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白露養生 要護陽養陰防秋燥

[複製鏈接]

1032

主題

1451

帖子

268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6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閃閃 發表於 2013-9-4 1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諺語說:「過了白露節,夜寒日里熱」。白露前後,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氣候已涼,打赤膊容易著涼。與此同時,氣候的燥熱使人的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甚至會起皮脫屑,頭髮枯而沒有光澤,或口鼻咽燥得冒火。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白露養生的注意事項:

薄衣禦寒有講究 秋凍不凍頭腹足
白露以後,氣溫日趨下降,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天氣時冷時熱,「秋八月,亂穿衣」的現象非常突出。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講究秋凍的原因是,秋冬之後,天氣變涼,人的毛孔要閉合起來防著涼,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開放,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
我國很早以前就有「薄衣禦寒」養生法,明確指出「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也就是說秋天不要太快地添加衣服。這樣,就避免了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陰津傷耗、陽氣外泄,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守的養生需要。所以秋凍要凍得合理、凍得適時、凍得健康。
秋凍要有度 《黃帝內經》指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又說「從之則苛疾不起,逆之則災害生」。古人並不籠統地主張天熱了還要「捂」,天冷了還要「凍」。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當天氣驟然變冷時,適當添加衣物還是必要的;否則,不但不能預防疾病,反而會招災惹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