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態的人有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不共情。簡單地說,就是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在人際關係中,這種人顯然會到處碰壁。但是在某些特定領域,他們會表現得比常人更加優秀。當整個市場陷入極度恐慌,如果你跟市場共情,那麼,你的情緒也將是恐慌的。

由於大腦受損的緣故,他們不再受到情緒的干擾。而在這個特定的情境下,情緒的干擾對交易不利。
成為一個偉大的交易員,屹立在金融市場的風口浪尖,這是太多人的夢想。
遺憾的是,超過99%的人註定做不到。
還記得我在不久前的專欄《如何成為冠軍操盤手?》中寫到的嗎,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操盤手,很重要的一點是主動把自己的權利關進籠子。
通過籠子建立自己的結構,以應對沒有結構的市常這是行為層面的一個方法。那麼,再深入一點呢?
我們來看看一個有趣的實驗。
2005年,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與艾奧瓦大學的心理學家與神經經濟學家組成了一個聯合研究小組。他們設計了一個20輪的賭博遊戲,遊戲的規則很簡單——拋硬幣,如果你輸了,賠掉1美元;如果你贏了,獲得2.5美元。
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在這個遊戲中,參與者具備「概率優勢」。也就是說,最正確的策略就是每一輪都投錢。
好玩的地方來了。
研究小組選擇了三組人參加這個實驗。一組是正常人;一組是大腦中與情緒有關的區域(杏仁核)受過損傷的病人;一組是大腦中與情緒無關的其他區域受過損傷的病人。
結果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
隨著遊戲的進行,第一組和第三組的參與者,變得越來越保守,他們在遊戲的後期不再下注,以圖保住勝利果實。
而第二組的參與者則絲毫不為「勝利果實」所動,他們一路下注,最終贏得了比其他兩組多得多的錢。
發現了嗎?儘管只需要小學數學水平你就能發現正確的策略,但是正常人卻很難執行這個策略——他們被情緒拖了後腿。
如果把這個實驗視為一個交易員考核,那麼,顯然是第二組完勝。
由於大腦受損的緣故,他們不再受到情緒的干擾。而在這個特定的情境下,情緒的干擾對交易不利。所以他們相當於掙脫了枷鎖,一路向前。
事實上,在大部分情況下,情緒都是交易的敵人。
不過,如果你由此得出結論說,精神病人更適合做交易員。這個結論顯然過於武斷。但另一方面,你不得不承認,這個有趣的實驗其實值得我們深思。
事實上,英國科學家凱文-達頓對精神病態者作了長達30年的研究,他有一個精神病老爸,有一個精神病至交,他成為了全世界這個領域的權威。他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寫了一本書《為什麼瘋子比常人共容易成功》。
他的研究表明,精神病態的人有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不共情。
簡單地說,就是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在人際關係中,這種人顯然會到處碰壁。但是在某些特定領域,他們會表現得比常人更加優秀。
讓我們繼續以交易為例。當整個市場陷入極度恐慌,如果你跟市場共情,那麼,你的情緒也將是恐慌的。
而巴菲特說,這個時候其實應該是你貪婪的時候。
還記得他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末期是多少錢買入的高盛嗎?不妨問問自己,那個時候你敢買嗎?是什麼拖了你的後腿?
事實上,凱文的研究遠不止於交易層面。他發現,擁有某些精神病態特質的人,不但可能是一個更好的交易員,也更容易成為一個更好的CEO,一個更出色的律師或者警察等等。
當然,前提是一個合適的度。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精神病態就像陽光,暴晒可能會致癌,加速一個人的死亡。但是有規律地晒晒太陽,合理地接受日光照射,對健康和生活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他甚至總結了我們應該從精神病態者身上學習的七個要素,同時又不會走火入魔——無情、魅力、專註、堅毅、無畏、正念、行動。
不知道為什麼,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禪師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