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電視劇創作:真實性是最重要標準!(圖)

[複製鏈接]

5203

主題

5258

帖子

749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堅果兒 發表於 2013-9-3 16: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很多人羨慕幾個大編劇「佔山為王」,成為類型劇的領軍人物。殊不知,他們有積累和感悟,才能寫出有藝術和文化自信的劇本。在記者採訪中,許多業內專家指出,「架空」生活的編劇出不了好作品。破解眼下家庭倫理劇的創作瓶頸,關鍵是需要編劇在熟悉的領域「打深井」並浸泡其中,這樣才能寫出鮮活的作品,才能讓一集集故事叫好又叫座,才能讓平凡人生活中真實的美好品德被提煉出來並感動觀眾。

  扎進熟悉領域才能脫穎而出

  現在一說到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人們就會想到王朝柱編劇的《開國領袖毛澤東》、《長征》、《辛亥革命》;一說家庭劇,王麗萍的《婆婆、媳婦、小姑》、《錯愛一生》、《媳婦的美好時代》往往被人最先想起;談到熒屏「平民史」,高滿堂的《闖關東》、《北風那個吹》、《溫州一家人》則會被當做代表作。有學者說,如果電視劇業內能出現20個不同類型的這樣的編劇,國產電視劇就能真正百花齊放了。

  是什麼讓王朝柱、王麗萍、高滿堂們筆下的故事能夠在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文藝評論家李准、仲呈祥的分析是,憑的是他們在生活中的「深度浸泡」,「扎進自己熟悉的領域,打了一口深井」。

  真實性是現實題材重要標準

  了解那幾位編劇的評論家透露,他們無一不是十幾年如一日鑽研創作的「專家型」編劇。為了寫好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王朝柱躲進香山,弄了幾屋子的相關書籍,幾乎天天翻閱黨史進行研究,走訪文獻專家,吃透弄清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后才動筆寫作。王麗萍劇本里的故事則來自真人真事,她在上海電視台法制和情感節目中做嘉賓,十幾年間先後參與了五六個節目,積累的大量真實故事成為她作品的素材庫。高滿堂的作品則通過採訪大量當事人並對照歷史寫成。《闖關東》的不少細節來自他的親身經歷,劇中「朱開山」的人物原型就是他的三舅和四舅,「文他娘」還有他母親的影子。

  電視劇的創作在本質上是一種典型的創作,選取什麼樣的典型,不僅考驗著編劇的敘事能力,也直接傳達出作者的價值取向。評論家閻晶明說:「真實性是現實題材最重要的考量標準。」真實來源於生活,編劇唯有「浸泡」在生活里,才能寫出豐富的細節,才能有令人信服的邏輯,才能傳遞出存活在普通人心裡的、真實的向真向善向美的品格。(作者王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8: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