,拉班級後腿。劉佳難過得回家就不吃飯。

  劉佳爸媽原來是威海人,媽媽是村裡的播音員。她還有一個82年出生的哥哥,爸爸是當兵轉業去到某家國企工作,家裡對她的教育都十分開明,從來不勉強她做任何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

  初中的時候,課堂上講到老舍那篇《濟南的冬天》,說什麼冬天多可愛。「我就覺得他是凍得輕。我們當時就說現在都不一樣了。老師就說,人家那是幾十年前寫的,肯定不一樣。我們就說那背還有什麼意義埃老師說,你們還考不考試!」

  劉佳的家庭背景就和大多數90后的孩子一樣,只是和70后、80后不同的是,他們從初中的時候開始就已經接觸網路,從上面去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

  2000年的時候,劉佳家裡有了一台電腦,這在當時的中學當中不算多見,可是僅僅三年以後,當她上高中的時候,同學人人家裡都有電腦,智能手機也開始普及,網路信息時代更加高速便捷地擁抱了90后的這一代。

  而劉佳,也從一開始只是單純地玩玩遊戲,到越來越多地瀏覽各種網站的新聞,到學會翻牆,她也開始去學習甄別一些事情,獨立思考。

  據中國網際網路路信息中心統計,早在2008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12年12月底,這一數字達到了5.64億。

  毫無疑問,90后正是這龐大的基數之一,像大多數的70后80后一樣,劉佳學習的也是全國統一教材,學校仍然在向他們宣講雷鋒、賴寧,樹立的榜樣是「交通小衛士」(指導人們不要闖紅燈),「植樹小衛士」(經常到園林植植樹,給小樹澆澆水)。但她們班上絕大多數人喜歡的都是周杰倫、S.H.E這樣的明星。

  大學的時候,劉佳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去忙著談戀愛,或者考研出國,而是開了個淘寶店,並且做到了皇冠級別,雇了兩個客服。

  大學畢業以後,家裡給劉佳找了個國企的工作,每天上班就是班車接送,然後和大爺大媽打打牌鬥鬥地主,年底還有獎金,像養老一樣,她「覺得沒意思」,僅僅上了一天班就輕易地放棄了這個許多人擠破頭也搶不到的金飯碗,辭職跑到北京來了。

  「家裡也很生氣,畢竟工作福利很好,可我還年輕,不想就這樣一輩子,他們也就隨我出來闖了。」

  「北漂」的劉佳現在很忙,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工作,業餘時間則管理、監督百度貼吧,還管理著一個500人的蒼井空粉絲QQ群,她說統計了一下,其實在忠實粉絲裡面,這個男女比例是1∶1的。年齡從15歲到30歲,學生、白領都有,大學生在其中的比例算是比較大的。

  「我喜歡蒼井空,我爸媽都知道。儘管他們知道蒼井空原來的職業,但是他們都不說什麼。我媽還說如果她有空來濟南,讓她到家裡玩,給她做飯吃。」

  實際上,日本AV女優和香港三級片演員都曾風靡中國,但從沒有人像蒼井空一樣。蒼井空在Google上的搜索結果是24,200,000,雖少於周杰倫,但比韓寒、郭敬明、李宇春都多。和上述偶像相比,蒼井空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被禁止公開傳播。

  李銀河說:「首先她漂亮,性感,這都是招人喜歡的,還有就是她的特殊身份,一個AV片的演員,這是中國人很新鮮的, 因為在中國沒有這樣一種合法的,與色情業有關的職業。而蒼井空來了,還落落大方,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公共場合。這說明,中國人有這個消費色情片的需求。」

  實際的情況是,包括劉佳在內的許多貼吧或是QQ群里的鐵桿粉絲從來都沒有看過蒼井空的AV,他們喜歡蒼井空完全是基於各種各樣其他的理由。

  費勇說:「從我們學術研究的方向來看,(蒼井空)這個事情最有意思的就是解構主義,她純粹就是一個語言符號,這個語言符號好玩的是許多人連她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看過她的作品,只知道她是個日本女優,很多人就把她當作話題的聚焦。」

  在推特的蒼井空之夜3天之後,玉樹地震。2010年6月初,蒼井空把通過出售寫真募到的10萬多日元捐到了日本紅十字會,然後再轉到中國紅十字會。「德藝雙馨」從這時起成為網友加諸在蒼井空身上的另一個標籤。在此之前,除了官方正式場合,它更多是出現在郭德綱的相聲里,當包袱用。

