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歷史上的八大遺憾(下)

[複製鏈接]

1776

主題

1806

帖子

256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my00210909 發表於 2013-9-27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六:華佗《青囊書》的焚毀

  華佗行醫在東漢末年,是中國最早能實施外科手術的醫生。

他一生的傳奇醫術令歷代國人嘆服。單是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事迹就被寫入了正史、改編為各種戲劇,廣為流傳在民間。

  從史料上看,華佗最為神奇的是他的外科手術。這種外科手術歐洲是在一千四五百年後才開始實施,而華佗在東漢時就可以用他發明的麻藥「麻沸散」給病人實施麻醉,然後剖開病人的肚子對內臟進行清洗,而後切除其中壞死的部分后將其縫合,再放入腹中,最後縫好傷口。貼上膏藥后,病人在一月內就可以痊癒了。

  且不說「手術」和「麻沸散」早於世界各國一千多年,單看史料記載的手術過程之規範,難度之大,也不是當今一般醫院都可以實施的。有這樣醫術的醫生在近兩千年前不被人稱為「神醫」,恐怕也得被人尊為「神仙」了。

可惜這樣的「神仙」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和信任的。

當華佗打算給曹操打開腦殼引出「風涎」,根治他的偏頭痛病的時候,曹操卻誤以為華佗將要害他,將其關入大牢。

  華佗自料逃不出曹操的手心,在牢里把自己的平生所學寫成《青囊書》,打算流傳下去造福人類。

他將《青囊書》交給看押自己的吳押獄,想叫他繼承自己的醫技。以下有兩種說法:其一,吳押獄很高興地接下書,向華佗表示一定繼承他的醫術,當個救民於水火之中的好醫生。他把書帶回家小心翼翼地收好后,回到衙門辭去差事,準備回家研讀醫書。可是到家后卻發現其妻正在焚書,他上前搶過剩下的書頁,只剩下最後幾張記載閹割雞、豬之術的內容了。相傳現在閹割動物使用的依然是那《青囊書》所傳下來的法子。吳妻說:縱然你學得像華佗一樣,也不免像他那樣死在牢中。有什麼用!其二,吳押獄當時就未敢接書,華佗大失所望,自己舉火把《青囊書》燒毀了。

  不論哪種說法,《青囊書》是就此消失了。《黃帝內經》流傳下來,使得中醫理論得以確立;《傷寒論》流傳下來,使得張仲景「醫聖」的地位得以確立;《本草綱目》流傳下來,使得李時珍「葯聖」的名頭世界傳送。

可惜的是,華佗的《青囊書》卻沒有流傳下來,中國醫學就此所損失的東西太多了:華佗對人體內臟有著怎樣的認識?他對人的大腦有著怎樣的了解?他打算從腦子的哪個部位「引出風涎」?他的麻沸散是什麼配方?他怎樣控制「麻沸散」的用量?他怎樣解決消毒問題?怎樣對付可能出現的感染?這些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只能是一些千古之謎了。

七:《蘭亭集序》的失蹤

  東晉時期的書聖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夠撼動。他傳頌千古的最佳書法作品就是寫於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蘭亭集序》,這是任何對中國書法有起碼了解的人都熟知的事情了。有關《蘭亭集序》的故事也在歷史上廣為流傳,最為人們認可的一種說法就是:唐太宗派蕭翼到辯才和尚那裡騙取到王羲之的書法真跡《蘭亭集序》后,把他一直帶在身邊,並留下了遺囑:死後用這一絕世珍品殉葬。世傳閻立本作《蕭翼賺蘭亭圖卷》(現藏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以繪畫形式反映此事。所以後人都認定《蘭亭集序》最後的歸宿是在唐太宗的昭陵里。

  當年,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須筆,在蠶繭紙上即席揮灑,心手雙暢,寫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當時就名滿天下、惹人追捧了。而唐太宗酷愛書法,是唐代頗有建樹的書法家、收藏家和書法理論家,一生致力於收藏王羲之的書法真品,據說先後共得到兩千二百餘件。《唐會要·書法》記載:「貞觀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書鍾、王等真跡,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又載:「嘗以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跡,天下爭齎古書,詣闕以獻。」自得《蘭亭集序》后,更是喜歡得不得了,他在為《晉書·王羲之傳》寫《論》時,承認自己對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心慕手追」。他還在《筆意論》中談其臨摹王書心得:「夫學書者,先須知有王右軍絕妙得意處:真書《樂毅論》、行書《蘭亭》、草書《十七帖》,勿令有死點畫,書之道也。」所以,唐太宗死後以《蘭亭集序》陪葬是完全順乎事理的。

  昭陵在歷史上曾經被盜過,五代軍閥溫韜盜掘昭陵就記載有「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

可想象出這個「山下宮殿」內部寢殿層層疊疊悠遠宏麗的情景。

  但昭陵還沒有正式發掘,其墓道地宮的情況現在很難全面掌握,史料對它的記載只有新舊《五代史·溫韜傳》及《唐會要·陵議》。據這些史料記載,昭陵依山鑿石為元宮(墓室),從墓道至墓室山約七十五丈,前後安置了五道石門。墓室內富麗堂皇,不異於長安城的九重宮闕。墓道東西兩廂列置著許多石函,石函內裝著鐵匣,匣內裝著珍貴的陪葬品,傳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和漢代鍾繇等古代著名書法家的許多墨寶都在其中。

