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中國的十強村看蘇南模式的優越性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23 06: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23 10:05 編輯

中國的十強村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6319.htm
1 華西村:
2 永聯村:
3 南山村:
4 沈泉庄村:
5 九星村:
6 東嶺村:
7 紅嘴村:
8 航民村:
9 西王村:
10 三房巷村:
11 康博村:
十強村 - 華西村:

  天下第一村——江蘇無錫市江陰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A股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國第一家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稱其為「中國農村第一股」。2004年,華西村人均工資收入12.26萬元。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華西人的收入是全國農民的41.76倍、城鎮居民的13.01倍。2005年,全村實現銷售超300億元,每戶村民的存款最低100萬元。2009年,華西村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由200個在華西村最富有的村民,每人出資1000萬建設的「華西增地空中新農村大樓」設計高度達328米、74層的大樓,預計於2011年建村50周年時投入使用。另外,一座高度為650米左右的華西中國龍大廈也將在華西村建村60周年時建造完成。

十強村 - 永聯村:

  華夏第一鋼村——永聯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永聯村目前所轄面積10.5平方公里,擁有77個村民小組,村民10400人。2010年,村工業銷售收入285億元,利稅16億元,村民人均收入21586元,村辦企業永鋼集團總資產達160億元,擁有500萬噸鋼和500萬噸材的年產能力,名列全國冶金百強企業第29位,全村總資產達40億元,綜合經濟實力跨入全國行政村三甲行列。2011年1到7月份鍊鋼250萬噸,軋鋼262萬噸,銷售收入212億元,利稅10.38億元。「十二五」期間永鋼和永聯村所有建設項目總投資90億元,到2013年永鋼將躋身為鍊鋼和軋鋼產能各1000萬噸的綜合型冶金企業,年銷售收入達700億元,利稅50億。

  近年來,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百佳生態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等30多項省和國家級榮譽稱號。

十強村 - 南山村:

  1981年的山東省龍口市南山村,只有260戶,800口人,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窮山村。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南山村靠5000元辦起了工副業,邁出了創業第一步。而後滾動發展,陸續上了精紡、熱電廠、鋁業、釀酒、輕合金、旅遊、電子軟體、農科園等項目,形成了多產並舉的繁榮局面,並先後兼并了周邊11個村,實現了由先富到同富的飛躍。如今,南山村總資產175億元,年銷售收入126億元,進入中國大型企業500強,村民人均年收入15000元,家家住進了統一建設的別墅小樓。南山村在加快發展共同富裕的同時,不忘增加持續、健康發展的後勁。先後投資20億元,建起了從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中專到大學一整套發達的教育體系,實現了「三教統籌、五級相連、整體推進、全面發展」的教育框架,這對提高南山村村民的素質和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並且為社會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南山時,曾留下了「具有戰略眼光」的評價。

  長江村:長江村位於夏港鎮東,與江陰市區接壤,全村總面積6.5平方公里,總人口4445人,1167戶,27個村民小組。該村經濟實力雄厚,村民生活富足安康,村莊整潔美麗,是江陰市新農村建設的典型。2006年全村工商業總產值達128億元,開票銷售達到108.38億元,在全部改製為股份制企業后,集團公司現有凈資產28億元,自有流動資金36億元,可用資金超過2億元。2006年該村農民人均收入(不包括原長江村村民今年年終資產性分紅和紅卡股金分紅)達14500多元。所屬企業江蘇新長江集團,下轄12家重點骨幹企業,利潤達4.8億元,上繳國地兩稅2.005億元。村委出資1000多萬元,成立新長江集團慈善基金會,幫助困難地區學生及給弱勢群體送溫暖。

十強村 - 沈泉庄村:

