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性的教育和愛的教育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3-9-11 2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香在六年級上了一門新課,叫「生活與成長」,這門課應該是為學生們即將到來的青春期做準備的。在課堂上,老師將男女生分開,給他們講解人的生理結構,什麼是精子、卵子,人是怎麼懷孕並生產的,還有女孩的生理周期之類。在這之外,還有兩個很有趣的內容,一個是「動物園的性教育」,一個是「撫養麵粉寶寶」,我都直接參與了,正好近距離觀察這兩門課是怎麼上的。

香香班裡招募家長志願者,協助老師帶學生們去動物園,我應徵陪他們在動物園逛了一天。動物園有動物專家接待,全愛丁堡的小學生上這門課時都會去一次,等於在動物園設了個課堂。動物專家帶學生們挨個兒觀察動物,但不是泛泛地看,而是專門講解這些動物怎麼生寶寶、養寶寶。看過猩猩、企鵝、大熊貓之後,回到小教室,專家又給學生們播放大象生孩子的視頻。當小象裹在胎衣中從媽媽肚子里「咣」地摔到水泥地上,學生們被震撼了,集體高聲驚呼。小象從媽媽肚子里出來時臍帶就斷了,很嚇人。

「麵粉寶寶」就是每個學生去買一袋麵粉,把它打扮成一個嬰兒並撫養一個星期,從中體驗如何做爸爸媽媽。於是,我就成了這個「寶寶」的姥爺,為香香打打下手。不誇張地說,經過一個學期的「生活與成長」教育(還有一些其他內容),香香和她的同學們已經成半個專家了。

下面是香香寫的兩篇博客,分別講了這兩個小課程,兒童視角,讀來趣味盎然,遂原文轉載—

     性的教育—動物園看生寶寶

     這學期我們有一個主題,就是性的教育。周四,我們去了動物園,了解動物們是怎麼繁殖的,簡單說就是如何生孩子。我覺得在動物里,生孩子比較文雅的是企鵝。講解員給我們介紹說,企鵝求偶的時候,男企鵝會找一個女企鵝,對它鞠躬、打招呼。如果女企鵝對它滿意的話,就會回鞠一個躬,然後它們開始不停地互相鞠躬,這樣它們就成了一對。女企鵝對男企鵝還有一周的考驗期。在這一周里,如果女企鵝對男企鵝提供的食物滿意,婚姻生活才算正式開始。在這之後大概兩個星期,它們就會產卵,一胎生兩三個。由企鵝爸爸來孵蛋,企鵝媽媽去找食物。我覺得這真是一種奇怪的分工。孵出來的小企鵝一歲就進入發育期,兩歲就可以繁殖了。「繁殖」可是專業用詞哦。

接下來我們去看了一種動物,剛開始我以為是漂亮的猴子,但講解員說那不

是猴子,原來那就是我喜歡的長臂猿啊!它們很有意思,等到交配的時候,公猿就

    會跑到一棵大樹上唱歌。它們的聲音會越來越響,如果遠處的母猿對歌聲感興趣,它就會回唱,公猿就再唱一段,這樣它們就在一起了。說到這裡,講解員阿姨像猿一樣嗷嗷叫了幾聲,真的非常像。公長臂猿的毛髮是黑色的,而母長臂猿的毛髮是金色的。小長臂猿們剛生出來時和母猿顏色一樣,這樣,母親一召喚,它們就懂得聚集到母親身邊,也方便找母親要奶吃。小長臂猿生下來第二個月(我記不清了,也可能是第二個星期),毛髮逐漸變黑,就可以單獨到森林裡去活動了。這種顏色和樹枝的顏色接近,它們可以保護自己。

    講解員還給我們講了海鷹、大屁股猩猩和熊貓的生殖,這對熊貓就是著名的「甜甜」和「陽光」。但是,最讓我震撼的是大象生寶寶的錄像。講解員給我們講

了大象是怎麼生孩子的。首先,公象一躍而起,趴到母象的身上,把精子排到母象的身體里,當時我很擔心公象會把母象砸塌了。

   愛的教育—我的女兒叫「雨」

     你見過10歲的孩子當媽媽嗎?我就當了,我當的是「麵粉寶寶」的媽媽。我們年級搞了這樣一個活動,每個學生用麵粉做一個寶寶,我們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男生當爸爸,女生當媽媽,都是單親家庭哦。我們走到哪兒都要帶著他們,上廁所也要帶著,不然就得送到「託兒所」,還要給他們換尿不濕。我當媽媽的時間是一周。

老師說,我們還需要給他們準備一種交通工具,就是嬰兒車。我在學校的聖誕集市上發現了一輛蘇格蘭格子的嬰兒車,而且只要1英鎊哦。我立馬買下它,準備給我的「麵粉寶寶」用。

