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震撼人心!那些蘇聯解體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影像(圖)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八一九事件,又稱蘇聯政變、八月政變,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蘇聯政府內部一些官員企圖廢除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並取得對蘇聯的控制,然最終未遂的一場政變。政變領導人包括蘇聯的副總統、總理、國防部長、內政部長、克格勃局長、蘇聯國防理事會副主席等,均為蘇聯共產黨內的強硬派成員。他們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計劃太過激進,並認為他正商議簽訂的新聯盟條約將中央權力過大地分散給與了眾共和國政府。此次政變在短短三天內便瓦解,戈爾巴喬夫其後恢復權力。此事件本為挽救蘇聯的離心運動,但最終效果則是粉碎了戈爾巴喬夫對蘇聯可在鬆散體制下維持一體的希望,並實際上加速了蘇聯解體。

  


  

  


  


  
8月18日。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福羅斯」別墅中一切通訊聯絡被切斷。


  


  8 月18日16時32分切斷了戈爾巴喬夫「福羅斯」別墅中的一切通訊聯絡。蘇共中央委員會委員奧列格·巴克拉諾夫、奧列格·舍寧、瓦列里·博爾金、瓦連京· 瓦連尼科夫與戈爾巴喬夫會面,並通告,不得簽署聯盟條約,同時建議他辭職。深夜,蘇聯副總統根納季·亞納耶夫簽署了由他本人全權行使總統權利的法令,並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縮寫ГКЧП。

  


  

  


  


  
8月19日。電視從早晨6時開始播放《天鵝湖》。


  


  8 月19日早晨5時20分,蘇聯國家電視和廣播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克拉夫琴科接到指示:「象在黨和國家重要人物的安葬日一樣工作」。6時,播音員宣讀了亞納耶夫和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接著電視屏幕上開始播放芭蕾舞劇《天鵝湖》。此時,鮑里斯·葉利欽、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伊萬·西拉耶夫、根納季· 布爾布里斯、謝爾蓋·沙赫萊齊聚阿爾漢格爾斯克一幢別墅中起草宣言《告俄羅斯公民書》,並將其傳真給外國新聞機構和《莫斯科回聲》廣播電台。早晨9時,葉利欽動身返回莫斯科。

  


  

  


  


  
8月19日,晨。馬術廣場上的坦克。


  


  按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軍隊開進莫斯科。上午11時,在馬術廣場開始出現支持葉利欽的群眾集會,聚集的人群向白宮進發。

  


  

  


  


  
8月19日,晨。白宮旁的坦克。


  


  遊行人群包圍坦克,並勸說軍人轉向葉利欽一方。

  


  

  


  


  
8月19日,中午。白宮旁的集會。


  


  葉利欽在坦克炮塔上演講,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為非法的法令。

  


  

  


  


  
莫斯科市民向軍人送食物。


  


  遵照列別德將軍的命令佔據在白宮旁的圖拉空降師的坦克。

  


  

  


  


  
8月19日,晨。列寧格勒的群眾集會。


  


  8月19日在列寧格勒馬林斯基廣場出現支持葉利欽的群眾集會。

  


  

  


  


  
8月19日,下午。列寧格勒。阿納托利·索布恰克在群眾集會上。


  


  列寧格勒市長阿納托利·索布恰克在群眾集會上發表反對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講話,而後,列寧格勒電視台宣讀了葉利欽的法令。

  


  

  


  


  
8月19日,傍晚,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新聞發布會。


  


  亞歷山大·提茲雅科夫、瓦西里·斯塔羅杜布采夫、鮑里斯·普戈、根納季·亞納耶夫、奧列格·巴克拉諾夫(照片中從左至右)出席緊急狀態委員會新聞發布會。一位女記者提問:「你們對今晚的革命怎麼看?」亞納耶夫的手在顫抖。

  


  

  


  


  8月20日,12時整。白宮旁的群眾集會。中午,在白宮旁的集會上聚集數萬人。

  


  

  


  


  
8月20日,列寧格勒,皇宮廣場。


  


  8月20日列寧格勒反對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集會在繼續。

  


  

  


  


  
8月20日,白宮。軍人轉向葉利欽一方。


  


  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計劃要強攻白宮。亞歷山大·列別德將軍轉向鮑里斯·葉利欽一方——傍晚時列別德身著便裝來到白宮並通告了即將到來的猛攻。

  


  

  


  


  
8月20日,23時左右。新阿爾巴特街地下通道,軍隊正向白宮推進。


  


  戰車車隊衝破新阿爾巴特街上的路障向白宮行進。

  


  

  


  


  
從8月20日夜到21日。新阿爾巴特街上的衝突造成三人死亡。


  


  在花園環路和新阿爾巴特地區軍人與遊行人群發生衝突,三人遇難——他們是伊利亞·克利切夫斯基,公共建築設計合作社建築師;德米特里·科馬利,參加過阿富汗戰爭,裝載機司機;弗拉基米爾·烏索夫,合資企業「ICOM」經濟師,海軍少將的兒子。

  


  

  


  


  
8月21日,1時30分。白宮旁的街壘。


  


  1時30分,阻退第一次對白宮的進攻,坦克向新阿爾巴特街方向後撤。

  


  

  


  


  8月21日,夜。與軍械車輛碰撞起火的公共汽車。在離白宮不遠處三輛步戰車和構築街壘的公共汽車起火燃燒。凌晨3時,軍隊決定撤出莫斯科。

  


  

  


  


  
從8月20日夜到21日。葉利欽身處白宮。


  


  葉利欽拒絕了亞歷山大·科爾扎科夫提出的到美國大使館中躲避的建議,決定進入白宮的地下掩體。

  


  

  


  


  
8月22日。戈爾巴喬夫從「福羅斯」別墅歸來。


  


  亞歷山大·魯茨科伊與伊萬·西拉耶夫前往「福羅斯」接戈爾巴喬夫,於8月22日返回。

  


  

  


  


  8月22日。白宮前的群眾集會。鮑里斯·葉利欽向集會者祝賀民主的勝利。

  


  

  


  


  
8月22日。白宮旁的勝利集會。


  


  亞歷山大·魯茨科伊在集會上發表講話,並宣布逮捕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

  


  

  


  


  8月22日。三色旗被認定為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РСФСР)國旗。巨大的俄羅斯國旗展開在紅場和克拉斯諾普列斯年斯基河岸街上。

  


  

  


  


  
8月22日夜到23日。捷爾任斯基紀念塑像被拆除。


  


  盧比楊卡廣場上曾先後擔任契卡主席和國家政治保衛局(ГПУ)主席是費利克斯·捷爾任斯基紀念雕像,根據莫斯科市委會的決定被拆除。

  


  

  


  


  8月23日。葉利欽簽署命令解散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共產黨。

  鮑里斯·葉利欽和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在與國會議員會見之前。

  


  

  


  


  8月23日。試圖衝擊克格勃大樓。數百名莫斯科市民試圖銷毀克格勃檔案行動失敗。

  


  

  


  


  
8月24日。悼念集會。


  


  參加集會的人手捧8月21日衝突中的死者肖像,德米特里·科馬利(22歲);伊利亞·克利切夫斯基(28歲);弗拉基米爾·烏索夫(37歲)。

0

主題

102

帖子

748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87
沙發
小皮狗 發表於 2013-8-21 00:54 | 只看該作者
值得深思和收藏的珍貴歷史記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