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名雙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利用地名字面意義進行修辭,請看以下宋人詩例:
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蘇軾《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北往長思聞喜縣,南來怕入買愁村。(胡銓《貶朱崖行臨高道中買愁村馬上口占》)
鑽天嶺上已飛魂,判命坡前更駭聞。(范成大《判命坡》)
歸舟曾被此灘留,說著招賢夢亦愁。(楊萬里《過招賢渡》)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文天祥《過零丁洋》)

詩人巧妙地把地名的字面義與自己的心境相配合,抒發出好惡哀樂:喜歡山、惶恐灘、聞喜縣、買愁村、判命坡、招賢渡、零丁洋這些地名成為詩人即景抒情的媒介或素材。《三國演義》中鳳雛先生龐統死於落鳳坡下,這也許是作者的附會,但這個地名與鳳雛之死如此合拍,著實使讀者唏噓一番了。
蘇軾把「小孤山」與「澎浪磯」這兩個地名擬人化,把它們寫成「小姑」與「彭郎」——一對新婚夫婦:「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題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巧妙地利用地名雙關來「告誡」舟中的客商:「看到小孤山如此美麗迷人,你們可不要胡思亂想啦!告訴幾位:小姑在前年就已經嫁給彭郎了!」讀這樣的詩,真會引得讀者解頤一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9: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