  沈泉庄村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羅庄區羅庄街道辦事處,是省級文明村,現有400戶居民, 1600人,200畝耕地。該村由羅庄街道辦事處的一個窮村一躍成為全區的富裕村,村集體資產從無到有,現已達到30多億元。沈泉庄村兩個文明建設飛速發展,已達到農村城市化、農民工人化、農業產業化、工業現代化、貿易國際化的五化標準。沈泉庄村擁有36家工業企業,其中兩家上市公司、5家合資企業,總資產一百多億元。形成了熱電、電鋁、鋼鐵、焦化、油脂化工、陶瓷、肉類製品、木材經銷及其加工、進出口貿易等13大主導產業,形成煤-電-鋁、煤-焦-氣、煤-氣-牆地磚、電-熱-木、電-熱-大豆加工等五條高附加值新生產業鏈,產品遠銷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村屬華盛江泉集團已連續四年躋身全國500強企業之列。2002年,該村實現銷售收入26.9億元,實現利稅2.5億元,人均收入8700元。2005年沈泉庄江泉工業園實現銷售收入112.6億元,上繳綜合稅金過4億元,出口創匯8268萬美元,完成進出口貿易總額1.16億美元,全村人均純收入已達1.1萬元。

十強村 - 九星村:

  九星村——上海第一村。該村連續兩年在上海市特色億元村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05年,該村實現凈利潤18035萬元,上繳國家稅收8502萬元,可支配收入達3.3億元。這個村的3757名村民,人均年分配收入3.5萬元,在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之外,還實現了人人有股份,從村民變成股民。戴著「中國十大名村」、「華東最大市場村」等眾多桂冠,在全國十大傑出「村官」的駕馭下,九星村12年間已培育出500多位千萬富翁,演繹著新農村運動中上海版「村強民富」的時代樣板。

十強村 - 東嶺村:

  陝西省第一村,是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陳倉鎮的一個行政村,全村現有187戶、763口人,佔地面積0.35平方公里。19年來,東嶺村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得到了又好又快發展,成為全省聞名的富裕村,陝西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從2000年開始,東嶺集團以年40%的增長速度迅猛發展,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95.8億元,2006年提高到122億元,2007年實現150億元,今後5年將要向500億元的目標奮鬥。

十強村 - 紅嘴村:

  吉林省四平市紅嘴村的前身是四平市郊一個貧窮落後的生產小隊,改革開放后抓住機遇,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建起小翻砂廠,邁出了村辦工業的第一步。1984年成立農工商聯合公司,年年有工業項目,上一個成一個,到 1991年,成為全國第一個產值超億元的生產小隊,被國家計委、農業部確認為「全國第一村民小組」。紅嘴從一個普通的生產小隊,發展成為四平市第一工業大戶、利稅大戶,全省發展農村經濟的排頭兵,全國著名的鄉鎮企業集團,率先完成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3家,總資產60億元,每年加工轉化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牛奶等農產品110萬噸。

十強村 - 航民村: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航民村現佔地2平方公里,有339戶、1055人。1979年12月,航民人以僅有的6萬元集體積累資金,在萬分艱苦的環境下,購買國營印染廠淘汰的舊設備,買了12口大水缸作染缸,創辦了第一個村辦企業——蕭山漂染廠,開始了艱苦創業的歷程。航民人把85%的稅後利潤用於擴大再生產,採取母雞下蛋的辦法,大廠帶小廠,老廠帶新廠。隨著印染規模的擴大,先後辦起染料廠,紡絲廠,熱電廠,成為全國知名的以印染為主,織布、染料、熱電配套發展的印染基地。航民集團公司現有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21家,擁有總資產30多億元,職工1.2萬人。

十強村 - 西王村:

  山東省鄒平縣韓店鎮西王村,是一個有160戶、610口人的小村。20多年前村黨支部書記王勇將個人價值20萬元的一個麵粉廠他無償捐獻給集體,帶領大家共同富裕。西王集團主要生產葡萄糖和澱粉,一年銷售收入50多億元,2005年12月,西王糖業控股公司在香港證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西王村現在其擁有7家大型企業,全村總資產130億,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典範。

十強村 - 三房巷村:

  三房巷村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城東周庄鎮,澄楊公路橫穿東西,世紀大道貫通南北,全村共有38個自然村,村域面積7.85平方公里,總人口10064人。2005年,該村的工業總產值達到143億元,完成開票銷售收入138億元,自營出口3.58億美元,實現利潤5.52億元,上交利稅7.45億元,人均收入12045元。

