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1) 儒教對《莊子》也是瘋狂篡改

[複製鏈接]

510

主題

606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華少年 發表於 2013-9-5 08: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1): 蜥蜴人儒教對《莊子》也是瘋狂篡改

  道教五經之一的《南華真經》,也就是《莊子》,也被儒教篡改了。儒教對《莊子》也是瘋狂篡改。

美國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2): (一)今本三十三篇《莊子》是郭象在古本《莊子》五十二篇中,刪裁去十分之三而成,留下來的也大量被篡改……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云:卻是莊子注郭象。」(《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二)
  你可以想想篡改到什麼程度了!  

  《莊子》五十二篇本在漢代是通行本,故後漢高誘注《呂氏春秋•必己》「莊子行於山中」說:「莊子名周,樂之蒙人,輕天下,細萬物,其術尚虛無,著書五十二篇,名之曰《莊子》。」

  五十二篇古本到魏晉時仍然存在。唐代陸德明說:「《漢書•藝文志》『《莊子》五十二篇』,即司馬彪、孟氏所注是也。」(《經典釋文•序錄》)

  司馬彪於晉泰始中為秘書郎,《晉書》有傳,身世比較清楚。孟氏,陸德明已「不詳何人」,清代姚振宗考證說,「似即注《老子》之大孟,或雲即孟康」(《隋書經籍志考證》卷二十五)。孟康是魏人,著有《漢書注》。也就是說,確知註解了五十二篇古本《莊子》的兩位學者——孟氏、司馬彪皆為魏晉時人。

  儒生郭象及其追隨者,堅執儒學成心,故意曲解原文;為了自圓曲解,又反覆加工原文。……

  郭象先對外雜篇做了棄精取劣的逆淘汰,整整刪除了不利其謬注的十九篇,遂成三十三篇。

  郭象版莊子三十三篇,已被肆意篡改、任意增刪、故意妄斷,沒有一篇是全真原文。

  蜥蜴人儒教廟堂悖道政治的代言人緩解巨大張力的基本因應方式是,篡改曲解乃至篡改反注道家經典,主要集中於《老子》、《莊子》。

  著力於《老子》的廟堂政治代言人,舉其要者,先秦有韓非的《解老》、《喻老》,漢代有嚴遵、河上公的《老子注》,集大成於魏晉儒生王弼的《老子注》。後世老學家對王弼毀譽參半,不奉王弼為老學至高權威。原因是王弼以儒解老,篡改曲解《老子》,動作幅度甚小。王弼曲注與《老子》原文的牴牾,始終未能徹底消除,因此後世老學家不斷反詰王弼。近年又不斷出土戰國秦漢的《老子》簡帛,王弼的老學權威遭到進一步削弱,僅僅淪為曾有重大歷史影響的一家之言。

  著力於《莊子》的廟堂政治代言人,舉其要者,先秦有呂不韋、荀況、韓非,西漢有賈誼、司馬遷、劉向、揚雄,東漢有桓譚、班固,魏晉有司馬彪、崔譔、向秀等,集大成於西晉儒生郭象的《莊子注》。

  後世庄學家多奉郭象為庄學至高權威,認為郭象「獨會庄生之旨」(唐陸德明《莊子釋文序錄》)。原因是郭象以儒解庄,篡改反注《莊子》,動作幅度極大。郭象對著錄於正史的《莊子》大全本「五十二篇」(《漢書》)、「十餘萬言」(《史記》),刪去十九篇、四五萬言,變成郭象版《莊子》刪改本三十三篇、六萬六千言,又對刪存的三十三篇,再予裁剪拼接、移外入雜、增刪改字、妄斷反注。郭象反注與郭象版《莊子》偽原文的牴牾,在郭象手裡已經基本消除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云:卻是莊子注郭象。」(《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二)

  哈哈,狗屁的郭象,說是注莊子,其實「卻是莊子注郭象」啊!!

