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吉林一釘子戶55㎡住房拆遷 索要3套樓房外加40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3-10-1 1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2013年10月1日 01:11

  今年6月26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會議決定,在過去5年大規模改造棚戶區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今後五年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棚戶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不過就在吉林省遼源市,棚戶區改造卻遇到了難題。《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遼源實地走訪,了解情況。

  一。補償要求過高拆遷雙方僵持不下

  這裡是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丘下社區,畫面中這幾間房屋屬於這個地區的規劃拆遷區域,目前,這個區域內的絕大部分居民都已經按照規劃搬走了,只有這一戶居民仍然堅守在原地,周邊的房屋早已經拆除一空,空曠的區域內只剩下了這幾間孤零零的房子。

  負責這片區域房屋徵收工作的趙峰今天已經是第5次上門找這戶居民談判了,前幾次因為雙方分歧太大,始終沒能達成協議,但是徵收工作還得繼續,這一次,他還得再試一試。

  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房屋徵收經辦中心的副主任趙峰:在家呢?

  郗翠平:過來了。

  趙峰:這是誰啊?

  郗翠平:外孫女。

  這戶居民女主人名叫郗翠平,她目前和前夫正住在這幾間平房內,由於不能接受當地《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制定的徵收條件,因此遲遲沒有搬遷。

  郗翠平:反正你給我啥條件,看看咱們協商,能協商下來就協商,協不商咱們在繼續協商。

  趙峰:可以。我先跟你說,現在咱們這個因為分有照房,無照房這兩塊,後面還有大街這一塊,房子這一塊現在咱們可以給你兩個房子,你聽我說完了,可以給你兩個,然後當時你跟我提這個房子的事,我回去商量了。商量完了以後,我跟那個姓楊的一起,把這個東西帶給了領導了,領導的意思現在是啥呢,就是我把這個主要的這些孩子走了,你不想讓孩子走嘛,大哥有一個矽肺,這是一個。然後你說孩子那年得病了,因為不有這個病嗎,然後我的想法就是你個人把那個醫院的證明開出來。

  趙峰表示,根據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郗翠平家只能是根據標準置換兩套住房,並補繳相應的費用,但是由於考慮到郗翠平的前夫與女兒都有病在身,因此他們希望郗翠平把醫院的相關證明開出來,徵收辦會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照顧,但是,事情在這個環節上因為郗翠平不願意開證明就卡殼了。

  郗翠平:可以這麼說,我覺得這個事觸動我心扉,因為我就這一個孩子,你可以隨時到那個市醫院,他的主治醫王洪利,你們去調查,因為我不想再接觸這個事了。

  趙峰:你剛才說這一塊,這兩塊,剛才你說的這個事,這些東西政府都給你考慮了這些東西,人家領導沒有說,這個東西不行。但是說你這個東西,你跟我說,你這個孩子是有病的,讓我去調查,就是這個事,在跟我一毛錢沒有關係的情況下,我上這醫院可以取病歷出來嗎?不可能。

  郗翠平說,她不願意再到醫院,以免勾起傷心事。同時,郗翠平提出,她們家原來是做熟食加工的,房屋徵收工作開始以後,周圍的群眾陸續搬走,郗翠平的熟食生意就被迫停下了,幾年來,坐吃山空,現在僅靠低保過日子,她希望能夠按照經營戶的標準得到生意上損失的補償。

  趙峰:至於你提到這個營業損失這一塊,因為啥呢,就是說當時因為你這個檔案裡面,有一個複印件,當時咱也給臨時拿去看這個東西了,咱這個營業執照,當時叫泰和市場,咱們的一個攤位,當時是這麼一個,是2000年到2003年的,然後當時這個攤位營業執照就作廢了,因為你沒有目前的營業執照,你要是有這個營業執照,在這個地方,有你這個營業執照,在咱們家這個地方,用咱們家開業,比如說張家什麼醬肉鋪,作咱們用的這個房子做這個買賣乾的這個活是不是,有營業執照,而且年限沒有過的話,這是可以的,但是現在咱們的手續,跟這個東西,完全符不上。

  按照《遼源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規定,徵收產權性質為住宅,但已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經營性用房的補償,按住宅房屋予以安置,並按其經營情況、經營年限及納稅等實際情況通過評估給予適當的貨幣補償。趙峰向郗翠平解釋說,由於她的營業執照早已經過期,而且經營地點也並不在這裡,所以並不符合經營戶的條件。

  趙峰:現在就是說,我答覆你這個東西,你能接受嗎?

