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官方重拳打擊網路謠言 近期數網路名人因造謠落網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3-8-26 1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3年08月26日

   綜合報道,在網上一手製造傳播「中石化非洲牛郎門」等謠言的犯罪嫌疑人傅學勝日前被刑拘。據悉,公安部近期集中打擊網路有組織製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秦火火」、 「立二拆四」、周祿寶、傅學勝等網路名人相繼因涉造謠傳謠、敲詐勒索落網。評論指,某些網路名人將掌握的網路資源轉化為網路暴力,性質十分惡劣,必須堅決懲治。

  不久前,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舉辦的「網路名人社會責任論壇」上,網路名人達成共識,提出全國網際網路從業人員、網路名人和廣大網民,都應堅守「七條底線」,營造健康向上的網路環境,積極傳播正能量。

  與此同時,公安部根據廣大人民群眾舉報的線索,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打擊網路有組織製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

  中石化「牛郎門」炮製者被刑事拘留

  隨著公安機關集中打擊網路有組織製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不斷深入,為泄憤報復、誹謗他人,在網上一手製造傳播「情婦舉報副區長、公安分局長」、「中石化非洲牛郎門」等謠言的犯罪嫌疑人傅學勝日前被上海市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查明,今年5月,上海市某室內設計裝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黃某意外死亡。傅學勝與黃某因經濟糾紛素有積怨,一直耿耿於懷,伺機進行報復。傅在網上搜索並迅速「鎖定」黃某公司所在地某副區長、公安分局長為攻擊目標,像導演大片一樣,編造了所謂《「情婦」舉報副區長、公安分局長》帖文發布到網上,稱其「貪污受賄20多億、擁有60多處房產、包養10多名情婦,並殺害企業家黃某」。該謠言迅速被境內外網站、微博大量轉載、評論,網民點擊量逾千萬次,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警方還查明,轟動一時的中石化「非洲牛郎門」事件也是傅學勝精心策劃、惡意編造的謠言。2012年12月底,傅學勝因參與中石化某項目招標失利心懷不滿,為泄憤報復,把矛頭對準了中石化。他花數天時間炮製並在網上發布《俄羅斯艷女門續集:中石化再曝非洲牛郎門》的造謠誹謗網帖,稱「中標的公司利用『非洲牛郎』對中石化負責招標工作的一名女處長實施性賄賂,才得以中標並獲利40萬美金」。為達到「轟動效應」,傅還專門花數千元雇傭了網路水軍進行轉載頂貼、惡意炒作。該網帖迅速成為網路熱帖,三天內百度搜索相關信息達11萬餘條,嚴重損害企業形象,尤其對當事人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據上海警方介紹,當前網路謠言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有組織的網路水軍、網路推手、網路公關公司通過發帖、刪帖、炒作、造謠,製造社會熱點,藉機謀取經濟利益;二是因個人問題編造謠言,打擊報復、發泄私憤;三是一些微博「大V」為了博取眼球、賺取粉絲,不辨是非甚至捏造不實信息;四是假借「網路維權反腐」編造謠言並惡意傳播。

  多名網路名人因造謠傳謠落網

  傅學勝被抓並非第一位網路名人因造謠傳謠落網,在此之前,北京警方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根據群眾舉報,依法立案偵查,一舉打掉一個在網際網路蓄意製造傳播謠言、惡意侵害他人名譽,非法攫取經濟利益的網路推手公司——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爾瑪公司」),抓獲秦志暉(網名「秦火火」)、楊秀宇(網名「立二拆四」)及公司其他4名成員。

  警方在調查中發現,為提高網路知名度和影響力,非法牟取更多利益,秦、楊等人先後策劃、製造了一系列網路熱點事件,吸引粉絲,使自己迅速成為網路名人。如「7.23」動車事故發生后,故意編造、散布中國政府花2億元天價賠償外籍旅客的謠言,2個小時就被轉發1.2萬次,挑動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編造雷鋒生活奢侈情節,污稱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國家製造的;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編造了一些地方公務員被要求必須向紅十字會捐款的謠言,惡意攻擊中國的慈善救援制度;捏造全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擁有日本國籍;並將著名軍事專家、資深媒體記者、社會名人和一些普通群眾作為攻擊對象,無中生有編造故事,惡意造謠抹黑中傷。

  繼秦火火之後,「網路反腐維權鬥士」、「網路知名爆料人」周祿寶,近日被蘇州警方抓獲。因涉嫌敲詐勒索和編造虛假恐怖信息,周祿寶被崑山檢察院批准逮捕。

  經警方偵查發現,周祿寶的慣用伎倆就是尋找搜集相關地方、單位的「軟肋」,以在網上發布或揚言發布負面帖文、揭露對方隱私為由實施敲詐勒索,直至拿人錢財。此後他便『替人消災』,為對方進行所謂「正面宣傳」。

  周祿寶的惡意負面炒作,不僅為自己謀得了錢財,還賺取了名聲。據警方介紹,周祿寶的微博粉絲量曾一度高達110萬,成為「網路紅人」。為賺取名人效應,周祿寶長期在網際網路上自封為時事評論人、知名寫手、網路名人、專欄作家和網路維權鬥士。自2012年以來,周祿寶以「反腐、平冤」為名,在網際網路共發布攻擊、詆毀15個省(區、市)相關單位人員的帖文1.5萬餘篇(條)。

  打擊網路謠言須健全懲戒機制

  隨著案情陸續披露,人們發現,在「秦火火」們炮製謠言興風作浪的過程中,一些網路大V成了他們「借船出海」的捷徑,擴大了不實信息的負面影響。

  據統計,目前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中,10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1.9萬個,百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3300個,千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200個。網際網路時代,話語權意味著社會責任,關注度意味著社會公信,不可不善待慎用。尤其是網路大V們擁躉甚眾、輻射面甚廣,一言一行可以影響更多的人。因此,大V更應履行社會責任,珍惜社會聲譽,傳播真信息,發出「好聲音」,用好手中的話語權,不辜負網民的信任。

  對此,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指出,網上和線下活動要將維護法律法規、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利益、公民合法權益、社會公共秩序、道德風尚和信息真實性作為底線,網路名人社會責任論壇上達成的「七條底線」共識,反映了網民的共同心聲,也是保障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清除謠言等公害,要求網路大V們自覺堅守底線,在遵守法律、弘揚美德、倡導誠信、尊重他人等方面樹立榜樣,也需要廣大網民多些主見、少些盲從,多些理性、少些衝動,堅決抵制謠言傳播,盡好每一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

  新華社對此亦發表評論文章,評論稱,這些事件反映出當前網路上出現了一批 「黑惡勢力」。特別是某些網路名人,將自己掌握的網路資源轉化為網路暴力,有組織、有計劃地大肆攻擊抹黑單位和個人,毒化網路環境,遮擋公眾視線,擾亂社會人心,非法謀取利益,性質十分惡劣,必須予以堅決懲治,使之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央視評論則指出,無論是從維護國家基本法制秩序與社會基礎道德倫理,還是營造公正公平的網路商業環境來說,凈化網路環境、建立健全網路謠言防範與懲戒機制勢在必行。當人們期待網路如空氣般存在時,又怎能容忍如PM2.5般的網路謠言?

  此外,還有媒體呼籲,「秦火火」的歸案,想必會給網路造謠者敲響警鐘。如果有關部門能夠藉此東風繼續鐵腕出擊,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懲治措施,通過更為嚴格的日常管理使這些造謠傳謠者有所顧忌、不敢胡作非為,或許才是凈化網路風氣的長久之策。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