  可憐我道家的莊子啊…………

美國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4): 儒教郭象篡改《莊子》比王弼篡改《老子》動作更大

  顧頡剛探究中華上古史,結論是「層累造偽」。

  我探究《莊子》流變史,結論同樣是「層累造偽」。

  郭象及其追隨者一千七百年的層累造偽,使郭象版《莊子》成了面目全非的偽《莊子》;

  把「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的莊子,改造成了「役人之役,適人之適」的「天之戮民」,

  把「息黥補劓」、「攖而後成」的《莊子》,改造成了黥劓民眾、攖擾天下的偽《莊子》;

  把真《莊子》的宗旨「天道人道兩行」,改造成了偽《莊子》的宗旨「名教即自然」。

  概而言之,郭象及其追隨者
  把古典中國的頭號自由宗師,改造成了古典中國的頭號專制幫閑,
  把弘揚江湖順道文化的道家真經,改造成了鼓吹廟堂悖道政治的儒家偽經。

  (一)不宜認為王弼更有學術操守,郭象更無學術操守,因為王弼治老,郭象治庄,均非學術行為,均屬政治行為!!

  郭象篡改《莊子》之所以比王弼篡改《老子》動作更大,首先是客觀原因,即《莊子》比《老子》反廟堂更甚。其次才是主觀原因,即郭象比王弼人格卑劣。郭象官至黃門侍郎、太傅主簿,「任職當權,熏灼內外」(《晉書•郭象傳》),剽竊向秀《莊子注》。王弼則無劣跡,僅是出身門閥世家,天然維護廟堂。

  這些蜥蜴人儒教徒是兩千年如一日的要消滅我華夏文明啊!!!

  「獨尊儒術」的兩漢之解體,導致魏晉廟堂深陷意識形態危機。為了挽救廟堂意識形態危機,王弼、郭象不得不事急從權地大搞統戰,對《老子》、《莊子》進行創造性篡改,把廟堂悖道政治的終極天敵,暫時整容為廟堂悖道政治的統戰諍友。

  王弼無須大量篡改《老子》原文,其統戰式曲注就能輕易成功。因為《老子》僅是低調規勸「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三十七章),「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七十八章),其與廟堂悖道政治的張力較小,極易調和。

  早在戰國之時,老學即已融入當時最大的御用學術中心、齊國稷下學宮的主流學派「黃老之學」。悖道最甚的秦朝短命速亡以後,黃老之學一度成為西漢初年的廟堂官學,直到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才被黜退。黜退以後,喜愛《老子》者並不限於江湖達人,廟堂君子仍然視若拱璧。三位截然不同的帝王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均為《老子》親自撰寫御注(但都被假的道德經給騙了,無語啊!)。

  (二)近年不斷有《老子》簡帛出土於王侯之墓,同樣證明老學易被廟堂改造利用。

  而莊子則是自然大道的全面展現,非常磅礴。

  郭象只有大量篡改《莊子》原文,其統戰式反注方能勉強成功。因為《莊子》高調宣布「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人間世》),「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讓王》),其與廟堂悖道政治的張力極大,極難調和。

  早在戰國之時,孟軻、荀況、宋鈃、尹文、慎到、田駢、鄒衍等倚待廟堂的絕大多數諸子大佬,紛紛趨赴稷下學宮,唯有公然挑戰廟堂、痛斥「昏上亂相」(《山木》)的莊子例外。三為稷下祭酒的大儒荀況,妄詆「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鍾情老學的荀況弟子韓非,則對早已死去的莊子發出死亡威脅:「不臣天子,不友諸侯,吾恐其亂法易教也,故以為首誅。」(《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以莊子為師」、「非湯武,薄周孔」的嵇康被魏晉廟堂誅殺,為恨不得對莊子開棺鞭屍的韓非之專制叫囂,追加了血腥註腳。「以莊周為模則」、撰寫《達庄論》的阮籍,協助嵇康把《莊子》的重要性提升至超越《老子》之上。於是竹林七賢以後,「老莊」變成「庄老」,《莊子》成為魏晉以後江湖順道文化挑戰廟堂悖道政治的首要旗幟。

  王弼《老子注》和郭象《莊子注》,都是魏晉時期冒充道家、實為儒家的「玄學」代表作,共同特徵是以儒解道,共同宗旨是挽救廟堂意識形態危機。偽道家王弼、郭象與真道家嵇康、阮籍原本不屬同一量級,僅因悖道廟堂以權力介入學術,結果「至言不出,俗言勝也」(《莊子復原本•泰初》)。道家兩大經典均被廟堂代言人運用統戰策略反向消解,成為唐宋廟堂憑空虛構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奠基石。

