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奧G20過招開鑼 中國首對動武敘利亞嚴重關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3-9-4 11: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習奧G20過招開鑼 中國首對動武敘利亞嚴重關切


2013-09-03 04:22:41   (張懷東 撰稿)

【多.維新聞】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9月1日確定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聲稱將尋求國會授權對敘利亞進行打擊。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9月2日對此表示嚴重關切。這是中國自8月23日以來對敘利亞問題的第八次表態,也是中國對美國涉敘行為的最嚴厲警告。鑒於中美已經就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達成共識,中國如何讓美國尊重中國的重大關切,恐將成為即將召開的G20會議的一大看點。

中國對待敘利亞危機迎面而上

2004年6月中國曾對日本決定在東海單方面進行海底資源調查表示嚴重關切;2010年9月,中日在釣魚島發生撞船事件,中國外交部使用了「嚴重關切」一詞;2009年美國對朝鮮進行地下核試驗表示嚴重關切;2012年3月中國對朝鮮計劃發射衛星表示「嚴重關切」。從中美使用「嚴重關切」的領域看,基本上是事關本國利益、與本國息息相關的領域和事件。

今年6月美國也曾認定敘利亞使用了化學武器,中國在6月14日和17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作出過回應,當時的外交辭令是支持聯合國公正調查;政治解決是敘利亞問題的唯一現實出路;希望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敘利亞危機進一步軍事化的行動。與目前中國外長王毅與德國、英國、阿盟溝通時的措辭基本一致。然而事件發展到9月2日,中國對美國威脅打擊敘利亞表示嚴重關切,意味著中國態度的升級,敘利亞局勢涉及中國利益,中國可能會採取措施對美國的行為進行狙擊。

1998年北約在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轟炸南聯盟,中國雖然強烈要求北約立即停止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但是在俄羅斯等國家進行斡旋南聯盟接受美國條件的情況下,中國只能在1998年6月的關於政治解決科索沃問題的決議上投了棄權票,以此表達對用強權壓迫南聯盟接受條件的抗議和不滿。

2001年,美國再次繞過聯合國安理會空襲伊拉克,中國外交部的措辭是「中國譴責美、英空襲伊拉克的行動,並對由此造成的無辜平民傷亡深表遺憾。中國一貫主張伊的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應得到尊重。美、英轟炸伊不利於國際社會為解決伊問題所作的努力。中國呼籲美、英立即停止在伊的軍事行動,為即將舉行的伊與聯合國秘書長的對話創造適宜的氣氛」。彼時中國只有呼籲和主張等口頭動作,沒有為自己不滿的行為採取行動。

2011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空襲利比亞,多國部隊的行為與聯合國第1973號決議授權的範圍有一定的分歧,但在決議的《保護平民》一節中有著明確而無可爭辯的「授權」字樣,讓這些行為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掩護」。中國在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中再次投了棄權票,對空襲行為不予置評。

而此次敘利亞危機發生后,當美國為攻擊敘利亞設置時間表,除了正常的「呼籲」,中國將美國的襲擊視為「嚴重關切」來彰顯自己的存在。除了在近日聯合國安理會的兩次磋商中否決議案。中國外長與德國、英國、法國、阿盟通話,習近平還將G20峰會上與執意跟隨美國打擊敘利亞的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會談,一改以往對待美國動武的無奈棄權,中國對敘利亞危機擺開迎面而上的架勢。

且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越來越彰顯自己並非俄羅斯的小夥伴。今年6月中旬,美國第一次確認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后,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致電習近平商討局勢。9月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在外交學院也表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俄羅斯和中國一致認為,美國有關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理由不足信。

與俄羅斯強調與中國有所溝通且立場一致不同,在美國動武前夕,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只是與俄羅斯副外長進行了溝通。中國外長王毅分別與英法德等國家外長溝通,卻並沒有與俄羅斯溝通。這表明,中國越來越注重利用自身的外交斡旋來達成外交目標,而非通過捆綁俄羅斯。

「嚴重關切」不單單是外交辭令,在外交話語體系中代表可能採取措施。中國將敘利亞危機列為嚴重關切的領域,與中日撞船、朝鮮發射衛星這樣的問題嚴重程度等同。這個中暗含的中國態度除與以往明顯不同外,和出手解決釣魚島危機、朝核危機類似,中國出手敘利亞問題將在意料之中。

敘利亞危機打磨中美尊重彼此新模式

習近平上任半年以來,對中國的外交已經做了整體布局。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發表文章定調習近平外交后,中共喉舌《人民日報》從8月22日起用論述國際問題的筆名「鐘聲」連發6篇文章來說明習近平的外交構想。《戰略性、全局性、創新性的外交開局》一文闡述中國外交的整體基調,《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亮明中國對於東海南海紛爭的態度,《讓中國夢惠及世界》表述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努力開創新型大國關係之路》、《以正確的義利觀指導對外合作》說的是如何處理中美關係以及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對外工作要加強統籌協調》強調了中國開展外交時要統一指揮。

在論述中國外交的整體基調時,《戰略性、全局性、創新性的外交開局》一文稱「新形勢下的中國外交,勇於擔當,積極作為。中國將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人類發展和進步以及解決全球性問題和挑戰等領域,履行自己應盡的國際義務」,「勇於擔當,積極作為」與鄧小平時代中國的韜光養晦指導思想形成鮮明對比,也決定了習近平時代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要有所行動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中國對中東問題早非韜光養晦。今年5月中國以同時邀請巴以領導人到訪、李克強先後出訪印巴的方式,表達了對於斡旋地區衝突的興趣。「嚴重關切」是習近平上台後中國首次嚴重表態敘利亞問題。可以預見,習近平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將在此次敘利亞動武風波中展露無遺。

G20峰會將於9月5日在俄羅斯召開,與G8峰會敘利亞問題帶領整個會議跑偏相同,G20也將成為敘利亞問題的決鬥場。除了傳統的奧巴馬、普京再次上演二人轉,習近平的參會將使得該議題出現新的焦點。中國提前釋放對襲擊敘利亞「嚴重關切」的信號,為習近平在G20峰會上展露頭角打下了輿論基礎。

《努力開創新型大國關係之路》一文認為,新型大國關係的核心內涵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中美作為當今世界兩個大國,必須客觀理性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堅持做合作夥伴。切實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求同存異,包容互鑒,共同進步。

美國將敘利亞問題視為自身事務,中國作為大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除了在經濟、軍事、網路攻擊等事關兩國切身利益的事務上開誠布公地溝通,中美必須磨合在處理諸如敘利亞、伊朗核問題、埃及問題等國際事務時與彼此合作。中國與美國如何在炙手可熱的敘利亞問題上過招,可能預示著中美兩國在溝通一系列國際問題的整體基調,為中美繼續合作巴以問題、伊核問題探索新模式。

(張懷東 撰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3: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