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葉興平:首腦外交何以風靡今日世界?

[複製鏈接]

4795

主題

4842

帖子

709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吃貨一號 發表於 2013-10-8 1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后,美俄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明顯不太正常。2012年5月,普京以忙於政府組閣事宜拒絕出席在美國戴維營舉行的8國集團會議,同年11月又缺席東亞峰會;2012年9月,奧巴馬也以抽不出時間為由讓希拉里代為出席俄羅斯做東的APEC會議,今年9月奧巴馬雖然很勉強地參加在聖彼得堡舉辦的20國首腦會議,但與普京互動很少,原計劃普奧兩人將在正在進行中的APEC會議和東亞峰會期間的見面又因美國政府「停擺」而告吹。美俄領導人個人之間的這種較勁,在冷戰結束20多年的美俄關係歷史上所罕見。這多多少少會影響這兩個大國關係的正常發展。有句話說的好:「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美俄兩國領導人之間有著良好的互動並不一定導致兩國關係變得更好;但是他們個人之間缺少共同語言,甚至怒目相視,他們的國家之間關係一定會有問題。換言之,領導人關係融洽,其國家之間關係壞不到哪裡去;而領導人關係緊張,其國家之間關係好不到哪裡去。正因為此,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在今天都十分看重領導人之間的積極互動並致力於建立良好的領導人個人之間關係。

  大國青睞的遊戲

  本來首腦外交是指一切國家的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在雙邊或多邊場合進行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交流活動。但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聚光燈則通常集中在若干個大國領導人身上。這似乎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因為大國領導人之間有更多機會見面,他們的國家之間關係狀態直接影響一個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環境以及和平與穩定狀態。

  

  習近平與奧巴馬在安納伯格莊園交流  

  中美俄三國都是當今首腦外交的積極推動者和參與者。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和1972年中美領導人歷史性握手,這兩件事情是中國全方位首腦外交的新起點。四十多年來,中國領導人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形式,與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進行了交往。特別是在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領導人分別與48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代表團團長以及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的80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王室代表等外國政要進行親切互動。習近平和李克強分別就任國家主席和政府總理後半年多時間,他們的足跡遍及歐亞非美四大洲,作為東道主在國內也接待了無計其數的外國領導人。除雙邊形式外,兩位領導人參加和正在參加的多邊會議有:20國峰會、金磚國家峰會、上合組織峰會和東亞峰會。6月,習近平在出訪拉美返回途中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莊園見面,成為媒體追逐的熱點新聞。公平的講,中美之間有不少矛盾,但是中國新領導人能夠與剛開始第二任期不久的奧巴馬在一種比較輕鬆的環境下坐在一起交流,是一個良好兆頭,而這一點顯然是奧巴馬與普京之間做不到的。

  美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出訪最頻繁和出訪國家最多的首腦人物。這與美國在全球各地都有利益存在有關係。柯林頓和小布希在位時,分別都訪問了74個不同國家,涵蓋地球85%人口。奧巴馬到目前為止已經出訪60多次,訪問40多個不同國家。如果不出意料之外,奧巴馬兩個任期下來將是美國歷史上出訪次數最多以及訪問的不同國家數量最多的總統。縱觀美國對外關係歷史,美國人特別注重與南北方兩個鄰國以及在歐亞的幾個同盟國家的來往。根據統計,豈止今日,奧巴馬分別四次訪問法國和墨西哥,此外,加拿大、英國、德國和韓國在奧巴馬外事議程中佔據重要位置。

  俄羅斯的首腦外交也是非常活躍的。在2000-2008年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期間,他先後訪問了50多個不同國家,而在最新任期以來他又訪問了近20個不同國家。梅德韋傑夫在總理和總統任期內外訪頻繁。他訪問的國家數量已經超過60個。

  從冷戰到「熱狗」

  首腦外交的概念是英國首相丘吉爾在1950年提出的。而現代意義上首腦外交(面對面接觸)的實踐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一直扮演領導者角色。二戰期間,反法西斯的同盟國家為協調立場,多次舉行首腦會議,其中廣為人知的有大西洋會議、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

