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強勁動力

[複製鏈接]

71

主題

329

帖子

52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盤中餐 發表於 2013-10-9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強勁動力
           ——讀《大秦帝國》的一點感悟
經過春秋時期的長期戰爭,到戰國時形成了七國爭雄的局面。各諸侯國為了在大爭之世富國強兵獨佔鰲頭,贏得兼并戰爭的勝利,紛紛進行社會政治經濟改革,掀起了變法的運動。變法措施的推行,促進了生產關係的變革,使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促使社會經濟呈現繁榮的景象。
戰國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堅持「盡地力之教」、「食有勞而祿有功」的原則,制定《法經》,推行政治經濟改革,使魏國一舉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然而由於法制不健全,加上缺乏英明的國君領導,自魏武侯以後,變法未能堅持下去,魏國逐漸衰落,再無昔日之輝煌。
楚悼王即位后,勵精圖治,任用吳起推行變法。政治上,「三世而收爵祿」,取消世族特權;「損不急之官」,精簡機構,裁汰官員,提高行政效率。軍事上,改革軍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加強軍隊訓練,嚴格賞罰制度。吳起的上述改革,使楚國由弱轉強,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的強盛局面,諸侯震顫。但是,支持改革的楚悼王一死,吳起變法便宣告失敗。此後,楚國雖地大物博,但屢敗於鄰國,國勢日衰。
戰國時期變法改革最徹底、成效最顯著、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當屬秦國。秦孝公任用衛鞅推動變法。軍事上,訓練新軍「銳士」,獎勵軍功,建立軍功爵制。經濟上,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勤罰懶,鼓勵耕紡,促進了封建小農經濟的發展。政治上,廢除世祿制,以耕戰獲得爵位;推行縣制,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遷都咸陽。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六國創造了條件。商鞅後來雖被處死,但新法已深入人心,法制基礎已比較穩固,秦國持續強盛下去。
此外,戰國著名的變法還有韓國申不害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齊國鄒忌改革,燕國子之和樂毅改革等。雖然這些變法,或者稱之為改革的結局不一樣,但最終都指向一個結論:要想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富強,改革是最終的動力源泉。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既相互衝突又相互依存,只有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二者和諧時,才能促進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否則則會減緩甚至抑制生產力的進步。然而,二者的步伐通常不一致,生產力總是跑得快一些,而生產關係則稍微慢一些,常常會稍微滯後於生產力的步伐。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后,通常會呼喚生產關係的變革,以適應新的生產力發展需求。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
縱觀今日中國,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改革開放后,僅用30多年就走完了發達國家一兩百年的路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積累了如貧富差距、區域差距、城鄉差距、公平正義等一些西方社會曾出現過的問題,對此,我們一定冷靜客觀看待,做到「不為噪音所擾,不為流言所惑,不為暗流所動」。只要這些問題處理得當,中國必將順利實現偉大民族復興,實現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的夙願。解決這些問題,深化改革無疑是必由之路。
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這要求我們在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前提下,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解放思想,砥礪奮進,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黨的十八大向全黨全國發出了深化改革開放新的宣言書、新的動員令,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團結奮鬥。
摘自博客 http://blog..com/myoverview/63666/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