  郗翠平:接受不了。因為你給我的答覆,我這些年已經是勞命傷財了,這些年我可以這麼說,我們家現在這個條件也支付不了,因為啥呢,都是因為政府造成的,為啥我當時要兩個樓不給我呢,人家兩個都全了,為啥不給我啊,到三年四年以後人家回樓了,都住兩年了你來跟我談條件,給我原先的條件,你就說可能嗎?

  郗翠平說,在房屋徵收工作之初的2009年,她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是提出要求換兩套房子,也同意按照標準補繳費用,但是徵收辦沒有同意她的要求,時間一拖就是4年,原先周圍的鄰居都紛紛搬入了新居,郗翠平認為正是由於徵收部門不同意她當時的要求導致這幾年的時間她一直住在這所破舊的房屋當中,並且除了低保之外,沒有其它收入來源,同時,由於女兒生病,花費了不少費用,因此現在的要求是,在不補繳任何費用的情況下,更換三套70平米的樓房,並且索賠精神損失費等各項費用40萬元。

  趙峰:現在你提出這個標準太高。

  郗翠平:我得配合你的工作,我得為我自己著想啊,我以後也得穿衣吃飯啊,我得為我以後做打算。咱們這年頭人得吃五穀雜糧啊。咱們得生活啊,你現在這個條件我接受不了,這就是說,咱不包括這三年做買賣,就包括這四年的人生精神損失,其實給我一點也不多,幾十萬塊錢,在那有錢人根本不算什麼,在我們家來說就是救命錢。

  趙峰:我說的什麼意思呢,現在咱們家這種情況,就是說政府也考慮,達不到你說的那種標準。就是我剛才說的,在這兩套房子的基礎上,照顧你。

  郗翠平:這事就是說不管現在國家啥政策好,你給我強拆了,或者是讓我們流浪街頭,我這個達不到,我跟你沒法協商,就是這些年就是我到今天的流浪,恨不得馬上流浪街頭,全是你們造成的,我還是不管走到哪,走到流浪街頭那一天,我還是保持我的原則,我還是不放棄,就是我小康的時候,你給我整到現在流浪街頭了。咱說的你要是把我房子全扒了,我也沒啥意見,這個我提這個要求,沒啥商量的。

  二。老房年久失修待搬遷居民生活艱苦貧困

  郗翠平家所處的地方是遼源市知名的棚戶區,其它居民搬遷得都很順利,但如今因為郗翠平一家卡在了這裡。從剛才的片子中也可以看出,郗翠平一家現在過得並不好,那為什麼她還牢牢在扎在這裡,郗翠平到底有什麼要求呢?

  郗翠平的家位於在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的丘下社區,2009年,郗翠平家所在的區域開始棚戶區改造以後,居民們陸續和房屋徵收部門達成協議搬離這裡,郗翠平家周圍大約幾千平米面積的區域一片空曠,再遠處就是已經建成的回遷樓房,和遠處的新建的樓房相比,郗翠平家這所房子顯得格外破舊。

  像許多堅守到最後住戶一樣,他們家也在房頂上插了一面紅旗,郗翠平的前夫張殿春告訴記者,他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提醒有關部門,這裡還有居民居住。

  張殿春:我為啥豎一面旗呢,就知道這有居住住宅,影響他們往裡墊東西,回填一些方方面面的,給政府打過多次電話,頭幾天下雨,打了十多次,政府社區沒人來,就說不歸我們管。

  張殿春告訴記者,他和郗翠平在這裡已經居住了十多年,由於房屋年久失修,一遇到下雨天,房子就會四處漏雨,遇到大雨,屋內常常會有積水。

  張殿春:平時矮的就這個水位,到這兒,矮的時候到這兒。你進來的時候我鋪墊子了。

  郗翠平:四面八方的水往裡面浸。

  張殿春:直接進。

  郗翠平:你讓他瞅木頭垛子。

  張殿春:這兒,這兒是水位線。

  記者:這兒平時下雨就會漏到這兒?

  郗翠平:下點就漏,堵也堵不住我的房子,不是咱這房子漏成這樣,咱不修,今天來談一回,隔一年半載談一回,你要說徹底這房子不動了,我們就花點錢從頭修,今天來嚇你一下,明天來整你一下,咱們現在沒有那個心思再收拾房子,收拾完了房子,花了不老少錢,再給我扒拉,不白浪費那錢嗎?