我的寶寶名叫Rain(雨)。下面是我一周的「育兒日記」:

周一:我的女兒和露西亞的女兒交了朋友,她女兒的名字就是她姥姥的名字。回家的時候,女兒開始大哭特哭,因為天氣實在太糟糕,雨水進她眼睛里了。我趕緊把她放進嬰兒車,把篷子罩上。回家后,我發現她的裙子濕透了,因為她尿了。

周二:晚上,我帶她去了童子軍軍營。外面下著雨,我用圍巾把她包得嚴嚴的。來回步行一個小時,我一路低著頭,不是怕路上有香蕉皮,而是想用我的頭幫她擋雨。到了那兒,我問老師能不能把她放在角落,老師說:「你媽媽是不會那樣對待你的。」她竟然給我的寶寶派了一個志願者,那個志願者照顧了她一晚上!

周三:我送給「雨」一個特殊的禮物—一枚小胸針,這是我在學校時老師組織我們做的。我把胸針別在她的包裝上,但我生怕把她扎疼了,主要是怕麵粉掉出來,所以馬上又取了下來。上科學課時,科學老師說我們要做實驗,所以不能把寶寶帶到實驗室。所有同學都大聲抗議,因為帶寶寶的樂趣就是到哪兒都必須帶著他(她)。同學們非常生氣,最後老師邀請了學校的清潔工大叔來照看他們。結果我們回來后發現,那位大叔正在玩電腦遊戲。見到寶寶們,男生倒沒什麼反應,女生都大叫起來:「天哪,媽媽想死你了!」

周四:每周四晚上,我都去教堂玩。我猶豫半天,還是把「雨」帶去了。一個媽媽怎麼可以把孩子單獨留在家裡呢?尤其是她的年齡才4天。在教堂里,所有的人都先和我的寶寶打招呼,我都有點吃醋了。喬納森問我:「你抱的是不是耶穌?如果是,那就太酷了。」後來我去玩了,我這個不負責任的媽媽就把寶寶交給她姥爺。她姥爺,也就是我爸爸,抱了我的寶寶一個多小時,還到處跟人說:「我是她姥爺!」老牛(一個蘇格蘭人)還表揚他將來會成為一個好姥爺,因為我爸爸抱著她的時候特別嚴肅。

周五:今天要去歌劇院看歌劇《灰姑娘》,我們老師又派那個清潔工大叔來照看寶寶們。我們都警告那個大叔不要玩電腦遊戲,會傷眼睛。艾爾莎是個好媽媽,她交給大叔一個奶瓶和兩片尿不濕,囑咐他:「如果她尿了,就給她換尿不濕,如果她餓了就給她喂點奶。」我們回來之後,艾爾莎批評那個大叔不負責,因為他一點奶都沒喂,一片尿不濕都沒換。大叔說:「我餵了,但是她喝不進去,那證明她一點都不想喝,且她一點都沒尿!」哈哈,「麵粉寶寶」其實就是一袋麵粉,還帶包裝的,怎麼會有尿呢。老師說,用麵粉當寶寶就是因為她容易破,而且重量都是1.5公斤。一周過去,我們還要稱一次,如果重量減輕了,就說明「爸爸媽媽」照顧得不好。

周六:下午,我和爸爸去了他的聖誕節派對,然後去碟店買碟。後來,我在王子大街玩了飛傘,玩得好開心啊!哦,我的寶寶呢?我把她忘在家裡了……

周日:我一天都沒離開家,寶寶也跟了我一天,她一直在睡覺,睡得口水流了一大攤。爸爸說我剛出生的時候,每天要睡18個小時!

明天我們要驗收了,看「爸爸媽媽」當得是不是稱職。我有一點緊張,我不知道她是胖了還是瘦了,她又不吃我的奶,當然我也沒奶。

   關於「麵粉寶寶」,香香還講了一件事。由於老師要求學生們帶著「麵粉寶寶」時刻不離身,即使上廁所也要託人照顧,而課間休息時玩耍對學生們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於是,沒人照顧寶寶成了大難題。經香香的一個好朋友提議,他們三個人在操場上辦了一個「麵粉寶寶」託兒所,在地上畫出方格,再在小方格內鋪上衣服,那就是小床了。「爸爸媽媽」們可以將「麵粉寶寶」放在格子里。他們有一張表,把「爸爸媽媽」的名字寫上去,如果他們沒有按時交錢的話,就要付雙倍。照顧一個小時收1英鎊,生意很不錯。香香和她的兩個好朋友忙得不亦樂乎,一天能掙十幾英鎊。

   但是,這錢並不是真的,而是之前《課堂上的經濟學》中講過的虛擬貨幣,屬於同學們之間的金錢流動。瞧,孩子們的生意頭腦多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9: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