  她曾在博客中說,「即使是AV女演員,即使是四處流浪的武士,即使是NEET族,無論是怎樣的職業,都有自己的感情。人不能否定自己,儘管被所有人否認」。

  在封面的拍攝現場,蒼井空顯得十分配合,隨便一句話就能夠把她逗得哈哈大笑,她很在意自己不同造型的pose是否專業,其中一個特寫需要眼淚,她拒絕了準備好的眼藥水,幾乎攝影師一報完數,淚水就從她眼眶裡滾了出來。

  劉佳很反感曾經有媒體說她「家裡牆上貼滿海報」,她說自己絕對不是那樣的腦殘粉,有時候即使貼吧里有人說了些對蒼井空不那麼好聽的話,只要不涉及到政治的層面,也就不那麼和對方計較。

  她覺得自己的喜歡和追捧非常理智,關心蒼井空的一舉一動,記住她說過的每一句話,搜集所有信息。因為在她眼中蒼井空就是個「沒距離感的普通人,她在我心裡還不是那種偶像的概念,完全是鄰家姐姐」。

  她甚至覺得蒼井空是個單純脆弱的女孩,從來不會去回擊任何外面對她的攻擊,「有時候她心情不好,就會在推特上面直播:她趴在那裡,面對鏡頭流淚,寧願自己默默難過也不會去反擊別人。」

  反面偶像

  但是在作家慕容雪村那個年代,「偶像」和「榜樣」卻有著樣板一樣的標準。

  1970年代出生的慕容雪村來自於東北農村,那個年代沒有網路和智能手機,所有的信息來源只能通過報紙和電視。

  「我們小學的時候影視還沒有這麼發達,也沒有這些影星。但是什麼《射鵰英雄傳》、《上海灘》這些已經開始放了。所以就崇拜許文強,就是周潤發,崇拜翁美玲啊,當時很多同學會把翁美玲的頭像貼在鉛筆盒裡。當時還有一個女同學說長大以後一定要嫁給周潤發。」

  但是那個年代,價值觀審美觀比較單一,除了周潤發和翁美玲,也有許多同學表示將來長大以後想做董存瑞、邱少雲。

  他記得社會上的那些正面的女性形象,都是像劉胡蘭、張海迪,或者像紅色娘子軍啊,這樣英姿颯爽的形象。「都是那種英姿颯爽、濃眉大眼、身體強壯、堅強不屈、不怕死的。而那種千嬌百媚、香噴噴、軟乎乎的女性,一般都是女特務、間諜的形象,反正不是好人」。

  慕容雪村大學畢業以後到了廣東工作,接觸了香港的電視。也偶爾接觸網路。而且廣東這邊比較開明,報紙也辦得激進一點。開始越來越多地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複雜性,「到二十五六歲的時候,我才開始質疑一些原來理所應當的事情, 我想我這種情況也是大多數中國人的狀況。我們的思考能力被限制了,一些幸運的人可能通過某種契機重新獲得了這種能力,不幸的可能到現在都是被限制的。」

  2011年5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學生偶像進行了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在全國選取北京、四川、陝西、河南、遼寧和廣東等6省市,隨機抽取小學、初中、高中各一所,從小學三年級至高中二年級。

  該調查共發放問卷6480份,回收有效問卷6466份,學生共提名偶像10919人次,所括2584個人物,提名靠前十的是周杰倫、成龍、張傑、劉翔、許嵩、楊冪、雷鋒、魏晨、羅志祥、姚明。68.4%的學生最崇拜的是明星、體育明星和模特。明星在各個階段的選擇概率都最高,均在六成以上。

  因為做蒼井空的這個選題,我也和另外的一些文化人、大學生有過接觸,問及他們的觀點,一位70后的知識分子當即就表示「我們那一代是壓抑的一代,如果人生再來一次,我也要在年輕的時候喜歡一個像蒼老師這樣的偶像,並且勇敢地說出來。」

  慕容雪村說:「傳統偶像的倒掉和消解與蒼井空這種偶像的樹立,是一體兩面的東西。對於傳統的偶像,人們經過長時間的分析思考,人們開始有腦子了,人們發現這種偶像是可笑而不堪一擊的,也知道這種崇拜實際是在崇拜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我相信現在有腦子的人不會有幾個再這麼做了。但是通常,人群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偶像,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偶像,蒼井空就是這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5: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