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位CFO母親給兒子的信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3-8-23 0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兒子:

  這個寒假你和你的同學們去四大實習,有些開心,也有些擔心。開心的是四大神秘光環、小資情調,擔心的是不懂工作怎麼做。其實,不值得開心也不值得擔心,且讓我給你講一些實在的事兒和理。

  一、關於專業

  四大給客戶兜售的是審計報告(或諮詢報告),你可以在巨潮資訊網隨便點擊某家上市公司公告的年度審計報告,打開來看看審計報告的構成:註冊會計師簽發的審計意見正文、企業財務報表、報表附註。這些格式性文件,多閱讀幾份,就有感性認識了。

  構成審計報告的那些格式性文件中,針對不同企業的具體文字表述、數據不一樣,這就需要會計師們圍繞生產具體「審計報告」這個產品而實施審計工作,把審計過程記錄下來就形成了工作底稿,基本每家中介機構都依照審計準則設計有自己的審計工作底稿模板,會計師做的就是從客戶帳套中提取數據、複製粘貼、填制底稿模板、再複印相關書面資料。審計工作底稿模板也大同小異,程序表、審定表、明細表、計算表、函證表、盤點表……,把客戶原本系統整體的企業財經信息進行分解、碎片化、按審計準則規定的審計程序進行重新表達,審計就這麼低級。審計準則所規定的那些審計程序是否合理,實務界一直存在質疑,但你們作為實習生,必須那樣做,因為你們只有先適應現實才能生存。

  你們就些小童孩兒,作為審計作業流水線上某一環節的操作工,在會計師的指導下,填填審計工作底稿,實屬低級。我所著急的是你們洋洋自得工作底稿做得漂亮,卻沒有社會經濟運行常識,沒有企業營運經驗,沒有系統的財經專業邏輯思維:不曉得企業為何買?怎樣開動機器將紙上畫的圖變成現實的物?為何又賣?企業怎樣賺回錢?利潤與錢有何區別?即便虧損為何仍不中止經營?錢是怎麼流轉的?……所以,我先給你補上企業財經這一課。

  (一)企業經濟運行與會計

  投資者看到市場商機,投入貨幣資金或實物資產、技術研發、專業人員等,收購或設立企業。市場開發捕捉到外部的需求,技術部針對特定的市場需求進行研發、試製、定型,生產部將技術規範轉化成生產規範,計劃部將生產需求的設備、材料、人工等下達採購計劃,採購部完成採購任務,人財物俱備、生產完成,產品投放市場,銷售回款。這個過程循環周轉,企業的主營業務就這樣形成了。

  在這個主營業務循環周轉中,既有實物也有貨幣,實物與貨幣相互轉化。有來源也有應用,來源與應用有時間差。某一時點可供支配的貨幣充足、實物有效,來源大於應用,企業就能良性運轉。推動企業運轉的是某一時段是否控制了足夠的資源唯我所用,而不是數字元號層面上的利潤。企業怎樣始終良性運轉,便產生了財務管理問題。

  企業活動不過經營、投資、籌資三大塊。投資是先期拿出資金、後期獲得收益分配或套現時的資金凈流入;經營具有長期性、經常性、穩定性、周轉性;而籌資是為投資、經營服務,以合適的財務資金成本撬動起更大的經營利潤、投資收益。經營賺取的是現時性,投資、籌資賺取的是未來,企業也可以將預期的投資籌資收益進行貼現,即資本運作——實業與資本的滲透、長期與短期的結合。

  經濟業務都有原因有結果,表現在會計科目就是借貸對應關係。每一個會計科目都有借有貸,表示都有來源、有去向,業務終結時相應會計科目餘額為0,把每一個會計科目的借、貸、余關係在一張表格中表達出來,就是會計賬戶。請具體學習《企業會計準則》。

  再從全社會來看,企業、勞動力、勞動力與企業之間,可以賣什麼?需要買什麼?有能力賣多少?有本錢買多少?向誰賣(客戶)?向誰買(供應商)?買的成本怎樣最實惠?賣的收益怎樣最大?買賣雙方怎樣遵守共同的規則,長期理性共贏?個體處在哪個環節?這就是一個放大了的供應鏈關係,一個仿生的商業生態鏈關係。對全社會大供應鏈的研究、把控是經濟學家、政治家的事……。我們都不希望你也做神馬會計師,你的本科段專業是金融,今後若有能力呢,去哈佛、麻省理工這樣的世界名校念念博,沒能力呢,打打小工,我都沒有意見。不管怎樣,貨真價實的經濟學家,是我們對你的期望,不是要你今後擠身權貴層,而是要服務於普羅大眾,為平民代言,我們都來自社會最底層,深知社會的不公和底層人的艱難。

  (二)權責發生制下的利潤

  企業無論對內、對外的活動,就是一系列的契約過程。依契約和法律,應該主張的權利、應該承擔的義務,不管是否即時收取/支付了貨幣、是否貼現,只要未來依約依法能夠兌現、只要是擁有權屬的資產、須結算的債務,都要體現出來,這就是權責發生制。資產、負債、權益、收入、成本、費用一系列會計要素,都按權責發生制認定,會計妖魔化、數據化、紙上黃金,應權責發生制而生。