  郗翠平告訴記者,漏雨雖然煩心,但是讓他們最頭疼的事是現在他們家已經沒有了自來水。

  郗翠平:現在我們家吃點水可成問題了。現在的公共設施,不能隨便上哪兒接水,這家接點,那家接點,跟人家說好話,點頭哈腰的跟人家說接點水,為什麼?畢竟吃水不像吃油花錢就能買,吃水特別困難,最起碼四處左右就剩我家這一戶了,可不容易了。

  郗翠平說,當地棚戶區改造工作開始以後,周圍的鄰居越來越少,新建樓房的工程也開始興建,後來供水的管道也斷了,自家的水龍頭也成了擺設,後來她索性把家裡的兩個水龍頭都拆除了。

  記者:管道呢?

  郗翠平:現在已經沒有了。

  記者:就是這兒嗎?

  郗翠平:對對,這兒就是水龍頭,水管子。

  郗翠平告訴記者,飲用水都是從親戚朋友家去打水,而其他生活用水就要張殿春開著農用三輪車到很遠的一處河流去打水,此外也儘可能的收集生活用水。

  記者:這水是剛接的嗎?

  張殿春:才接的,這都是才接的,今天都有雨,沒有雨上上邊那個河套去接水。

  郗翠平:留洗衣服。

  張殿春:洗衣服、洗菜、洗碗這些。

  郗翠平告訴記者,她和前夫張殿春在2003年已經離婚,但是由於張殿春沒有住所,加上當時女兒需要照顧,因此兩人仍然住在一起。儘管這裡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是郗翠平和張殿春並不打算輕易離開這所房子,郗翠平說,在動遷之初,他們的條件並不高,只要兩套房子。

  郗翠平:剛開始從頭一期要兩戶沒給,我增加要三戶,要三戶是怎麼要的呢?第一方面,我閨女有病,我要三戶,給我閨女要45(平米)的,這都是我簽字的。緊接著第二年來了兩次,我說要三戶70的,補償費是5萬。

  她提出的條件始沒有得到徵收部門的同意,後來,她把現金補償要求提高到了30萬元,到了現在,她提出的補償要求又提高了。

  郗翠平:我現在要求三套70的,無條件給我,最起碼保證我樓層。我要30萬,這回大夥兒發發善心,前後給我推的,都這樣,多要出10萬塊錢。

  記者:你認為你們這個要求他們能答應嗎?

  張殿春:不答應,我已經在這兒靠了,我說話從來不說謊,靠我也得在這兒靠了,不靠也在這兒等了,這些年,三年,我守靈都守了。

  從當初只要兩套房子到現在的3套70平米的房子外加40萬元現金,價碼不斷升高,郗翠平有著自己的理由。

  記者:為什麼要把條件提高了?

  張殿春:為什麼,人也得活,你們也身在世界上,咱們得吃喝,走人情,孩子定期檢查,這是錢嗎,我家是你給我造成的損失。

  記者:您認為孩子有病,應該看病,都是動遷造成的損失嗎?

  張殿春:我沒那麼認為,因為什麼呢?我閨女和我姑爺什麼也沒幹,沒有工作,再說我閨女有病,這三天手術兩回,誰能扛得了。

  對於女兒治病是否應該由徵收部門買單,郗翠平並沒有正面回答記者的問題。但是,看到原先的鄰居都紛紛遷入了樓房,而自己還住在現在的舊房子當中,她說這些則應該由政府部門負責。

  郗翠平:這三年的時間,三年整,四年頭了,人家都住高樓大廈,我家在這兒守靈,不是你們給造成的嗎?可以這麼說,說我家丟錢純屬虛構,根本沒有虛構,我家損失的東西都價值連城。

  記者:丟了多少錢?

  張殿春:我們家丟了郵票,可以這麼說,現在問問大夥兒,左右鄰居,看看我家當時是什麼狀態。

  記者:什麼郵票丟了?

  張殿春:集郵。

  記者:什麼郵票?

