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應向印度學習什麼?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9-15 1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網訊2013-9-15
作為鄰近的大國,其實我們對印度的了解尚很膚淺。隨著印度近年來的崛起,雖對其有所重視,報道也逐漸增多,但多數國民對印度的了解仍屬表層,甚至處於少知或偏知狀態。前幾年央視有項關於中國民眾對印度第一印象的調查,結果顯示:24%認為是佛教,20%是音樂舞蹈、14%為瑜珈和美食。

  近來,國內媒體對印度的強姦案、軍艦事故、經濟低迷等消息多有報道,但字裡行間難免透露嘲諷意味,甚至多次出現諸如「強姦大國」、「強姦之都」、「垃圾王國」等貶義用語。儘管有些詞句引自外媒,但卻往往以此作題加以渲染,吸引讀者眼球。這種情況不能不引起擔擾。

  眾所周知,與中國一樣,印度歷史文化與社會底蘊極其深厚,向印度這個世界文明大囯可學可鑒的領域極為寬廣、內容也極其豐富。

  印度是中國在世界歷史文化交往中最為密切也是最為友好的國家之一,可以說,印度對中國文明的貢獻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印度獨立后首任總理尼赫魯曾言:「中國受到印度的影響要比印度受到中國的影響為多。」

  值得強調的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后,便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與儒學、道學三位一體構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佛教的宇宙觀、平等觀、奉獻精神等彌補了儒學、道教之空缺與不足。與此相關,中國的建築、石窟、繪畫、雕刻等藝術,也幾乎都有來自這一鄰邦的深刻烙印。印度文學、哲學、瑜珈、舞蹈、音樂等也在世界獨樹一幟,內涵深遠,取之不盡。

  其實,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都有光彩奪目的一面,也難免會有陰暗的角落。印度人口眾多、社會複雜,經濟正在起飛之中,它暴露出種種問題並不稀奇。問題在於:媒體與輿論是否應該把關注重點放在負面報道上?回答無疑是否定的。對負面新聞無需掩飾,但更應客觀分析,而非刻意渲染。這不僅關乎印度民族的自尊與感情,更關係到中印兩國的友好關係。

  儘管印媒也有不少對中國不負責任的報道,但我們切不可以錯對錯、以牙還牙。不能因目前中國經濟超越印度,就在印度面前有強烈的優越感。我們應樹立睦鄰善鄰的楷模,當說則必說,不當說則少說甚至不說,謹防狹隘傲慢的民族情緒蔓延。

  如今,印度正按自己的國情創造「印度發展模式」,其特徵之一是以軟體及服務業為龍頭帶動經濟發展,特徵之二是靠改善民生與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這一模式還在試行,雖不完善,但已取得明顯成效。這一經濟發展模式無疑能為我國提供可貴經驗。

  此外,印度對私營企業與金融體系的重視,以及在高等教育、全民醫療體制、法制建設等領域所取得的進步,均有世人稱道之處。對同樣人口眾多、歷史悠久、面臨許多類似發展問題的中國來說,要迎接全球化的競爭,印度的發展軌跡和經驗很有借鑒作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