  收入減去成本即利潤,只是一個數據,沒有實物形態,看不見、抓不住,好像空氣。從會計借貸因果關係來看,收入、成本費用是引起企業資產、負債發生變動的原因,利潤須通過資產負債的變化來體現。(收入-成本)>0,導致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收入-成本)<0,導致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若當期可控制且結構合理的資產大於當期須結算的負債的時候,企業就成功了,某一時期的利潤大小倒無足輕重。假如一單銷售合同,會計上體現利潤1000元,但人家客戶卻賴賬無理由拒付,這時企業雖擁有債權、卻沒有其他可控制的資產、還要支付採購款和生產成本等,這樣的利潤不如沒有。很多緊密或鬆散型集團企業,龐然大物一般,單體或合併都是實質性虧損,為何還要繼續經營?其中的奧妙就在這裡,造起大架勢,謀的不是某一期間的利潤,而是足夠可控制的、結構合理的、預期可兌現的資產,可展期的債務,以及資產權利與債務義務的時間差,即佔用其他供方資源為我所用。只有利潤分配或待到企業清算后,利潤才從數據層面轉化成可觸摸的、現實的物。

  企業營運根本目的是整合產業鏈,打造資金鏈,是價值最大化而不是利潤最大化。當來源於營業活動的資金凈流入持續性超過外部融資時,經營才是成功的。權責發生制下的利潤,不過一個會計術語。口頭上講的利潤,實際上是指現金凈流入。

  可嘆太多的偽會計師、太多淺薄的審計,在客戶面前糾纏於會計分錄對不對,審計底稿作了、審計報告出了,卻缺乏實質性的專業邏輯判斷,看不明白企業的資金流轉,貽笑大方。這種對財經的洞察力,需要實務的深度、專業的高度,作為未來的經濟學家,你會慢慢成長、練就的。

  (三)靜態的會計與動態的業務

  低層次的會計工作,局限於見單記賬、見票付款,與業務基本脫節,業務也只有資金進出時才和會計發生必要的關係,這種狀況下的財務報表,自欺欺人。業務營運本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會計借貸分錄對應的卻是一個靜態的節點。如何從動態的業務鏈中抽取關鍵節點,將N個靜態的節點邏輯性地組織、加工、集成,以系統性的再現業務動態過程,即靜態的會計數據與動態的業務鏈如何相依相隨,財務功力之高下就體現在這點。

  會計記賬,記的不是賬,而是業務。不是空做會計分錄,而是對原始經濟業務按規則進行反映。因此原始憑證必須合規、合法、充分、詳實、不違背現實常識,原始憑證之間存在自然內在邏輯關係,相互之間可以推敲印證。運用會計科目,將原始憑證加工成會計憑證、登記賬戶時,一定要逐日逐筆序時連續,內容摘要中關於原始業務的主關鍵字一個不少,切莫語義籠統含混帶過,否則事後給賬簿查詢留下不便。會計記賬不是自己當時看得明白,而是其他人要看得明白、今後也要看得明白,明白的還不是一個數據,而是經濟業務的本來面貌、經濟事件的逆向追蹤溯源。會計記賬的最高成果,是為新的經濟業務提供導航。

  很多企業不乏卧虎藏龍的最牛會計師,而做財務負責人的往往專業很弱、非專業方面的水平很高,因此在客戶單位時注意發現那些牛人,趁機請他們傳授一些財經專業真功夫。學校里你是很牛的學生,對實務的領悟力,深信你也一樣得心應手,牛牛牛!

  二、關於客戶

  當你玩轉了企業財經,你會發現審計很低級,當你也能擬審計報告的時候,你會發現從客戶單位獲取審計業務約定書比審計報告本身更有價值、更有成就感、更有樂趣。註冊會計師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是能獲取多少業務訂單賺了多少鈔票,而不是能擬多少份審計報告。四大獲得業務訂單的秘籍,恐怕你們永遠學不到,建議你也別學,抓緊實務機會向客戶中的牛人學懂企業財經之道,你便不枉實習。我們希望你不要急功近利,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先打造實力,待到自己學到真經了,將來黃金白銀大大的有哦。

  三、關於社會

  象牙塔里,同學們都青春浪漫,教授們都學識淵博,你們被傳授的都是美好而高遠的理想、聖人儒家君子之道,卻哪知:

  現實社會號稱師長、領導的很多,表現得也人模人樣,但世間原本存在一類人,其進化不完全、人格分裂、行為***,駭人聽聞。沒有定律如何鑒別人之好壞,我的簡單方法是:不要聽其如何說,而是要看其如何做。深懷感恩、敬畏之心,遇事圓通有底線,男人陽光能擔當,女人慈愛善良,一般差不到哪兒。

  打著朋友幌子的也太多,實質是損友、或企圖利用擺布他人。有情義、有利益、有規則之人,才可為友。只談情義不食人間煙火的,是偽君子。只談利益不顧及情義和規則的,是亡命徒,更要切切遠離。

  世上那些成功之人,並非有才有德,而是他們有手段、有資源。很多人很失敗,是因為遇人不淑。良師益友,是人生最大財富,與人尊重、有禮、合作,是上上策。

  我以一個年長會計師說給你的這些話,也許不全對,不是要你遵照執行,而是你要有自己的思考力。願你的實習開心有收穫。

作者網名:思茅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沙發
籽棠 發表於 2013-8-23 10:58 | 只看該作者
這哪是信啊,忒深奧了,簡直一調研報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