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讓孩子背誦琴譜得到的四個啟示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作者:龍鳳胎老爸


一看題目,可能有人會疑惑,這是說的什麼事情呢?周六上午學鋼琴時,鋼琴老師說,「以後孩子們練琴,不能光照著彈了,還要學會背譜才行。把琴諳記在心裡,不用看譜也會彈才好。如果只是這樣一直照著彈,進步不會很大。」那大家就明白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呀。學鋼琴去背諳很正常的嘛,很多人彈鋼琴都不看琴諳。

而且,我也計劃好了,回家的路上,我就告訴小容小韜,「以後中午吃完飯也要練鋼琴,知道嗎?」這樣的話,中午只練需要一首背琴譜的,晚上練全部的曲子。兩人答應了。試了兩天效果還好,彈一點合上書再彈一遍,然後慢慢再全部彈一遍,孩子們大約兩三天就記住了。

不得不說,為了學好鋼琴,我和小容小韜付出了很多時間和努力。任何學習都不是輕輕鬆鬆,一蹴而就的,保持好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就可以了。

雖然背琴譜是應該的,但是讓五歲的孩子去背琴譜,應該不應該呢?我不知道很多學琴的父母有沒有反思下這個問題。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據台灣媒體報道,天天abc,不少小朋友已經習慣英語課,不過現在台當局「教育部」為了保護學齡前幼兒的身心發展,禁止6歲以下兒童上英語、珠心算、作文等強調記憶背誦或是嚴謹思考的腦力課程。據報道,台當局通過「補法」修正案,規定未來未滿6歲的孩童只能上「有助於幼兒身體律動、藝術才能學習」課程,英語、珠心算、作文等強調記憶背誦或是嚴謹思考的腦力課程,通通禁止。台灣,不讓背書。

這樣的規定似乎也對大陸的孩子們小小三四歲年紀就可以背誦唐詩三百首等的「小天才」們持否定態度,於是,我想到了小容小韜目前的「背琴譜」是否也是一種「強制性的背誦」要受到質疑呢?

一強制性背誦應當反對。

或許小容小韜發育慢的緣故,他們出生前我制定的很多早教計劃大多泡湯了,後來,只能立足於實際,根據他們的成長情況,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大家津津樂道的「誰家孩子聰明,可以認多少字,可以背多少詩」的神話從來沒在兩人身上發生過。

不是我不想,是兩人三歲時說話都費勁,還朗讀詩歌呢,肯定不行,而且讓兩人死板的跟我一句一句念或背,對我和孩子們都是一種折磨,那時我的想法是我和孩子們有愉快的交流和溝通就足夠了。

在不能取得孩子理解而家長採取的一廂情願的教育,都是一種強制性的教育,它無視孩子的成長規律,是一種拔苗助長的行為,同時也會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和生活態度產生深遠的負面的影響,僵化孩子的思維主動性,本來可以激發的生命熱情也被禁錮。

所以,現在很多國家都意識到這一點而開始通過立法抵制這種「早教」,比如德國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從而立法禁止學前教育。而台灣的這種禁止腦力課程的做法也可能緣於此,而且目前中國的很多父母也已經認識到這一點,而採取一種「不期望孩子學什麼,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快樂就好」的態度,從孩子本身的成長規律為基點,持有一種更人性化的育兒態度。

二背誦是孩子們必須要面對的。

但是無論怎樣,提倡背誦不好,完全禁止也不好,背誦也是一種識記,人類生活在世界上,識記無處不在發生著,如果人類沒有識記功能,那就是健忘症,或者近乎於痴獃了。對孩子來說,在成長過程中,不管是學習語言還是認識外部世界,獲取直接的感官體驗或生活經驗,都需要經由識記或者記憶,這樣以後如果再見到或碰到類似事情,才會採取正確合理的處理態度。

所以,對於上面所提的很多國家或者台灣地區的做法,我們千萬不要步入另一個誤區,認為可以不用讓孩子背誦了,這樣才會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這其實是走了另一個極端。

台灣地區禁止的是背誦是「強制性背誦」,不是發自孩子內心需要的,而是通過紀律或者秩序需要強制遵行的,想象一下,這樣的做法對活潑好動的小孩子來說,是怎樣的一種摧殘呀。而上面提到的德國雖然明令禁止學前教育,但卻在尊重孩子的成長基礎上,排斥教授任何專業的學科知識,什麼年齡段做什麼相應的事情,從不超前而「早教」,而強調培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了解基本的社會知識,還有培養孩子的情商和組織協調能力,從而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動力基礎,讓他們樂於學習,勤于思考,主動創新。

三反思目前的中國早教教育。

反思一下我們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表面上都做得很紮實,但容易在繁重的課業負擔和「題海戰術」中養成被動學習,被迫接受知識而懶於主動思考和創新的習慣。這一點已經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看一下以前的一些新聞,幼兒園老師對寫字或者算術不好的小朋友拳打腳踢,直接用巴掌扇臉,導致紅腫難消,從一個側面也反應出中國社會對「超前早教」的盛行和家長對於超前早教的推崇,我們常說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就是拔苗助長的有力說明嗎?

四讓孩子背誦需要正確的引導。

所以,過度早教讓孩子過早學習或者忽略早教只讓孩子玩樂都不是正確可取的積極的態度。就像強制性背誦應當取締一樣,父母進行一些引導性的背誦對於孩子的成長健康還智力開發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我小時候也背過唐詩,好象四五歲的樣子,父親教我的,印象到現在還很深,第一首就是駱賓王的《詠鵝》,父親一邊教我識記,「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邊給我解釋,「綠色的湖面上有很多鵝,羽毛白白的,脖子彎彎的,它們一邊唱歌一邊用紅色的腳掌撥動水面,快樂的游來游去。」這樣的意境好美呀,我一下子覺得這首詩可愛起來,而這樣的印象在我腦海中竟然現在還存活著。可見,讓孩子樂於接受的正確的早教方式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有多麼積極而深遠。

所以對於背誦,父母不能只憑管制,或者嚴厲的態度讓孩子不得不遵守,甚至哭著也要背誦下來,對孩子來說,已經為將來逃學,厭學等反叛行為埋下種子,而這與父母希望孩子成才成龍的美好期望卻是截然相反的。當然,對於一些琅琅上口或者節奏押韻的詩歌,讓孩子們讀一讀記一記也未嘗不可,只要他們喜歡說,喜歡念,背誦兒歌也是一種快樂,這已經區別於強制性背誦。

說了這麼多,再回到小容小韜目前識記的琴譜身上。兩人已經五歲了,懂得一些道理,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琴習慣,背譜對他們來說可以理解,也在能力接受的範圍內,因此,雖然需要付出一些腦力勞動和玩耍時間,甚至有一種挑戰在裡面,但只要不要求太多太過分,對他們來說,背琴譜已經是合理的了。

最後總結出一個很普通的道理,孩子太小,不要學鋼琴,一是琴鍵很沉,女孩發育早,小容還好但小韜按起來就力不從心,二是有一些強制記憶的東西在裡面,比如背琴譜,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自控能力。小容小韜五歲學琴,時間剛剛好,當然孩子成長有差異,宜區別對待,如果學鋼琴對父母和孩子來說慢慢變成一種折磨,結果會得不償失。當然,這不包括一些嚴厲的父母採取嚴厲的方法去監督學習,剛才也說了嘛,任何學習如果有所成是需要有付出和努力的,天下沒有免費的東西。但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讓他們理所當然的自我成長,比所謂的「早教」更重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9: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