  唐宋廟堂成功虛構「三教合一」,廟堂意識形態危機業已安然度過。儒學也蛻變為理學,又重新站穩腳跟,於是理學代表人物拋棄統戰策略,再次劃清敵友。程頤曰:「莊子叛聖人者也,而世之人皆曰矯時之弊。矯時之弊固若是乎?伯夷、柳下惠,矯時之弊者也,其有異於聖人乎?」(《二程遺書》卷二十五)朱熹曰:「自晉以來,解經者卻改變得不同,如王弼、郭象輩是也。漢儒解經,依經演繹,晉人則不然,舍經而自作文。」(《朱子語類》卷六十七)

  程、朱之言,再次證實了道家對廟堂悖道政治的洞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王弼、郭象挽救廟堂意識形態危機,事急從權地大搞統戰,假裝認敵為友,僅是魏晉時期的「政治正確」。程頤對前統戰對象莊子重算老賬,朱熹對前統戰功臣王弼、郭象過河拆橋,則是唐宋以後的「政治正確」。既然江湖之鳥已盡,江湖之兔已死,那麼廟堂之弓和廟堂之狗,就會因為「政治正確」的時移世易,而被廟堂秋後算賬。其實廟堂代言人為了貪戀及身小年的廟堂富貴,也無暇顧及千秋大年的江湖清譽。

    (三)《莊子》的反朝廷廟堂本質永遠不變,正如司馬遷早已明言的「莊子詆詈孔子之徒」、「是以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所以古代王侯之墓頗多《老子》簡帛,極少《莊子》簡帛。

  然而反廟堂的先秦之書無數,《墨子》、《關尹子》、《子華子》、《惠子》、《公孫龍子》、《公子牟》等,或殘滅於秦始皇之焚書,或殘滅於漢武帝之罷黜,唯有挑戰廟堂的最大反書《莊子》,任何專制帝王都難以徹底剿滅。

  儘管魏牟版《莊子》初始本被劉安版《莊子》大全本正淘汰,
  劉安版《莊子》大全本又被郭象版《莊子》刪改本逆淘汰,
  然而亡佚之前,仍有嚮往天賦自由、反抗廟堂奴役的無數士人,大量引用魏牟版、劉安版《莊子》,許多引言不在郭象版《莊子》之內。
  因此魏牟版、劉安版《莊子》儘管亡佚千年,奢望其簡帛出土於王侯之墓又屬枉然,葬入普通士人之墓的簡帛也早已爛光,

  但是散見於正史、類書、筆記的大量《莊子》佚文,仍為集腋成裘地復原魏牟版、劉安版《莊子》留下了微弱可能。

   (四)無數酷愛《莊子》的學者,曾經搜羅《莊子》佚文,考訂《莊子》原貌,舉其要者有南宋王應麟,明人閻若璩,近人馬敘倫、劉文典、王叔岷等。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充分吸納前賢成果,終於在今年初完成了《莊子復原本》。

  拙著《莊子復原本註譯》,正編復原的是成書於戰國的魏牟版《莊子》初始本,附編的是復原成書於西漢的劉安版《莊子》大全本。雖然無法恢復全貌,只能恢復概貌,然而有助於重新認識這一古典中國的文化聖經,有助於重新探究古典中國的不解之謎。

  中國之謎的謎底,蘊含於如下謎面之中:唐宋以前一千年,是古典中國興盛期,也是魏牟版、劉安版真《莊子》的流傳期。唐宋以後一千年,是古典中國衰退期,也是郭象版偽《莊子》的流傳期。古典中國的兩千年興衰,與真偽《莊子》的兩千年流變同步,決非偶然。

(五)雖然五四時期對古典中國的批判有偏激化傾向,「文革」時期對古典中國的批判有政治化傾向,然而兩者的批判矛頭共同指向廟堂政治,並非全無準星。但是僅因古典中國的廟堂悖道政治已不適應現代世界,就全盤否定古典中國的江湖順道文化,乃至無視滋養、催生了一切江湖順道文化的《莊子》,那麼古典中國的登峰造極,就無從索解,廟堂亂世均為江湖盛世的中國之謎,就難覓謎底。

  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古典中國之陳舊政治舞台,必須轉型重建。以道家思想為核心的古典中國之優秀文化劇目,必須發揚光大。中華順道文化曾經賜福古典中國,仍在賜福今日中國,還將在嶄新的現代政治舞台上賜福未來中國,進而賜福人類全體。

  列位啊,

  看啊,

  道教經典都被儒教篡改到這個地步,

  你說這修道修道,該怎麼修?

  沒有上古一脈傳下來的門內真師領著,你修道是極度危險的!很多人真的會走火入魔的。

  按照儒教的那一套,就是把人變成蜥蜴人的奴才和食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