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甩出「四個敢於」 真準備有大動作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3-9-1 08: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多維】 -   2013-08-31
  備受各界高度關注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於11月召開,會議將確定以習近平李克強為首的新任政府未來5年甚至10年的執政方向。目前已明確會議將以全面深化改革等為重點。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會議強調「必須充分認識改革面臨的矛盾和困難,增強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勇氣,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有政情觀察人士對多維新聞表示,習近平此前已多次提及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顯示習近平對於自己任期內所要進行的各項改革已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說已經胸有成竹。


   
  各方利益盤根錯節改革難行

  自1993年11月11日舉行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後,三中全會基本都選在10月舉行,本次三中全會是20年來最晚的一次。若具體召開日期晚於1993年的11月11日,則其可能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最晚的一次。因此有外界猜測,中共高層內部可能在薄熙來事件上仍然有爭執,需要等完全達成對薄熙來處理的統一意見之後,才會召開三中全會。

  不過,上述觀察人士對多維新聞表示,習近平和李克強面臨更複雜的經濟局面,這可能與會議前的資料準備或調研情況匯總有關。自鄧小平時代起,中共每屆的三中全會幾乎都涉及改革內容,被視為十年一次的重大會議,是新一屆領導層對外宣布執政方向的關鍵窗口。十八大后的新班子被譽為「習李新政」,將醞釀著更為重要的改革方案,加上審薄、反腐等重大安排,今年會議有所推遲應不奇怪。

  實際上,在去年中共十八大習近平接過中共總書記一職后,首次出訪深圳時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后就曾強調,「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此外,今年的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亦強調,「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划、協同推進。要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

  習近平的這些講話呈現出柔中有剛,穩中求變的「習式風格」。該觀察人士表示,習近平先是效仿鄧小平在深圳說這些話,再又於兩會上講,此次又是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提出,表明了習近平將堅定不移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並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亦有分析指出,習近平提出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其實就是要打破各種利益集團對社會資源的壟斷,這種局面已經嚴重阻礙了改革的推進和普通百姓的上升通道。

  經過三十餘年的改革開放,今天的中國社會如同1989年前夕,再次面臨著腐敗問題嚴重、官僚主義盛行、貧富分化懸殊、官民矛盾尖銳,民眾對共產黨執政地位的不信任,因此從胡錦濤到習近平,都多次提到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中共有可能面臨「亡黨亡國」危險,甚至可以說,習近平所面臨的困境並不比1989年時輕鬆,而將要召開的三中全會無疑將成為習近平解決這些困境的一個突破口。

  扭轉地方部門利益坐大現狀

  「利益固化」首先表現在「國家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法律化」。一些重要的、亟須制定的法律起草不出來,還有一些法律在提請審議後分歧很大,一個重要原因是部門與部門之間爭審批權、許可權、處罰權,實質是爭本部門的利益。如果法律不再以公共決策方式來獲得,而僅是來自於少數部門、組織甚至於個人,那麼這樣的法律制度往往可能成為既得利益集團把其利益制度化的工具。

  其次,表現為「國家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個人化」。一些政府官員不僅支配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絕大部分實質性資源,而且主宰了制度安排的制度性資源,權力大小成了獲利多少的工具。當前官員貪污腐敗嚴重、收入分配不公、社會流動性固化、國有企業壟斷等現象都是與政府職能界定不清有關。因此,重新界定政府官員職能應該是黨的十八大后中國重大制度改革的難點。再其次,表現為「國家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公司化」。壟斷行業的高收入是民眾反響最大的少數人「利益固化」表現之一,也是一塊多年要解決而沒有「啃下」的硬骨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已經醞釀了很多年,之所以遲遲未推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制於壟斷行業的「利益藩籬」制衡。

  新領導層對改革的艱難甚至可能存在的反覆做好了準備。如李克強的表述,「改革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李克強亦提出「改革紅利論」,下一步的改革,不僅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調整利益預期。不僅要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同時要推進存量利益的優化,這樣可以更好地凝聚共識,減少改革的阻力。被部分人士解讀為「十八大后中南海向外界釋放的改革信息」。

  習近平初上任時,把深圳作為他第一個訪問的地區,曾引起人們對他很可能進行深入的政治體制改革的猜測和期望。如今,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際習近平再次提出「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顯示出習近平面對困難的勇氣,亦似乎驗證了多維新聞對其賦予「年輕版鄧小平」的期許,將引領中國紮實果敢地走向未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