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水滸中,是誰逼盧俊義上梁山?

[複製鏈接]

970

主題

1283

帖子

226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假裝從無錫來 發表於 2013-10-3 03:3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話里有好多詞沒有主語,這就給一些人任意解釋留下了餘地。比如「逼上梁山」這個詞就使好多人想當然地以為一定是官府逼的。其實在《水滸》里真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很少,像林沖、楊志等人的悲慘例子不多,大部分是自願或半自願上了梁山的。還有一部分雖然是逼上梁山的,但不是官府逼的,而是梁山自己逼的。盧俊義就是個典型例子。
 
  盧生在北京,長在一個大富豪家庭,「祖宗無犯法之男,親族無再婚之女;更兼俊義作事謹慎,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加上凜凜的儀錶,超群的武功,江湖人稱「河北玉麒麟」。這樣一個納稅大戶,偶像級的「青年企業家」,即使擱現在,也少不了是工商聯代表,河北省十大傑出青年,怎麼可能跟宋江上山打游擊?但當時的情況是,梁山自晁蓋死後,群龍無首,宋江想找一個名望很高的人來提高梁山領導層的人氣指數,於是就鎖定了這隻「河北玉麒麟」。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著。為使盧俊義入伙,宋江、吳用可謂煞費苦心。宋頭領先是派吳用假扮成算卦先生,在盧家牆上留下反詩一首,嫁禍於人,哄騙盧俊義遠走千里,進入梁山的埋伏圈,綁架上山後,對他的家人李固說,你的主人盧俊義已經入伙梁山,併當了「二把手」,你們趕緊回家自謀生路去——實際上就是暗示李固告官,留下盧俊義在山上「喝茶」四個月。
 
  等盧俊義「喝茶」歸來,李固與他的妻子賈氏已經勾搭成奸,二人將盧某告發,盧旋即被打入死牢之中。在獄中盧被打得皮開肉綻,昏死過去幾次;在發配途中,又被董超、薛霸燙傷了腳,折磨得死去活來;這還不算,董薛二人因受李固賄賂,在郊外準備結果盧某的性命時,被燕青的冷箭搭救;二人在一家「農家樂」藏身,又被當地村委會主任告發,綁縛刑場,正要斬首示眾,幸得拚命三郎石秀跳樓相救,才免於一死。這其中每一步都充滿兇險,每一步都命懸一線。梁山幾番來攻城,久圍不下,最後不惜屠城,才將盧俊義救出監獄。走出監獄的盧俊義這時已家破人亡,心如死灰,只得把自己的萬貫家產帶著,上了梁山。
 
  你看盧俊義這樣的好青年上梁山,與「封建社會的黑暗統治」有關係嗎?我看沒有。就像狼生出狼,禿鷲生出更多的禿鷲一樣,這樣的革命者是革命者自己製造出來的,是先革起來的一部分人帶動后革起來者的結果。雖然與高俅等人迫害林沖相比,迫害的目的不一,但迫害的手段則驚人地一致。我們看林沖也是被人設局陷害,也是在發配途中被董超、薛霸燙傷了腳,也是在荒郊野外被人搭救,也是在害得家破人亡后,不得不上了梁山。那麼,高俅逼林沖與宋江逼盧俊義究竟有什麼區別?我們在肯定宋江等人的反抗行動時,是否要將他在反抗時採取的一切手段全部肯定?
 
  以往的教科書在概括《水滸》的主題時總用一個詞,叫「官逼民反」,實際上梁山一百單八將大部分是「公務員」或「半公務員」,像李逵這樣的「合同工」在《水滸》里是很多的,反而像盧俊義這樣純粹的「民」不多見。在《水滸》中出場時,他雖然富甲天下,但連一個大名府的政協委員也不掛,而梁山集團——這伙武裝起來的「民」在逼他造反時,和高俅等人利用國家機器逼林沖其實一樣殘酷,一樣不擇手段。所不同的是,「官逼民反」使用的是國家暴力,「民逼民反」使用的是民間暴力;但不管是「國家暴力」,還是「民間暴力」,都是「暴力」。「暴」法不一,但「暴」的實質則一。
 
  我的問題是,一樣的仗勢欺人,一樣的漠視生命,為什麼高俅蔡京遭人唾棄,百年不逾,宋江吳用卻廣受好評,綿延至今呢?原因只有一個:宋江有高尚的目的,而高俅沒有。
 
  在尊重生命,尊重個體價值的自由主義者看來,手段就代表了未來的目的,不存在一個手段黑暗的光明目的,也不存在一個目的崇高的卑下手段。如馬丁·路德·金所言:「人們無法通過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美好的目的,因為手段是種子,目的是樹」;而在迷信權力,信奉集團道德的極權主義者看來,手段和目的是可以分開的。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達到目的后目的又可以證明手段正確。這樣,不管是什麼人,出於什麼動機,只要高懸起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殺人放火,明目張膽地攻城略地。為拉一個人入伙,可以把這個人害得家破人亡;為救一個人,也可以讓全城百姓塗炭,屍積如山。
 
  《水滸》寫宋江為救盧俊義出獄,帶領人馬攻打大名府。城內「四下里十數處火光亘天,四方不辨」,最後連職業劊子手蔡福都看不下去了,對柴進說:「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殘害。」可等柴進尋到軍師吳用,傳下號令時,「城中將及傷損一半」。施耐庵還以讚賞的筆調寫道:「如花仕女,人叢中金墜玉崩;玩景佳人,片時間星飛雲散。瓦礫藏埋金萬斛,樓台變作祝融墟。可惜千年歌舞地,翻成一片戰爭場。」梁山軍馬撤離后,北京市黨政軍一把手,「官二代」梁中書寫表申奏朝廷,「抄寫民間被殺死者五千餘人,中傷者不計其數。各部軍馬,總折卻三萬有餘。」也就是說,此次浩劫共造成軍民總死亡35000多人,傷殘者根本無法統計。
 
  現在,我們姑且認為宋江救盧俊義是正義的,但為這棵正義之樹的成長,要用這麼多無辜者的血來澆灌,也未免過分了些。就算你宋江真的認為自己在「替天行道」,可「天道」非要把人逼入絕境才能「行」嗎?盧俊義在自己家裡不能「替天行道」嗎?非要到梁山上,湊在一起,而且非得湊夠一百零八人才能「行」嗎?看到大名府的熏天烈焰,尤其是看到數萬條生命橫死街衢,我想天不能言,天若能言,天一定會說:我的道是這樣的嗎?誰打發你行這樣的道呢?就像《舊約》中的耶和華譴責那些偽先知時說的:「他們自以為在傳達我的信息,其實,我並沒有差派他們。」

160

主題

16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951
沙發
粒子在 發表於 2013-10-5 04:07 | 只看該作者
不錯,評得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8: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