南宋大詩人陸遊作詩感嘆:「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也印證了《蘭亭集序》被陪葬在昭陵的說法。

  近來有一種說法:昭陵被盜時並未見《蘭亭集序》的蹤跡,因此《蘭亭集序》可能並未按照唐太宗的遺願陪葬在昭陵里,而是被他的兒子高宗李治留下后最終被埋於他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之中了。由於乾陵是公認至今未遭盜劫的唐代帝陵,這讓《蘭亭集序》的下落更加撲朔迷離了。

  李世民的功績和名望都是帝王當中一流的,他對王羲之和《蘭亭集序》的崇拜和追求使得他書法水平也大大高於其它帝王。其代表作行書勒石作品《溫泉銘》和《晉祠銘》鳳翥龍翔,意境高古,一直流傳至今,被公認是上乘的書法藝術瑰寶。

他的書法藝技當中有多少是受王羲之的影響?真本《蘭亭集序》與世傳的神龍本、定武本、褚遂良摹本等究竟有多少差別?以昭陵之堅固深邃,盜墓者能將《蘭亭集序》拿走嗎?為何真本《蘭亭集序》始終沒有在世上露過面?我們還能在今天諸多的王羲之作品的摹本中最終見到這件被人們追逐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至高無上的書法真品嗎?世人至今還在拭目以待。


八:「靖康之恥」損失的文化瑰寶

  宋朝的江山大部分毀在宋徽宗手裡,這是歷史的定論。宋徽宗有才,能寫會畫,還獨創了一種書體,叫瘦金體,寫起來瘦勁挺硬、灑脫靈動,是少有的才子皇帝。但宋徽宗理政昏庸,喜歡聽奉承話,生活奢侈,身邊沒有忠臣,國家大事亂如一團麻。後人說,宋徽宗「創造了一種書體,失掉了一個江山」。這真是中國歷史上代價最大的一個諷刺。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開封),上自徽、欽二帝,下至三千多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都被金兵俘往北國,北宋就此滅亡。宋宮中所有的法駕、鹵簿等儀仗法物、宮中用品、書籍、印板、渾天儀、銅人、刻漏、古器、各州府地圖,連同宮人、內侍、伎藝工匠、倡優、府庫蓄積,全部被金人席捲一空。

  金軍除了索取金銀絹帛之外,又搶去皇帝玉璽、儀仗、天下州府圖、樂器、祭器,以及各種珍寶玩物,擄走百工、技藝、宮女、內侍、僧道、醫卜、娼優和皇子、皇孫、后妃、帝姬(公主)、親王等貴族,與太上皇宋徽宗一道押送金營。據說,宋徽宗當時聽到金銀財寶等被擄掠的消息毫不在乎,等聽到他精心收藏的皇家藏書、藏畫也被搶去,才仰天長嘆幾聲。

當時可能只有他才真正知道這些東西的寶貴。

  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編成一部皇家藏畫名錄《宣和畫譜》,著錄內府秘藏「魏晉以來名畫,凡二百三十一人,計六千三百九十六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唐代的大畫家吳道子的傳世作品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了,只有民國時徐悲鴻先生收藏的一副《八十一神仙卷》被認為是吳道子的真跡,但還沒有最後的定論。徐悲鴻先生在此畫上題上「悲鴻生命」四字,可見此畫在徐悲鴻心中的無上地位。而《宣和畫譜》著錄的北宋宮廷中收藏的吳道子的畫竟有九十三幅之多!

  傳世名畫晉代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摹本),現藏英國大都會博物館,國內已經沒有顧愷之的畫作了。

但北宋時期宮廷中藏顧愷之的畫作計有:夏禹治水圖、古賢圖、凈名居士圖等九幅,令人仰慕不已。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是現在故宮所藏最珍貴的一副畫作,是故宮畫藏的鎮館之寶。有關它的身世,大收藏家張伯駒用一座王府換來這幅畫的故事盡人皆知。除此而外,隋代的畫作在全世界都沒有第二張了。

但《宣和畫譜》記載:「御府所藏」展子虔的畫作計有:維摩像、授塔天王圖、法華變相圖等二十幅之多!

  凡此種種舉不勝舉,哪一樣藏品也能叫世人目瞪口呆!可惜的是,上述這些無價之寶在遭遇「靖康之恥」被金兵掠到北國后就再也沒能回來。中華文明就此損失了一大批無以倫比的珍貴寶藏。相比較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城丟失的那些文物,我們只能說:那些東西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還留存在各國博物館里,並且不時有保存在私人手中的文物流向拍賣市場。我們對這些丟失的文物還能有機會看到或者還有希望把她們迎回國內來。但上述這些上千年前丟失和損毀的國寶,我們是只能萬分遺憾地與她們永別了。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民族發展史上的永遠無法醫治好的創傷!

  了解了以上史實,我們就會感覺到:現在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圖書館中的古代珍品、典籍與歷史上損毀掉的那些珍寶相比較,就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每一件國寶的消失都會給真正懂得他們價值的華夏子孫們在心頭添上新的傷痕。五千年的時光,使我們的身心遭受到多少創傷!只有了解這些我們祖先留下來的遺珍,儘可能周到地保護她們,用她們深刻的文化內涵來滋養自己的心田,方可撫平我們因歷史上的無知和錯誤給心靈造成的傷痕,將保留到現在的民族之魂一代代毫無損傷地繼續流傳下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3: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