  張殿春:我也不懂,有一張猴的郵票,四五年之前說給300塊錢,我拿猴的郵票見證過,沒事好溜達,郵票值多少錢,別的沒拿,猴的郵票給我300塊錢。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3-10-1 12:38 | 只看該作者
  記者:四五年前猴的郵票,鑒定是值300塊錢。

  張殿春:給我300,我沒賣,緊接著擱影集了。現在我損失這些東西和影集什麼的,和這些東西,可以問問鄰居,動遷整的,對老百姓挺坑人的。我這人說話從來不說謊。

  因為這些變故,郗翠平才把價碼不斷提升,她說,由於擔心房子被徵收部門拆掉,她和張殿春不敢輕易離開家門,不得已的時候,家裡也至少會有一個人看守,所以幾年來,兩個人並沒有找工作,除了張殿春的低保外,家中已經沒有其它收入。郗翠平告訴記者,雖然日子艱苦,但是他們打算繼續在這裡堅守下去,直到政府滿足自己的要求。

  郗翠平所提的要求是否合理,外人很難做出評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因為她們一家不肯搬遷,成百上千戶迫切等待回遷的居民只能繼續等待,那遼源市的房屋徵收部門還會想出什麼好辦法,棚戶改造區的居民能儘早住進回遷樓么?

  三。拆遷戶要求與補償政策相差甚遠雙方表示互不妥協

  趙峰是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房屋徵收經辦中心的副主任,由於善於和群眾溝通,一直以來都是負責房屋徵收工作當中的收尾工作,因此他面對的往往都是很難協商的住戶,在他之前已經有四批工作組先後在郗翠平家進行過徵收工作,全都無功而返,現在,擅長打硬仗的趙峰同樣也以失敗告終。

  趙峰介紹說,郗翠平家的房本面積為55平方米,後來他們又蓋了42平方米的違章建築,加起來共約97平方米。根據遼源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有關政策規定,以及他們現有房屋面積的情況,郗翠平與丈夫離異分戶后,最高可調換兩套回遷房,但要按規定補交房屋結構差價款,增加的面積要繳納購房款。

  趙峰說,目前遼源棚戶回遷房共有35平方米至70平方米5個戶型。按照原始面積有照房每平方米繳納100元、無照房每平方米繳納300元的房屋結構差價款,合理增加面積每平方米繳納750元購房款計算,他們只要繳納2萬多元錢,即可獲得一套55平方米、一套45平方米的房子。如想擴大面積,可以對照不同戶型,按照每平方米750元至1880元的不同檔繳納相應購房款,但根據他們的情況,不應超出兩套70平方米的回遷房。

  但是郗翠平要求無條件得到3套70平米樓房外加40萬元的補償和政策規定相差太大。

  遼源市規劃管理處副處長於長江:這個要求是無法滿足的,就是說如果政府在這方面讓步的話,那麼對前期按照規定,按時拆遷,支持棚戶區改造的前期的被徵收戶是極大的不公。

  趙峰:咱跟他談,有可能是他的心裡想法比較高還是怎麼的,咱們談,跟他嘮政策方面,他已經不跟咱們談政策方面。他有他的想法,直接就說他的想法。至於你去介紹這些,他很不耐煩,跟我現在說這些已經談不上了,我也不想跟你談具體細則的事。要是能夠解決事,就跟我解決事。要是解決不了,也不用跟我談這些。要是不動我家,我就跟這,我也不動。

  據了解,這個區域的徵收工作是從2010年的7月份開始的,規定的時間是五至六個月拆遷結束。但是由於雙方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時間上早已經超出了規定的拆遷時限,而最後一期居民樓的回遷時間是2013年12月份,也馬上就要到了。

  趙峰:但是工作小組,徵收小組,包括代表政府下去,也是想以和諧拆遷這個角度為主,不想和老百姓發生強制拆遷這塊,不想走到那一步,儘可能想通過細心的講解,耐心的講解說服他,讓他考慮直接入住咱們的新房,但是事與願違。

  丘下社區曾住著近1萬戶居民。棚戶區多數房屋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早已成為危房、險房。棚戶區內公共基礎設施匱乏,居民吃水難、行路難、如廁難,居民要求棚改的需求和願望強烈。為此,遼源市政府於2010年將此處列為棚戶區改造重點區域,並在政府主導下計劃建設74.5萬平方米的回遷安置房。

  遼源市西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周威介紹說,為使房屋徵收工作順利開展,遼源市西安區從全區調黨員幹部200多人,組成專門房屋徵收工作隊分組包片進行房屋徵收工作。目前,這裡只剩下了包括郗翠平在內的約10戶居民,為了做通他們的工作,工作組從動遷之初至今,上百次與這些住戶進行政策宣講和溝通,但是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記者:政策上有沒有討價還價的先例?

