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車企祖傳八宗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9 1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總斑竹 於 2014-3-20 05:09 編輯

        當有人說汽車業是個「周期性行業」時,並不只是說這個行業會隨著經濟周期而出現正常的銷售起伏。它實際上是指這個行業很容易一再故技重施。一方面是由於每四年車型就會來一次重新設計;另一方面是因為,對那些一再出現的問題總是採用老辦法應付,比如銷售不暢時就降價促銷。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總是祭出老一套法寶,卻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是典型的神經錯亂的表現。

1.熱門車愛漲價


加價銷售那些供不應求、炙手可熱的車型以牟取暴利的做法在汽車銷售業由來已久,可能廠商指導價剛剛新鮮出爐,經銷商就開始抬價了。畢竟汽車業有些地方和時尚業、而不是交通運輸業更有淵源——比如那些肌肉車、跑車和敞篷車——所以一旦看到有車熱銷,經銷商哪裡能忍得住不下快刀狠宰一把。《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報道稱,一幫雪佛蘭經銷商正在密謀,售價高達52,000美元的雪佛蘭科爾維特今年秋季上市后,他們要加價20,000美元。這個消息會再度引發一場熱烈的爭論,即經銷商是否在用市場經濟規律定量配給稀缺產品,還是亂漲價疏遠長期客戶。
沙發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9 15:01 | 只看該作者
2.銷售亂收費


還記得以前那段糟糕的日子嗎?那時候新車買主結賬時必須為一些隱匿的費用埋單,或是被迫買些根本不需要的售後配件,比如防污座套之類。現在一個位於俄亥俄州代頓市的經銷商集團似乎又故伎重演了。據《汽車新聞》報道稱,傑夫•施密特汽車集團(Jeff Schmitt Auto Group)被控採用「五指成交法」(five-finger close,一種用來推動迅速成交的銷售策略——譯註)掩蓋銷售合同中的額外收費,還對金融行業客戶表示他們必須購買防鏽服務合同及其他昂貴的配件。集團所有人傑夫•施密特表示「只有很少的客戶」可能權利受到了侵害,但這家公司的這類行為已經引起了俄亥俄州首席檢察官辦公室的高度關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9 15:02 | 只看該作者
3.新車老遲到


亨利•福特可能是主導史上新車改款最慢進程的人。1928年,他把T型車的生產線關停了整整九個月,以便為A型車的生產做準備。從那以後,新車改款速度就快多了,但它們仍然會惹出各種麻煩。克萊斯勒公司(Chrysler)就因為全新的九速變速器的調校問題而推遲了發布2014款吉普切諾基(見上圖)。與此同時,福特汽車公司(Ford)則將2013款林肯MKZ的上市時間延後四個月以解決質量問題,而在推出2013款「翼虎」(Escape)和蒙迪歐(Fusion)上也碰到了諸多問題。業內報告稱,為了確保2014款蒙迪歐不再碰上類似問題,福特正對生產線的工人開展特別培訓,這樣老亨利的記錄看來暫時是能保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9 15:08 | 只看該作者
4.喜歡罵日元




福特公司(Ford Motor)首席執行官艾倫•穆拉利最近稱日本為「貨幣操縱者」,還說正是疲弱的日元導致美國汽車廠商的利潤削減。他說這番話前可能已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前任首席執行官里克•瓦格納通過氣了。後者曾於2006年指責日本政府通過人為削弱日元來抵制美國汽車廠商的競爭。或者他可能是在效法克萊斯勒前首席執行官李•艾柯卡,這位先生曾在他1985年出版的自傳中無數次抱怨稱,日本汽車廠商和銀行聯手打壓日元,保持其汽車出口的競爭力。他們的這些怨言好像一直就沒什麼作用。大家也都看到了,豐田汽車(Toyota)和本田汽車(Honda)不僅還在美國好好待著,還比以前更強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9 15:11 | 只看該作者
5.銷量靠批發


如果大家只看新聞標題,難免會認為日本人是靠利潤微薄的批量銷售來推高銷量的,而底特律三巨頭卻正壯士斷腕般地削減批量銷售。比如「車界內幕」(The Truth About Cars)這個博客就稱:「七月份,底特律三大廠商都稱批量銷售額下降,而日產汽車(Nissan)、豐田汽車(Toyota)和現代-起亞汽車(Hyundai-Kia)的批量銷售額卻大幅上升。」不過,如果你繼續讀下去就會發現,底特律車企是從峰值上逐漸下滑的,而這些亞洲廠商卻是從很低的基數開始逐步上升的。比如七月份福特有22%的批量銷售,而豐田僅有5%。向租車公司批量銷售這一做法一直就飽受詬病,它會影響新車銷售,也會損害殘值。新的勞動合同被認為有助於底特律車企逐漸減少批量銷售,但積習難改、本性難移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9 15:12 | 只看該作者
6.人工貪便宜


幾十年來,底特律這些車企一直都在尋找工資低廉的天堂,因為這可以讓它們大幅削減生產成本。2002年,通用汽車接管破產的大宇公司(Daewoo)的資產時,就認為自己已經成功找到了這種天堂,同時開始在韓國生產小型車。如今通用在亞洲國家的產量佔到其總產量的20%還多,而像雪佛蘭科魯茲和別克昂克拉這樣的車80%都用於出口。不過有傳言稱,通用汽車準備在韓國逐步減產,部分原因就在於那兒的人工成本上漲太快了。目前還不清楚它下一步準備去哪兒找更便宜的勞動力——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通用似乎從強大的大眾汽車(Volkswagen)學到了一點教訓:德國雖然工資很高,但大眾始終固守著它在那裡的生產基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9 15:14 | 只看該作者
7.替柴油機抹粉


《汽車新聞》2013年8月12日的頭條新聞標題是:「營銷人員努力消除柴油發動機『嗆人而吵鬧』的形象」。這是不能與2010年1月29日在網上流傳的那個說法相混淆的,當時的說法是「因為技術進步,吵鬧而嗆人的柴油發動機已經是明日黃花了」。這和2010年10月在「汽車評論網」(Car Review.com)上的那個說法「多年來,柴油發動機一直就有嗆人而吵鬧的壞名聲」也不能混同。不過我想,「嗆人而吵鬧」的形象可不是那麼容易打破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10-9 15:16 | 只看該作者
8.大興土木,再造底特律



不光是底特律三巨頭會故伎重演,底特律這座城市也在一再上演同樣的故事。這座目前已經宣告破產的城市正在對主城區進行改頭換面的大改造:那兒的辦公樓被翻修一新,建了一座耗資6億美元的曲棍球場,還在伍德沃德大道上建了一條長達三英里的輕軌線。這麼多大手筆的房地產投資都是旨在讓這座深陷困境的城市重新煥發活力,它秉持的理念是:「只要造好房子,人們自然會來」。不過,在底特律的歷史上,類似的做法卻一再證明只是一廂情願、自欺欺人:早在20世紀70年代,亨利•福特二世就建起了復興中心(現在成了通用汽車的總部),80年代濱水區也曾經大興土木,90年代大馬戲公園和新中心區同樣經歷過了大規模的改造,21世紀初底特律老虎隊和獅子隊搬進了全新的市中心體育館,還建了三座賭場。底特律的這種高樓大廈比比皆是,但就是沒法吸引人們來安居樂業。只有這座城市首先能持續提供市政服務,合理收稅,同時設法解決貽害不淺的種族政策,之後,它才有可能聚集人氣。而想做到這一點,可能還需要吸取更深刻的教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3: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