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青楊:退休高官「垂簾聽政」的秘訣

[複製鏈接]

3006

主題

3534

帖子

6083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悠閑活著 發表於 2013-9-24 2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退體官員成了最受歡迎的行賄經紀人?

作為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幫著國家工作人員出售權力,「親朋好友」、「專家學者」和「退休幹部」成為行受賄的專業經紀人。其中「專家學者」型最活躍,小三也能成行受賄代理人。而「退休幹部」型更受歡迎,且成為主力軍。(北京青年報9月23日)

人走茶不涼的秘決

既然幹部尤其是一些高級官員已經退休,他已經不再擁有「呼風喚雨」的權力,為什麼還能成為最受歡迎的權力「紀紀人」呢?又有誰會買他們的帳?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些幹部雖然退休,但「權力磁場」並沒有隨即消失。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百足之蟲,僵而不死」。有不少官員,特別是一些退休高官,雖然他們退休了,但是他們的權力「餘溫」尚存,有的甚至蔓延、升溫。

這些官員在位時就未雨綢繆的儘力鋪設權力網路,以作退後之備用。在他們所鋪設根深蒂固的人際關係網中,不排除現職官員有他時任的左膀右臂,有其直接提拔的,有他的心腹等等。他們這些人在「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等各種思想支配下,也十分尊重這些從官位上退下來的老官員、老領導。而那些想行賄受賄的人,之所以要請他們出馬,是因為他們可以在行政審批、項目立項、企業生產、經營、銷售、資金投入以及突發事故的處理上起到意乎尋常的作用。

比如鄂爾多斯市烏審旗人民法院原院長腦日布退休后,以委託代理人的身份專門在自己任職過的烏審旗人民法院打官司,基本上凡打必贏。他說:「判案的骨幹,基本上都是我的部下。一般我受理的案子都是贏的官司。」 難怪百姓形容「老領導出馬,一個頂倆」。於是,一些人便會利用一些退休后的老同志的老關係、老面子,去打開缺口、疏通渠道,為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保駕護航」。當然,作為「回報」,錢禮那是少不了的。

退休幹部的幾大優勢

退體官員當權力掮客之所以受歡迎,主要在於四點:一是神通廣大,在職時有著極其廣泛穩定的人際關係網路,能夠左右逢源,熟悉官場並善於應酬;二是受到行賄、受賄雙方的信任,雙方都依賴這個中間人的身份,安全、保險,不出事;三是成功降低了行賄受賄的風險成本,為行賄受賄開闢了一條相對封閉、可靠的途徑;四是一旦事發,受賄者緘口不說,就容易斷了下線,減輕罪責,逃脫制裁,就會造成巨額財產來歷不明。

比如對於房地產開發商而言,能夠攀上退休的土地高官,可謂三生有幸。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基於退休高官在位時積蓄的權力能量。退休土地高官一旦為房地產商所用,無異於請到了一個土地爺。表面上看,他們的權力魔棒已經被收繳,實際上,無形的權威比有形的權力釋放出的能量更大。他們可以動用在位時提拔的正在任職的官員以及同事和同行朋友,為自己和求助者謀取私利。這些人或礙於情面或以感恩之心予以報答,甚至可以置法律於不顧,像廟裡的泥菩薩有求必應。當然,他們自己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而這種回報,由於中間介體的斡旋,神不知鬼不覺,被譽為最穩妥的腐敗。

「有權不使,過期無效。」這是過去的說法。現在是情形是,官員退休之後,尤其是那些曾經位高權重的人物,其權力餘威比在位時更具威懾力,運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他們退休后的心態:一種是在位時可能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還有所收斂、有所顧忌,而退下來了,也就「一身輕鬆」了,這時再不撈點、賺些,就來不及了;另一種情況是,在位時撈了、貪了都沒人發現,現在退休了,還怕個啥,於是不撈白不撈、不拿白不拿;還有一種情況是,過去一些官員貪得比我還多都沒被抓,現在退休了,再不貪點豈不太吃虧了。

「影子腐敗」與「垂簾聽政」如何終結?
   
這直接導致如今退休官員「業務」都很忙,誰不想走「後門」哪?比如:想陞官的會遇到「政治掮客」;跑項目要錢有「審批掮客」;地方政府搞招商引資會主動攀上「引資掮客」;想升學進名校有人找「招生掮客」;打官司有「訴訟掮客」。其它還有「工程掮客」、「色情掮客」、「擺平掮客」、「協調掮客」等等,不一而足。人們通常把這種沒有烏紗帽的腐敗稱為「影子腐敗」。他們不顯山不露水地隱藏在幕後「垂簾聽政」。

其實,國外不少國家對官員退休后的行為有法律規定,並不是「一退了之」。比如,有些國家規定官員在退休后在若干年內不得從事與原職業或職務相關的工作,不得利用過去的官員身份和工作聯繫從事商業行為,對原職務掌握的秘密負有保密義務等等。但是在我國無論是目前的《公務員暫行條例》還是人事、組織部門的文件,都沒有相關的規定。倒是我國的《律師法》規定,法官和檢察官退休后在兩年內不得從事律師業務。

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之所以都不存在用人腐敗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用人機制要麼是靠選舉,要麼靠市場機制。例如,香港大量的政務官是通過招聘,是人才市場決定的,而不是靠委任制。而我們現在的選人用人機制是人選,如果是制度選人,就必須忠實於憲法、制度,向制度負責。而我們現在的機制是,領導選定了幹部,所以,幹部不是向制度、組織負責,而是人身忠誠,是個人依附。(文/風青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