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校男女比例失衡 專家:不利心理發展和未來就業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3-9-15 0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09月14日 16:43:31 來源:合肥晚報

  「今年,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共有245名新生,其中女生196人,男生僅49人,男女比例達1∶4。」日前,安徽大學的這條微博,在網上引來熱議。文科院校女生多男生少,理科院校卻是男生多女生少,一些工科專業女生的人數甚至都是個位數。

  學校 專業原因沒啥好辦法

  「這幾年,男生人數好像每年都在減少。」張婷婷是安徽大學2011級新聞專業學生,她告訴記者,2011級新聞傳播學院有191人,男生尚有66人,沒想到今年減到了49人。文科專業一向女生偏多,加之新聞專業主要與文字打交道,不難理解新聞專業會「陰盛陽衰」。在安徽大學,新聞專業的男女比例還不是最大,記者了解到,像外國語學院這樣的專業,男女比例甚至達到了1∶6。

  紅花少了綠葉的襯托,是一種尷尬。綠葉太多,紅花難找,何嘗不是一種遺憾。作為理工科院校,合肥工業大學的男女比例也堪憂。「今年工大本科新生共有4998人,其中男生有3776人,女生有1222人,男女比例大概是1∶3。」合肥工業大學的朱老師告訴記者,在工大的機械等專業,每個班三十四個人,最多只有四五個女生。女生人數超過兩位數的班級,在此類專業根本找不到。

  「因為學科和專業的問題,男女生人數出現失衡,談不上是多大的問題。」朱老師告訴記者,高校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只能盡量把「少數」平均分配到各個班級。

  學生 個中苦楚有誰能懂

  校園是學生生活、學習的場所,當男女生比例失調,問題也隨之而來。儘管在外人看來,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置身其中的學生,心裡卻不是滋味。

  崔廣懂是安徽大學外國語學院2010級英語專業學生,在崔廣懂的學院里,129個學生中只有19個男生。男女差距懸殊,給學生們也帶來了很大影響。「因為男生人少,相對來說哥們兒也少,想組個足球隊都難。跟理工科專業相比,我們平時的生活可能會比較枯燥。」 不過,崔廣懂也看到了自身的優勢,「女生多也是一件好事,起碼找女朋友有很大選擇空間。」

  跟崔廣懂相比,生物工程專業的沈桂超就要鬱悶很多。「我學的是生物工程,我們班男生比女生多了近30個。」沈桂超告訴記者,他們專業還有幾十個女生,有的專業甚至一個女生都沒有。雖說學校不鼓勵談戀愛,但這個現實問題卻無法迴避。對於沈桂超一樣的理科生,解題肯定是不費吹灰之力,但在校園裡想找個女朋友,卻要難很多。「只能到其他專業,或者其他學校轉轉了。」沈桂超笑道,學校、專業之間,其實也經常舉行聯誼,當然聯繫的目的都很單純。

  專家說法

  性別比例失衡 不利心理發展

  從長遠來看,高校男女比例失衡,不僅是一個正兒八經的事,而且還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對於這個問題,合肥心理治療師徐慧雲表示擔憂。

  「在大學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方面,都有與異性接觸的需求。如果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學生選擇異性接觸的機會減少,會造成男女交往困難或缺乏交際能力的鍛煉。」徐慧雲告訴記者,一些男孩或女孩在接觸異性時,會有臉紅、不會說話等表現,都是交際能力缺乏的緣故。此外,像文史類專業男少女多,男生缺少同性之間的友誼,心理上產生孤獨和寂寞,或者受到女生群體潛移默化的影響,性格上也可能表現出不應有的陰柔。

  高校男女比例失衡,除了會影響學生的心理成長,在就業上,也會造成不利影響。徐慧雲說,文史類、外語類的人才大多是女性,理工類的人才多是男性,會造成同性之間競爭加劇,用人單位在選擇上也缺少空間,不利於行業的整體發展。(丁力 記者 羅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