十強村 - 康博村:

  常熟市古里鎮康博村位於古里鎮東,距常熟市區18公里,東鄰上海70公里,北依204國道。全村區域面積2.8平方公里,擁有耕地2700畝,總人口1646人,415戶。康博村先後榮獲中國十佳小康村、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衛生村、江蘇省村鎮文明住宅小區示範點、蘇州市先鋒村、蘇州市農村現代化建設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在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村黨總支書記高德康的帶領下,康博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積極推進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康博人走上了富民強村的發展道路,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把康博苑建成天藍地綠生態美,民富村強共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1999年以來,康博村黨總支、村委會累計投入上億元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科學規劃建設現代化農村示範村——康博苑,高標準建成326幢漂亮、寬敞的現代化庭院式別墅。苑內環境優美,水電、液化氣、有線電視、通訊、物業管理等設施配套完善。2006年全村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07億元,利稅13億元,村級可用財力超10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0800多元,全村勞動就業率達98%以上,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2%,農村合作醫療參入率達100%。

註: 全國十強村,蘇南地區佔四席,無錫,蘇州各兩席。可見蘇南模式的力量。而且無錫華西村,蘇州永聯村佔據了第一,第二名。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23 22: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3-8-24 00:30 編輯

35年,創出「最窮村」到「首富村」的經濟奇迹
永聯村是蘇州市的首富村,然而它曾經卻是張家港市的最窮村。
永聯村是1970年在長江灘上圍墾建成的,因為窮,這裡的村支書都當不長。1978年,吳棟材受上級指派,來到這裡擔任第五任黨支部書記。
現在不論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利稅都位列全國第二,而公平程度超過華西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8-24 03:33 | 只看該作者
2011年02月11日 18:08 江陰市園林旅遊局

  

  周庄鎮三房巷村

  

  周庄鎮三房巷村

  

  周庄鎮三房巷村

  

  周庄鎮三房巷村

  都市鄉村別樣紅 幸福和諧三房巷

  如果說,「鄉村」和「都市」這兩種迥然不同的「身份」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那麼,聞名遐邇的鄉村都市——周庄鎮三房巷村會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穿行在三房巷村,農民別墅區、「華夏第一書場」三房巷書場、獨具江南古典特色的茶樓等一個個亮麗的景象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如今的三房巷村已形成了工、農、副、商全面發展的綜合性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2010年度實現銷售收入205億元,利稅9億元。

  漫步在三房巷村農民別墅區,這裡被江陰市列為全市12個旅遊景點之一。看398幢歐式別墅沿河而建,只見村內白牆紅瓦雕欄,清水縱橫迴環,小橋流水似畫,花木添陰增綠,鳥語花香似錦,綠化面積超過小區的60%。早在10年前,三房巷村便正式啟動了新農村建設,按照「構建花園式現代化新農村」的目標,投資1.8億元高起點、高標準全面啟動中心村建設,把全村劃分為工業小區、生活小區、商業小區、農田生產集中區。

  在三房巷工業集中區,一座座標準廠房排列有序地向遠處延伸,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再往南,是三房巷村的新集中居住點。2002年三房巷在併入鄰近5個村后,實行一村一制、一村一策,新併入的村民在薪酬和福利上與老村民一視同仁。新建的周南花苑處處洋溢著時代的氣息,豐富的建築色彩、大氣的個性街面、完善的配套設施,所有的一切都讓人以為自己來到了城市中的商業街。

  如今的三房巷村不僅環境優美,和諧幸福成為村民的最大感受。從1995年起,村裡著手構建和完善村民衣食住行醫等各項保障體系,免費為村民接通長江自來水,村民實行糧、油、煤氣免費供給制,提高村民和職工醫療補貼,提高老年人養老金標準。

  鄉村都市在周庄,精神物質雙小康,崇文重教人財旺,首推江陰三房巷!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4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3-8-25 22:14 | 只看該作者
蘇南四強,的確很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3: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