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覺得他們是快樂的:祠堂里雜技團的孩子們!(組圖)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東莞南城銀豐路的路邊上,有一個不顯眼的乘涼小院,叫度香亭。往裡走,有一座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祠堂。一個百來平方米的地方,站著坐著跳著20多人,有的正在用細細尖尖的鐵竿將旋轉的鐵盤頂起來,有的正在和自己的搭檔練習平衡,有的用雙臂擎在垂直的鐵竿上擺著高難的動作,各種奇難技巧齊運用,使人眼花繚亂。雜技配上老祠堂,乍一走進來,還以為時空穿越,走入哪個古老年代的雜技練習場了。

  

  如今這裡是東莞市度香亭雜技藝術團的訓練場地。21歲的鬆鬆和15歲的露露是團里年紀比較大的演員,他們在練習比較難的雜技動作。雜技團里最小演員才7 歲,叫小熊。總共30多個團員分別來自安徽、貴州、湖北等地,男生比女生多點。他們一天的訓練從6點開始。清晨練習翻跟斗,上午9點至12點排練節目,下午3點半至5點半練習基本功,教導雜技的方老師說:「基本功里的倒立,從學會到熟練,大約需要一年,然後開始練節目,視難度也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才能學會。」學員每一天都會堅持練習。「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別人知道;三天不練,全世界知道。」方老師調侃著。

  

  雜技團住的地方就在離祠堂不遠的一棟白色的3層小樓里,團長住2樓,其他孩子男女分開住,每個房間里會住四五個人左右,房間里有電視和空調,還有指定的飯堂。其中一個小孩子笑著說:「有肉吃。」

  

  晚上,他們還要學習文化課程。主要學習語文、數學和英語。他們每周一可以休息,周四還有外教過來幫他們輔導英語。雖然英語沒有要求要達到什麼水平,但一些日常的用語還是要掌握的,方教練笑著說,「每個孩子都還有自己的英文名,你一問他們就會告訴你。」

  

  問到日復一日的訓練辛不辛苦時,露露微笑著予以了否認。「我來團六年了,就是因為喜歡才會選擇這條道路的,家裡也很支持,,所以並不會覺得辛苦。」13歲的小焦想了想,歪著頭說:「有點想家。」

  

  「孩子們有假期,可以回家看看。」雜技團的團長尹燕春今年67歲了,從2003年來莞至今已經10年了。「當時我們選擇東莞,是因為它市場好,有政策扶持文化產業。」雜技團參加了東莞市文化惠民千場文藝演出。

  

  據了解,一般雜技人員的職業壽命是40多歲,過後就要開始選擇另一種職業生存模式:教練、魔術師,或者不相關的。尹燕春說,學員學成之後,一般都會被送往更高更大的平台,比如一些更大的雜技團什麼的,其中有的人也會留下,成為雜技團的頂樑柱,年紀大了後轉型得很多。「如今願意學雜技的孩子越來越少了。」

  

  團員們正在苦練。

  

  團員們正在苦練。

  

  大的孩子給小的剪指甲,這裡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團員們正在苦練。

  

  一孩子刮傷了皮,大的孩子幫忙塗藥,長期的體育訓練,這點不算什麼。

  

  小的孩子剛開始訓練的時候,需要教練的幫助。

  

  下班了,孩子歡呼雀躍。

  

  古祠堂內,孩子們正在訓練。

  

  公園裡,踩車練習的團員吸引眾多小朋友觀看。

  

  孩子們練習翻跟斗,這裡的孩子個個身懷絕技。(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4: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