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發出全球變冷警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15 19: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媒體稱,北極冰蓋前所未有地恢復,面積一年增加60%,頂級科學家發出全球變冷的警告。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一些知名科學家目前認為,世界正在向一個變冷的時期發展,而且這一時期一直到21世紀中葉才會結束。這一過程將表明,計算機作出的全球氣候即將災難性變暖的預報具有危險的誤導性。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9月7日報道,寒冷的北極夏季造成冰封海面的面積比2012年同期增加近161萬平方公里,增加了60%。這一從2012年歷史低點的回升發生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作出北極冰將在2013年消失的報道6年之後。

報道指出,就在每年秋季應該開始重新結冰前數天,一塊面積超過歐洲面積一半的完整冰原已經從加拿大的群島延伸至俄羅斯的北部海岸。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西北航道仍然全年為大塊浮冰所阻塞。原本計劃通過該航道的20多艘遊艇被凍住,還有1艘嘗試這條路線的游輪被迫返回。

《星期日郵報》披露,全球變暖從1997年開始就已經「停頓」——氣候專家使用的計算機模型未能對此作出預報,此事引發激烈的政治和科學爭論。該報在3月進一步披露,氣溫即將降至模型所預報的水平以下,此事有90%的把握。這一停頓——主要的氣候研究中心目前都承認這是事實——很重要,因為模型作出的全球氣溫不斷上升的預報使世界許多經濟體向「綠色」措施投入數十億英鎊以抗擊氣候變化。

報道稱,那些預報看起來有嚴重缺陷。在這場爭論的中心存在兩個問題,即氣溫隨二氧化碳水平上升的程度以及過去150年的氣候變暖——迄今只有0.8攝氏度——有多少歸因於人類溫室氣體排放,有多少歸因於自然變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即將出版的第五次評估報告草案中說,全球變暖是由人類造成的,對這一結論有95%的把握,而2007年只有90%的把握。

這一說法已經引發熱議。美國氣候專家朱迪思•柯里教授6日說:「其實不確定性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目前已經清楚,模型對二氧化碳過於敏感。我看不出IPCC增加把握度有何根據。」她提到海洋溫度的長期周期,它們對氣候有巨大影響。這表明,世界或許正在走向一個類似於1965年至1975年的時期。那一時期出現了一個明顯變冷的趨勢。這導致當時的一些科學家預測冰河時期即將到來。

威斯康星大學教授阿納斯塔西奧斯•措尼斯是第一批調查海洋周期的研究人員之一。他說:「我們已經處在一個變冷趨勢中。我認為,這一趨勢將至少再持續15年。毫無疑問,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變暖已經停止。預計IPCC會說其模型顯示有15年的停頓。不過這意味著再過幾年,他們不得不承認錯了。」

不過,還有一些人較為謹慎。英國雷丁大學的埃德•霍金斯博士繪製了顯示全球氣溫偏離計算機預測結果程度的圖表,該圖表由《星期日郵報》於3月份發表。他承認,海洋周期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記錄在案的變暖現象,但他堅稱,不能完全用自然變化來對過去150年的氣溫上升作出解釋。

外媒:全球變暖或將使動植物棲息地減半

中國新聞網5月13日曾援引外媒報道,英國一所大學的科研小組12日刊登論文稱,如果不採取措施徹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遏制全球變暖趨勢的話,預計到2080年之前全球34%的動物和57%的植物的適宜棲息地將減少一半以上。

據報道,該科研小組調查了地球上廣泛分佈的約5萬種動植物,結果顯示,生物的多樣性由於全球變暖極有可能遭到破壞,認為「生物的多樣性對食品生產、水和空氣的凈化、經濟活動等人類生存活動有著巨大影響,有必要立刻採取嚴格的減排措施。」

該科研小組利用有關地球上動植物的相關資料庫等,計算出氣溫上升對動植物棲息地造成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不採取措施,預計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度,許多動植物將失去棲息地,尤其是植物、爬蟲類、兩棲類生物的生存將面臨危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6: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