  遼源市西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周威:沒有。我們在政策上制定的非常嚴密、嚴謹的,我們每出台一個補償安置政策,相應的也會做出一些解讀也好,補充政策也好,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與市上級部門,市經辦中心或者市保障辦及時進行溝通,彌補政策上的漏洞。對於漫天要價的,我們一個也沒有妥協過。但是我們也是從側面,另一面了解這個人漫天要價的目的、原因,了解為什麼會要這麼多。

  周威說,工作人員會千方百計從各個方面想解決的辦法,包括住戶的就業問題,婚姻問題,家庭生活問題,從各個方面尋找途徑,動員搬遷,促進棚戶區改造。

  周威:我們有句標語,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在徵收過程中我們的口號,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也同時不能讓無理的人投機取巧。我們做的宣傳標語是這樣對外宣傳的,所以老百姓眼裡有一把尺子,他能看到哪些東西是正義的,哪些東西是平衡的,在一個地塊,一個地區,整個拆遷居民中,90%或90%以上的居民會支持我們這項工作。

  對於要價過高的問題,周威告訴記者,他們更多的還是希望通過做工作最終把問題解決,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通過司法途徑採取強制徵收。

  周威:約定的房屋徵收期限之內,沒有與拆遷戶達成協議的,我們將下達補償決定,這個也是根據我們規劃的要求。下達補償決定之後,有三個月的時間,他可以提起複議,提起複議之後,我們還要根據複議的時間,應該在半年左右才能提交到法院,為我們雙方的協議關係作出一個判決。

  對於包括郗翠平一家在內的待搬遷戶,周威和於長江他們能想出的最可能的辦法就是走司法途徑,但記者隨下來的調查卻發現,即使是真的走司法途徑,問題也未必真能解決。在吉林省遼源市,負責棚戶區改造的工作人員遇到了難題,由於提出的條件雙方相差太多,有的被拆遷戶一紮就是三年。面對難題,當地相關部門提出了要走司法途徑,但《經濟半小時》記者卻發現,即使是走了司法途徑,問題也似乎並不能真正解決。

  四。搬遷問題牽一髮動全身政府表示必要時需強制執行

  這是遼源市龍山區站前街附近一條新修的道路,這條路延伸到一個小區旁邊的民房就戛然而止。這戶居民由於一直沒有房屋徵收部門達成協議,始終沒有搬遷,也造成了這條回遷房配到的道路遲遲不能貫通。

  走近這戶人家,就能聽到嘈雜的狗叫聲,這戶房屋的女主人楊一安告訴記者,他們是專門養狗為生的經營戶,院內養著大大小小上百條狗,根本無處落足。楊一安說,2009年,站前街道的房屋徵收工作開始后,有關部門就對他們的房屋進行了認定和評估。徵收部門經過計算后告訴楊一按,他們家的房屋按照規定繳納結構差價款和擴大面積款后,可以調換兩套75平米、兩套65平米的住宅樓房,楊一按房屋總計應繳納結構差價和擴大面積款112875元,扣除狗舍及其他附屬物應得貨幣補償56077元,還應繳納56798元。

  也就是說,楊一安一家只要繳5、6萬元錢就能把現在的房子換成4套面積不小的樓房。

  記者:對於房屋這一塊你們滿意?

  楊一安:滿意,房屋滿意。現在差就差在這個補償這一塊。

  記者:補償什麼呢?

  楊一安:就是養殖補償,養殖我們要異地搬遷,我們也不是異地搬遷,我們從這個地方走了之後,就這個養殖這一塊以後就幹不了呢然後就有這一塊的損失。

  楊一安說,自家樣了一二百條狗,一年下來,好的時候能收入20多萬元,但是如果遷入樓房,這項生意就沒辦法做了。

  而根據徵收部門的計算,能夠給予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助費是9757元。對此,楊一安並不能接受。

  楊一安:我們就是本著什麼呢,也就是你看我這一年,養殖也得收入點,你看我們倆都40多歲。這塊地方沒有了,以後就是沒有收入來源了,你看國家認可退休的60歲吧,那我們到60歲還有二十年。但是二十年我還沒要那麼多。我就差不多就可以,我現在要150萬。

  記者:那就是說他們怎麼答覆的?

  楊一安:等著以後協商,等著。

  記者:那到目前為止呢?

