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車統治世界的十大原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8-18 2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注意,寶貝!


    如果有人不明白德國為什麼是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只要看看德國汽車業的表現就明白了。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寶馬(BMW)、奧迪(Audi)和保時捷(Porsche)等德系品牌的旗幟這幾年的銷量節節攀升,而且預計2013年還會有更好的業績。

    從邏輯上講,德系車本來不應該這樣繁榮的。如今全球大多數消費者的錢袋都比較緊張,更何況德國人還是以高端的價格賣高端車型。而且油價近年來一直高得嚇人,德國車雖然動輒搭載V6和V8發動機,但依然能繼續盈利。另外,儘管一般消費者越來越青睞小型車,但高端德國豪車總是不愁銷路——當然,它們還是一水的黑色,車裡的豪華配置甚至比阿聯酋航空公司(Emirates)的頭等艙還要豪華。

    邏輯問題就先談到這裡。在今年的頭5個月里,寶馬的全球銷量上升了6.4%,保時捷上升了13%,奧迪的銷量更是上升了14%。

    德國人是如何創造這個奇迹的?你可能會說,他們很聰明,工作努力,而且得到了老天的眷顧。不過除此之外,德國還有10個獨特的優勢。

1. 深厚的歷史積澱


    德國人卡爾•本茨(賓士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譯註)在19世紀70年代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內燃發動機,然後又在1987年給它安了個車身,世界第一台汽車就這樣誕生了。和賓士相比,其他德國汽車廠商要年輕得多。比如寶馬公司1928年才開始生產汽車。不過所有德國汽車廠商都投資了數十億歐元推廣他們的汽車文化遺產。在斯圖加特、慕尼黑和因戈爾斯塔特等地都建有大量的汽車博物館。德國廠商敬畏自己的汽車,而消費者也尊重德國汽車。

2.賽車制勝


    沒有一個國家擁有像德國這樣深厚的賽車傳統——甚至就連義大利也比不上。早在上世紀30年代,號稱「銀箭」的汽車聯盟和賓士公司的賽車就被人津津樂道;胡安•范吉奧、斯特林•莫斯和邁克爾•舒馬赫等汽車史上赫赫有名的賽車手都是德國人。德國還有著名的紐伯林賽道,這條傳奇賽道圍繞著一個中世紀城堡修建而成,被車手戲稱為「綠色地獄」。就連德國人的車禍都是令人難忘的。在1955年的勒芒賽上,一輛梅賽德斯300SLR賽車失控衝進人群,83名觀眾不幸身亡。德國人的賽車遺產沒辦法用價格來衡量,但沒有人會懷疑它的價值。

3. 高速公路無限速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公路沒有限速,其中就包括總長度將近8,000英里長的德國高速公路。由於城市地區、交通堵塞、道路施工等因素,大多數路段的車流速度在72英里/小時以下。德國汽車廠商基本上都遵守君子協定,把汽車的設計速度限制在155英里/小時(約255公里/小時),不過在某些情況下,設計速度上限達190英里/小時也是有可能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汽車的設計速度超越了德國車。
4. 強勢品牌


    德國人深知,要打造強勢品牌,就要對品牌清晰度、品牌長期承諾性、品牌血統純正度和品牌相關性同等重視。雖然梅賽德斯賓士的規模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在不斷收縮,而且它也做出過一些錯誤的決策(比如還有人記得幾年前賓士曾經推出一款叫做C230的三門掀背車嗎?),但絕對不會有人把賓士的汽車和別的汽車混淆。保時捷也是如此,雖然它既做SUV也做轎車。德國車的四大品牌都排在全球最佳品牌榜的前列,沒有一個國家能出其右。

5.技術為王


    在一個崇尚科技和技術的國家,工程師享有崇高的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德國車企里到處都是博士。德國人在研發上不惜成本。除了德國人之外,還有誰會把原始但有效的柴油發動機(當然也是德國人發明的)放在乘用車裡呢?這種對原則的踐行也引起了消費者的共鳴。

6.適銷對路


    正如《經濟學家》(Economist )所說的那樣。「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德國人生產的東西,正是經濟上升期國家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中國和美國就是例子。今年五月,奧迪在中國的銷量飆升了44.2%,寶馬的銷量也猛增31.5%。在美國,這兩家公司的增長速度也要快於總體市場。要找出另一個在中美兩國發展都很好的品牌,也就只有別克(Buick)了。
7.刻意的狂妄


    除了梅塞德斯之外,還有誰敢用「要麼最好,要麼什麼都不是」(The best or nothing)來做廣告詞呢?能與之比肩的只有寶馬那句歷史悠久的廣告語「終級駕駛機器」(ultimate driving machine)。雖然這番豪言壯語並不總能兌現,但它們宣示了德國廠商的信心,他們自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汽車可以與自己的產品相媲美。就像蘇黎世的一張報紙幾年前寫的那樣,汽車對德國的重要性堪比秘密銀行賬戶對瑞士的重要性。
8.炫富利器


    有的時候,人們購買某件東西,看重的不是它的實用性,為這個東西花多少錢才是重點——比如有人花350萬美元只為與股神巴菲特吃一頓飯。德國車還沒有到那個地步,但是也快了。比如2013款四驅渦輪增壓的保時捷 911跑車售價高達137,500美元,要想把保時捷車標鑲到中控台還要另加330美元。買德國車的人經常愛報怨這種事,好讓別人知道他是多麼有錢。
9.獨有,再獨有


    史托克俱樂部(Stork Club)發明了一個「俱樂部中的俱樂部」的點子。這個俱樂部會給明星大腕專門開一個房間,好讓他們躲開粉絲的圍追堵截。如果你覺得一輛4.7萬美元的寶馬5系不夠顯示身價?花90,695美元來一台特殊配置的5系如何?賓士的「黑色系列」(Black Series)把這種手法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在賓士AMG的基礎上對性能進行了升級,外觀、內飾和座椅均採用特殊設計,整車重量更輕了,但同時這樣一款C級轎跑的價格也飆升到了12.5萬美元左右。
10.對手不爭氣


    的確,還有誰能與這四家德國廠商爭鋒呢?雷克薩斯(Lexus)的質量和服務也許更勝一籌,但它缺乏霸氣,也缺乏歷史傳統,因此只能居於二流地位。凱迪拉克(Cadillac)憑藉高性能的V系列車型幾乎已經達到了高端車的國際標準,但是它必須在這個水平上再保持幾十年,人們才會真正拿它當回事。至於法拉利(Ferrari),儘管名頭甚大,但它只是保時捷的一個小競爭者,因為保時捷的銷量是它的20倍以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5: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