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十句商用諺語讓多少人陷入誤區?至少我是被坑了

[複製鏈接]

5055

主題

5090

帖子

715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菊花包子 發表於 2013-10-9 1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家都知道,從古至今,在生意人中流傳著許多各式各樣的俗語、諺語,這些諺語有他們從老一代人那裡承襲的模式,也有他們自己在經營中產生的經驗總結,即人們常說的生意經。而正是這些人們熟知的諺語,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有千萬個理由對它深信不疑。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你終有一天會發現,這些在中國農耕社會的價值觀念,或多或少綜合起來也影響著中國人做事的心態。正如胡適先生講的「人生的大病根在於不肯睜開眼睛來看世間的真實現狀」。 不信,你換個思路看看,很多的時候我們就陷入了這些俗語的誤區。

  1、無奸不成商:這句話原本是「無尖不成商」,是經商者要遵守的道德。「尖」來源於古代用來度量的斗,古代米商做生意時,除了要將斗裝滿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斗里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經商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資格當商人。後來由於人們道德素質的下降,削尖腦袋忽悠客戶,「無尖不商」慢慢就變成了 「無奸不商」。如今的市場,信息渠道暢通,法制日益完善,世界都變成了地球村,你想在這個「村裡」,企業任何一個欺詐客戶、愚弄消費者的行為都會令企業名譽掃地,身敗名裂。如此的「無奸不成商」,作為經營企業的你,還敢嗎?

  2、商場如戰場:我們知道,商場中充滿著機會也充斥著風險,如何把握機會趨吉避凶,長久以來都作為一個很大的問號充盈於每一位從商者的腦中。商海泛舟,幾人歡樂幾人愁;商海動態波譎雲詭,有的人準備得很充分,卻與成功失之交臂。所以商場也可以理解為商戰,相對而言,商戰是持久的、覆蓋全球的;而戰場則是暫時的、局部的。也就是說,戰場是江山一統,刀槍入庫,但商戰卻不一樣,永遠需要以打江山的精神去開拓、去進取。可以說,它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比戰場還殘酷!不是嗎?

  3、船小好調頭:大家都知道,船小(小企業)在遇到風浪(危險)時,固然比大船(大企業)靈活,掉轉風向快,但當大風浪撲過來的時候,小船總難逃覆亡的命運,大船卻能劈波斬浪駛向遠方。比如,前兩年以來,由於國家實施緊縮貨幣政策,加上高通脹帶來的稅負增加,使得長三角地區出現半停工、停工現狀。按理說,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適應性強、反應敏感而「船小好調頭」。然而,它們很多都面臨生存威脅,其中不少經不起風吹雨打不堪一擊被「打翻」。你能說,這不是「船小好調頭」惹的禍?

  4、同行是冤家:在中國,人人皆知「同行是冤家」這句諺語,用以說明處於同一行業的企業或人,由於競爭的存在而使得利益受損,使得彼此各方為自身利益而拔劍弩張。既然處於同一行業,就必然存在著競爭,但競爭可以分為好的競爭與壞的競爭。好的競爭可以督促一個企業制定好的競爭戰略,好的競爭戰略可以為企業獲得並保持競爭優勢,通過降低產品成本或者實現產品差異化提高企業利潤。可以肯定的是,市場競爭的高級階段應該是競合,大家在競爭中合作共贏。可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同行並非是冤家。

  5、知足常樂見好就收:在企業的經營中,我們常常聽到「知足常樂,見好就收」的說法。筆者也知道,懂得知足的人,即便物質貧窮一點,但精神上也是富足的;而不懂得知足的人,是無法感覺到快樂的。可以說,這是人們在無窮的慾望和有限的資源之間尋求平衡的基本法則,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境界。然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用這種「智慧和境界」經營企業能行嗎?你想,在企業的經營中差不多就收手,適可而止,企業還有發展的機會嗎?難怪在中國很多的企業做不大、做不久?這難道不是一個人「知足長樂,見好就收」的生活態度所左右?

  6、各人自掃門前雪:這句諺語古已有之,它所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不要多管閑事,那麼就當今社會對於有愛心的福禍而言,也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那就是:有愛心是禍而不是福。這是不是一種誤區?而從經濟學的觀點來說,就是市場化,說白了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才是根本保障。因為在企業中我們就是一個共榮辱、共進退的整體,沒有孤立的責任,也沒有孤立的崗位,每一個人在落實責任過程中都要有一個整體意識,重視流程責任,相互協作,及時補位。試想,用「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觀念如何生存?

  7、人少好吃飯:人少好吃飯的前提是飯的總量不變或不斷增長,離開這個前提,「人少好吃飯」好比人多好乾活一樣會流於片面。人多了管理要跟上,只有管理獲得相應地提升,人多好乾活才會變為現實。否則,很容易導致人浮於事,扯皮推諉、效率低下等現象的發生。企業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時必須牢記一個真理:對人力成本的不合理節約乃是最大的浪費。但是,我們要明白,一個人在公司里兼做幾份工作,並在不同的角色間轉換,其工作的失誤概率也會同步增加。這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是很忌諱的!

  8、肥水不流外人田:意思是說「好處不能讓給外人」。在中國人看來,就是一種固定的「圈子」,也就是說,當涉及某種實際利益的時候,肥水不流到外人「腰包」,只能讓「圈內」人 「近水樓台先得月」。必須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給予適當的「照顧」。如此看來,這「肥水」就是一個圈子內好處與利益分配的問題。遠的不說,就說說最近公判的劉志軍「鐵路窩案」,這些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其涉案人員職位之高、涉事人數之廣,可謂觸目驚心,是典型的「好處不能讓給外人」的老虎窩案。難怪在中國只要官員貪腐,就一定有圈子裡的商人跟著倒地!這難道不是很好的說明?

  9、不到黃河心不死:百度解釋是: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還有一句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也可以說是這個意思,用這種現象比喻某人的行為固執。要知道,「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句諺語具有雙面性,可也理解成好的積極的、進取的、勇敢的向困難發出挑戰,也可以理解成愚昧無知一意孤行,這要看用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用在什麼場合。你想,用在生意場上還敢這樣,明知道自己的決策有誤,你還會固執起見而「不到黃河心不死」嗎?做人也是一樣!

  10、機會面前人人平等:誰說「機會面前人人平等」?這句話可以說是最大謊言。你想,在現實的生活中,機會面前怎麼可能人人平等?結合眼下的社會實際,試問,領導的子女和草民的子女在同一機會面前,你能舉望平等嗎?再比如,在一些政府招標的工程項目中,工程腐敗問題和其他腐敗問題一樣,總是在利益格局、思想觀念的潛規則下發生和蔓延。以招投標為例,除了主管部門的各級官員,通常來說,招投標代理公司、評標委員會專家、陪標公司乃至一些監管人員都要打點。你說,在這樣的機會面前怎麼平等?

  總之,羅列這些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諺語、俗語,無非是想說明,這些中國農耕社會遺留下來的價值觀念,它是人們在生活中口口相傳慢慢成為的一種思維定勢。雖說是說讓生意人受傷不淺,其實,在生活中不管是誰,一味按照這樣的理念做人或做事,同樣會受到傷害。因此想說,面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既要與時俱進,又要合理相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有利於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承。不是嗎?(文/胡陽)

沙發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3-10-10 10:06 | 只看該作者
呵呵,還有買的不如賣的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7: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