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家長要知道的,學生認字多,不代表語文就學得好!(圖)

[複製鏈接]

5203

主題

5258

帖子

749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堅果兒 發表於 2013-8-27 1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堅果兒 於 2013-8-27 17:12 編輯

  

  老師們則認為,成績好壞與識字量無關,家長們沒必要刻意訓練

  今秋又有一批小學新生將邁入校園。上周中,教育部公布了《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第三條規定:一年級新生入學后,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不得拔高教學要求,不得加快教學進度。

  不過,現實情況是,相比10年前,重慶小學新生的識字量翻了10倍。對此,老師們是如何看待「零起點」教學規定的呢?

  現象

    小學新生平均識字500個

  開學后,新村同創國際小學的穆玲玲將再次教一年級的語文科目,而這已經是她從事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第14個年頭。穆玲玲介紹,我市大多數小學使用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半學期要求最多識字量400字,下半學期要求550字。

  但從她的教學經歷來看,尤其是近5年,班裡存在約1/3的新生家長提前到書店給孩子購買教材或借閱教材進行預先學習的現象。此外,幾乎每次重新教一年級,穆玲玲都能在新班級里發現個別識字量驚人的學生。

  在東和春天學校小學語文老師段美燕的印象中,2000年前後,小學新生班級的平均識字量大約50個字,現在幾乎翻了10倍,達到500字。

  觀點

    成績好壞與識字量無關

  儘管一年級新生識字量越來越大,但小學語文老師們覺得,這和學好語文沒必然聯繫,家長沒必要刻意訓練。

  「一二年級的教學目標是認生字,三四年級的教學目標是對文章段、篇的概括和表達。」穆玲玲表示,學生的識字優勢只能在一二年級中體現,但語文是一門需要學習多方面知識的科目,還應該加強對字詞發音、書寫以及文章理解的訓練。穆玲玲承認,部分識字量大的學生到高年級后成績依然出色,但原因不是提前認字了,而是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

  珊瑚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陳露也表示,在針對班級的日常語文教學中,她會從拼音、字詞等基礎知識逐一教起,對於個別基礎較好的學生,她會在基礎知識上加強衍生,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她也指出,學習是一件自主能動性很強的事情,與其在入學前刻意帶孩子上識字班,不妨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例如識菜譜、認廣告牌等。

  重慶市教科院小語語文教研員喬華分析,正是由於社會學前教育培訓班的增多,以及家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才有了從「零起點」開展一年級新生教學的意見稿。喬華建議,學習有規律分階段,超前學習不利於知識點的正確掌握,易引發厭學情緒。(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