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情書四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最近我被一組名為「情書」的系列油畫觸動,完成這些作品的是一個叫劉義剛的藝術家。畫作描繪了四段不朽的愛情:《阿瓦尼的雪》喬布斯,《紅玫瑰》張愛玲,《在那遙遠的地方》王洛賓和《橄欖樹》三毛。

  在一個找到真愛比遭雷劈概率都低的年代,愛情在畫布上完成了神奇的復活,超越了世俗的婚姻乃至生死。

  摯 愛

  這份動人的情感屬於一個不世出的商業巨子。

  他走了。他留下的一切至今仍在影響這個世界。

  這個叫喬布斯的美國人,他的婚姻持續了22年。

  顯然,嫁給一個被全世界尊崇且短命的創新狂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為他經常忙得不記得紀念日或生日。甚至可以說,早在他決定成立家庭那一刻起,他就只屬於自己的夢想和千千萬萬的「果粉」。

  喬布斯覺得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他的妻子。於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決定做出補償。

  他反省了他是多麼自私和苛刻。「勞倫要應付這一切,還要照顧生病的我,」他說,「我知道跟我生活在一起可不是件享受的事情。」他決定送給自己最愛的人一艘遊艇。當時這艘遊艇已經在由荷蘭的遊艇定製公司Feadship建造,但是喬布斯仍然在對設計改來改去。「我知道有可能我會死掉,留給勞倫一艘造了一半的遊艇,」他說,「但是我必須繼續做下去。如果我不這麼做,就是承認我快要死了。」

  2009年,喬布斯在結婚20年慶典上這樣對妻子說:「20年前,我們相遇,彼此陌生,但我們一見鍾情墜入愛河。阿瓦尼的漫天雪花見證了我們的海誓山盟。歲月流逝,兒女長大,有過甜蜜,有過艱辛,卻沒有苦澀。我們的愛意歷久彌新,攜手與你相伴走過漫漫人生,我們雖已蒼老但更加睿智,任皺紋爬上面容,任滄桑布滿心間。」(李亦非譯)

  讀完一段,他已經泣不成聲。

  哭過之後,他說他給每個孩子都做了一套照片。「我想他們可能願意看到我也曾經年輕過。」

  兩年後,這個將自己的偶像設定為蘇格拉底的人,帶著全世界的惋惜聲被上帝召回,享年56歲。

  錯 愛

  「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女作家張愛玲這樣說。

  她的愛情充滿謎一樣的哀傷。

  她愛上的是一個既不可以相守也不可相知的人。

  寂寞和枯燥是才女張愛玲的生活基調,頭腦和見解卻是她對人對事作出判斷的主要標準。

  中年男人胡蘭成聰明,經歷豐富,見解和談吐不俗。最具吸引力的還是胡蘭成對女人的理解和同情,胡能做低伏小,富有情趣,對她的小說更有著真心的欣賞和崇拜。

  於是,他有妻室,張愛玲不在意,他還有其他許多女人,不時也攜妓遊玩,她亦不吃醋。他甚至認為,她「願意世上的女子都喜歡我」。

  胡蘭成愛她的才,不在乎這個人——不漂亮,且不夠風騷。一旦結合,胡蘭成便開始演戲,而張愛玲則押上了自己的全部。

  張愛玲筆下驚天動地、傾城傾國,現實中卻愛上並嫁給一個不在乎自己情感的男人,這無疑是生活和她開的一個玩笑。

  於是她寫道:「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她還寫道:「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這是愛的告白,但選錯了對象。

  就愛情而言,女人比男人要真摯、專一,因此,女人為了避免受傷害,往往會選擇一個愛自己的人,哪怕自己沒感覺,但張愛玲不。

  苦 愛

  有人說,當今世界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王洛賓的歌曲。

  1988年,這位老人對世界告白:「這是50年前的故事了,一直埋藏在心靈深處。30歲時不敢說,40歲時無處說,50歲時恐懼說,60歲時不想說,今天我已經70歲了,我可以無所顧慮地說了吧!在金銀灘和卓瑪姑娘拍電影、看電影的日子裡,美麗、聰明、多情的姑娘感情非常投入,我被感動了,雖然語言不通,但愛戀之情是不需要語言的。」

  1939年,在導演鄭君里拍攝的一部紀錄片《民族萬歲》中,採風的音樂人王洛賓邂逅17歲的藏族美少女薩耶卓瑪。他們在電影中連續拍了幾天對手戲后,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卓瑪察覺到了王洛賓灼熱的眼神,舉起手中的牧羊鞭,輕輕地打了他一鞭子,然後飛快地催馬跑開了。

  王洛賓回憶說:「這一鞭子不僅是抽在我的身上,更深深地落進了我的心裡。」

  但他說:「卓瑪姑娘是聖潔的,但我已經結婚了呀,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我只能把強烈的愛,深深地埋在心裡。」

  甜蜜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他們只相處了3天,電影隊就要走了。後來,他連續3個晚上貓在住處的房間里,伏案寫作。於是,世界音樂史上一首不朽的作品誕生了。

  卓瑪後來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她倉促地結婚,又倉促地離婚、再婚。

  1954年,32歲的薩耶卓瑪急病不治。

  王洛賓則歷經坎坷,甚至蹲過19年大牢,直到暮年享譽世界。不過,他始終都沒有忘記心中魂牽夢繞的女神。

  當年那份特殊的情書至今仍被廣為傳唱,那就是《在那遙遠的地方》。

  世界上最苦的愛莫過於雙方彼此相愛,卻躲避,忍耐——最終釀成終生傷害。

  愛,就要對她(他)說,現在。

  痴 愛

  13歲時,三毛通過「心靈感應」,預見自己將來會嫁給一個西班牙人。

  數年後,為了13歲時的「心靈感應」和6年後的一次美麗約定,三毛終於冒險地踏上了人跡罕至的西非腹地撒哈拉大沙漠,尋找她夢幻般的愛情。她與大鬍子荷西童話般的愛情像沙漠里灑落的兩滴雨水,成為人間凄美愛情里的珍貴孤本。

  三毛對愛的解釋只有兩句:「我們不過是想找個伴,一同走走這條人生的道路。既然是個伴,就應該是時刻不離地膠在一起才名副其實。」他們有個美麗的約定:手拉手,一起喊一、二、三,然後一塊兒死去。

  但荷西失約了,意外死於潛水。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個清晨,三毛在醫院的浴室里,用一條咖啡色長筒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紅塵之旅。

  三毛說:「阿拉伯人飲茶必飲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

  她身後留下無盡的感動和欷歔。

  很多人說她自私而瘋狂,也有人說她喚醒了生命的尊嚴和自由。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不是童話,是愛的傳奇——

  荷西:「你想嫁個怎樣的人?」

  三毛:「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

  荷西:「說來說去你總想嫁有錢的。」

  三毛:「也有例外的時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隻要吃得飽的錢也算了。」

  「你吃得多嗎?」荷西問道。

  「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三毛小心地說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