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孩子為什麼活的那麼累?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3-8-21 1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羅家德

這文章算是寫在畢業季后的感慨,也因此可以是對畢業生的寄語。但在「史上就業最困難的畢業季」里,這呢喃倒是有點不合時宜,畢竟還有好多同學從畢業前的幾個月到畢業后的今天,還沒找到工作,不要他們心慌,似乎有點像是在說風涼話。

但是,教書幾年下來,卻覺得今天的學生中,很大比例的人沒用正確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我的學生中不乏人出國前就陷在恐荒狀態,而出國的理由中看不到自己的興趣與志向,只是要和別人拚比芝加哥、MIT、哈佛、史坦佛,更不乏人就業前也陷在恐慌中,因為朋友進了德勤,我就要去麥肯錫,而且總有學長告訴他們一堆「密訣」如何找到外商企管顧問的工作,別人是如何進的了麥肯錫。最糟糕的經驗是,學生找教職,卻沒用心在研究上,每天緊張兮兮的,為了安他的心,老師帶著寫論文、趕發表,出錢讓他到處參加學術會議認識人,謀個臉熟,好不容易終於有了好消息,才訝異地發覺,學生還是不能安心,因為他又有了更好學校當求職目標,又去慌忙了。這時我才警覺到雖然不是全部,卻有不小比例的學生來學校混學歷、混資歷、混論文、混長長的履歷表,沒搞清楚自己的志趣,沒學到實力,卻恐慌地混過這關又混下一關,不但要混的過關,還要混得比別人好。

我們的孩子們不再仰望星空,卻只看腳前,還要盯著別人的腳,時時刻刻就怕別人比我快了一步。

時下,人們對成功的崇拜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成功甚至成了一門學問,關於成功的著述汗牛充棟。在任何一個演講主題為成功的場合,都人頭竄動,群情熱烈,很不幸地,傳授的往往是短線致富,快速成名,公關忽悠的一套技術,而不是沈潛積累、厚積薄發的持續成功之道。求短線,求速成,問術不求道造就了這個社會越來越多的人不求實力但求虛名,不經營信任關係,卻熱衷搞關係、玩公關。

媒體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不良作用。媒體也不惜忽悠讀者、抄短線製造吸引眼球的亮點,所以製造了很多成功傳奇,比如中國首富黃光裕、打工皇帝唐駿。當他們的聲名如日中天時,媒體不失時機地送上讚歌和賀辭,給他們成功的外表上更增添了一層光環。媒體在努力地挖掘和放大,失去了應該有的中立的立場,電影、小說也都在鼓吹短線成功,塑造「高富帥」崇拜,它們可以忽略瑕疵,眾口一詞地將完美、無與倫比這樣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評價加諸一個人身上,訴說著不真實的故事,使得我們的孩子更加追求短、拚、快的成功,而不能務實與務本。



追求成功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不假思索、盲目跟風地希望步成功者的後塵,就變得危險。其實成功只是個人自我追尋而能自我實現的喜悅,但我們卻將其豐富的內涵進行窄化、物質化、名利化,什麼是成功呢?許多人不約而同地以為儘可能快的速度獲得名利就是成功,身份顯赫的人、出人頭地的人就是成功人士。

我們的孩子怎麼了?為什麼每個人都活的如此恐荒?救救我們的孩子吧,我們有太多的孩子都活在這種生存狀態中,只是清華、北大的孩子特別突出吧了,因為他們被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幸運的,二十歲時候是最領先者,所以他們想在三十歲時還是勝利者,四十歲時還是勝利者…。這個過程其實九成九的人都敗下陣來,有人不能面對現實,精神錯亂,有人怨天尤人,有人鬱鬱寡歡,有人一蹶不振,少數一路過關斬將成功的人,終於登上巔峰,卻拔劍四顧心茫茫,不曉得還有什麼好拚比的,而人生才過到四十多,往後一看還有四十年好活,作什麼?辛辛苦苦競爭了半輩子,收獲的卻是中年危機。

五十歲了,再回頭一看,那個支邊不見蹤跡的同學成了政治領袖,那個默默啃書的同學成了名牌學者,那個滿腦不切實際的成了一代大師,那些追著自己感覺走的成了各業名家,那些由著自己興趣作事的成了社會導師。一路上「拚比」不上的人反而後來居上了,而且越活越有勁。太多的孩子們一生都活在別人的期待裏,活在與人的比拚中,最後還是落後了,而且再也追不上了。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活的這麼累?為什麼不能享受人生每一階段的風景,看看周圍的花草,望望無垠的星空,才能看到自己的本心。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們總是只看著腳前,還要看著別人的腳前,天天恐慌著別人的腳步快了一步,結果呢?在眾人的腳步中,完全失去了方向。



所以我總是會和自己認識的學生說「在漫長的人生中,很多今天的想望,為之死為之活的奮鬥目標,回頭一看會不禁哈哈大笑,大笑自己曾經的愚蠢、曾經的我執太深。很多今天的奮鬥得到了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卻是上帝賜予的拼圖,東一塊西一塊的,不太明白,但到了四、五十歲時,才發覺這些拼圖拼出了自己美麗的人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