  二戰之後到目前為止的近70年間,以冷戰結束(1991年)為分水嶺,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美國多個總統與蘇聯和中國領導人的接觸是亮點。1959年9月,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美,在美國度過了「震驚世界的13天」。此前兩個月,赫魯曉夫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在莫斯科舉行的美國國家博覽會開幕式上展開了著名的「廚房辯論」。此後不到2年,即1961年3月,赫魯曉夫又在維也納與肯尼迪總統見面。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雙方默契聯手制蘇。緊接著,尼克松訪蘇。第二年,作為回訪,蘇聯領導人勃涅日列夫訪問美國,在尼克松的家鄉莊園度過難忘的日子,美蘇關係出現短暫蜜月期。

  

  1961年美國肯尼迪總統與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會見  

  在後冷戰階段,美俄領導層接觸變得十分頻繁。其中,小布希與普京個人的關係堪稱典範。從公開的相關影視和圖片資料來看,小布希與普京在一起時兩人都是輕鬆、愉快甚至是親切的。普京訪美時,小布希邀請其夫婦到自家莊園做客;小布希訪俄時,普京讓其試駕自己收藏的座駕。前不久,小布希心臟動手術,普京特别致電問候,祝福老朋友早日康復。

  

  2005年普京向小布希「秀」他的1956年版伏爾加車

  可能是代溝的問題,普京喜歡與年歲較為接近的小布希交流,但不待見年輕的奧巴馬;而奧巴馬雖然與普京談不來,但是卻可以與梅德韋傑夫坐在一起品嘗漢堡包和熱狗,其狀親如哥兒們。可以預料,在奧巴馬第二任期內,普奧個人關係難以改善。對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戰略抱負不放心,這是美國方面的原因;美國不必要的介入去年俄羅斯總統大選,這是俄羅斯方面的心結。

  

  奧巴馬與梅德韋傑夫一起就餐

  首腦外交風靡的四個原因

  1、交通和通信技術發達。在高速且安全的大型客機出現之前,不同國家領導人之間互訪是一件極其稀罕的事情。通信技術的不發達也會拖延領導人訪問的安排。一戰之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出訪歐洲,由於乘坐的是輪船,並且在行程安排上遇到一些問題,他的歐洲之行整整用了7個月。而在當今,這些都不是問題了。比如,在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后第一次外訪,用時一個多星期,轉戰亞歐非三大洲,出席66場活動、會見32位國家元首。兩廂比較,天壤之別。

  2、區域和多邊平台暴增。近20年來,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多邊和區域經濟組織、機制或論壇紛紛建立。這為各國首腦經常見面創造了條件。這些平台中最重要的包括:20國集團峰會、7國集團峰會、8國集團峰會、APEC峰會、東亞峰會、上合組織峰會、美洲峰會和環境地球峰會等。

  3、共同應對的問題繁多。國家間相互依存的一個負面效果,就是任何一國特別是大國國內的經濟問題不再是某一個國家的問題。首腦外交很多時候是為了解決全球性經濟問題而展開的。此外,環境氣候問題、恐怖主義問題、核不擴散問題、海洋安全以及和平利用外空等問題,都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憑一己之力可以解決的。

  4、媒體多元化和信息傳播迅速。傳統時代,首腦之間的一些外交活動常常被冠上「秘密外交」的惡名。而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首腦之間的互動已經幾乎是最大限度的置於現代媒體聚光燈之下。普通百姓可以從網路上了解到領導人行程安排,可以在電視上看到領導人之間互動的風采,還可以在報紙上讀到領導人的演講、媒體訪談或交談的具體內容。在另一方面,各國領導人也積極利用各種媒體向世界和本國公眾傳遞信息,爭取國際和國內的支持,他們更希望公眾看到他們是怎樣在解決國際問題以及怎樣在爭取國家利益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