  楊一安:沒有人跟我們協商啊。然後就直接下達這個。

  楊一安給記者看了遼源市政府在去年7月13日向他們下發的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楊一安說,接到這份通知后,他們申請了行政複議,2012年10月18日,吉林省政府做出行政複議決定,維持遼源市政府做出的房屋徵收補償決定。由於他們拒絕搬遷,今年1月份,遼源市政府向龍山區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4月26日,龍山區法院作出了准予強制執行的裁決。

  記者注意到,這份強制執行的裁決的日期是今年4月份,楊一安說,時至今日,既沒有有關部門強拆,也沒有有關工作人員上門協商,他們也不知道強制執行什麼時候會到來。看到了自家房子擋住了新修的道路,楊一安也感到十分不安。

  楊一安:我看到來回車繞著走,我們心裡也不得勁。但是現在他不給我這個補償款,我也真走不了,他要是光靠走形式,不坐下來談,我也沒有法走。

  據了解,在遼源市棚戶區改造徵收房屋過程中,像楊一安、郗翠平這樣的堅決不讓步的住戶還有不少,隨著徵收工作進入尾聲,他們堅持不搬離,該地區棚改進程不但受到影響,還會帶來更多無形的損失。

  遼源市房屋徵收經辦中心主任雷勝東:可能因為一戶或者幾戶就影響幾百戶居民的回遷安置,也可能因為一戶就使市政道路形成了斷頭路,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比如說一戶延期一年回遷的話,政府就需要拿出7000元左右的過渡費,幾百戶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過渡費用。因此,不搬遷的住戶給政府帶來的損失和無形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於長江是遼源市規劃管理處總規劃師,他告訴記者,按照規劃,雖然每個棚戶區改造區域都制定了適當的期限,但是,在實際執行當中,整體進度往往都會有所推遲,有的區域建設因為這個問題會拖上幾年。

  遼源市規劃管理處副處長於長江:比如說油氈紙廠這一塊,原來是一個老的紙廠,這樣我們通過市場運作,找長春的一家開發商,把地給他,他是通過圖樣取得地,然後把周圍居民安置了,然後他再付錢,用商業運作的取得的收益,彌補棚戶區改造資金的不足。但是有一戶人家,我們沒有開通,到今天他也不走,要價原來是兩百多萬,現在就要到了一千多萬,所以巨大的差價呢,如果這個要是滿足他,就是對所有拆遷居民的不公。這樣的話,體現不了社會的公平性,但是現在有四棟回遷樓安置不了,將近20多戶居民,無法回遷。

  於長江告訴記者,由於前些年強制執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惡性事件,201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關於堅決防止土地徵收、房屋拆遷強制執行引發惡性事件的緊急通知》,要求依法慎重處理好每一起強制執行案件,迫於信訪等壓力,各地有關部門對於強制徵收房屋問題顧慮重重,此後,雖然最高法院在2012年4月進行了司法解釋,但是這並未徹底消除各地政府部門的擔心。

  於長江:我個人認為應該還是要個人服從整體,局部服全局,就是說從個人來講,應該我們應該講到法律力度應該是走強遷的力度,從我們遼源的實際情況看,實際上就是有些要價太高,這個無法滿足還造成了這種局面,應該走這個強制拆除這條路,這樣了話,才能夠殺一儆百也好,或者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也好,整個如果說是,司法強遷能夠行得通,這樣的話,就是說會是這個存僥倖心裡的,多吃多佔的人能夠得到收斂。

  半小時觀察:棚戶區改造好事如何辦好?

  郗翠平和楊一安還能堅持到什麼時候,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現在還沒人能給出答案。今年6月26號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重視並加強對棚戶區改造的領導,尊重群眾意願,禁止強拆強遷,依法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把好事辦好。好事如何辦好?在這方面,成都市舊城改造中的居民自治模式或許值得借鑒,面對不同利益訴求,通過居民自治改造委員會,依靠群眾去做群眾工作,依靠多數群眾去做少數群眾的工作,十年未解的難題得以順利推進,其實從全國看,依託現行法律框架做好拆遷改造工作有諸多模式,關鍵在於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這方面,還需要處於拆遷漩渦中的相關城市和部門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嘗試。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93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62
3
金剛KK 發表於 2013-10-5 03:51 | 只看該作者
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小孩。有什麼樣的政府,就有什麼樣的刁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7: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