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冬野:請不要再猜測真實的「董小姐」

[複製鏈接]

5766

主題

5826

帖子

809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鬧木鬧木 發表於 2013-8-16 1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個學圖書出版發行專業的胖子愛上了民謠,開始像所有文藝青年一樣彈琴唱歌。但一首平靜的《董小姐》意外被一個緋聞纏身的「快男」唱紅。宋冬野也意外成名。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作為一個短頭髮的胖子,宋冬野現在需在很多場合眯著眼睛彈唱起這首《董小姐》。這個夏天,「快男」的選手左立的演唱,讓這首舒緩的民謠迅速且意外的走紅了。

  「大概是因為大家能從這首歌中想到自己的故事。」宋冬野解釋。作為原唱和原作者的宋冬野也多次解釋了外界一直感興趣的「董小姐」到底是誰。他多次說,「她只是一個朋友」。「不是很專業的攝影師」的董小姐最初只是給宋冬野等民謠音樂人拍照,宋冬野去要照片,走在鼓樓的夜裡,「聊了一聊」。宋冬野覺得這女孩挺有故事,去年5月,寫下了這首歌。

  而截至目前,知道「董小姐」真實身份的人不超過五個。「保護她是因為很多無聊的人會在網上猜測她的身份,甚至編造一些關於我和她的故事,其中不乏有很多很噁心、很傷人的言論,我不想讓她聽到看到這些,這些會非常傷害她。」宋冬野說。

  愛上民謠

  今年夏天,曾經只是小眾民謠藝人的宋冬野收到的不只是來自大眾的讚譽。

  不光是近期被網友質疑《董小姐》抄襲韓國歌手審勝勛的《打開收音機》。自從《董小姐》走紅后,豆瓣網最知名的對搖滾圈爆料的小組「我們代表月亮消滅居心不良的樂手」里,網友們開始炮轟宋冬野本人是「約炮之王」等。這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宋冬野確實紅了。

  「所有我看到過的,關於我的負面言論和不雅事件,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憑空捏造。」宋冬野在自己的豆瓣音樂人頁面上回應,但也「並不忽視我自己的問題」。這個1987年出生的北京青年說自己「是個不成熟的人,甚至是個幼稚和偏激的人」。

  事實上,去年宋冬野得以簽約摩登天空唱片公司也正是因為《董小姐》這首歌被後者看中。之前他也投過簡歷到摩登天空,做企宣,但被拒了。去年5月,宋冬野花了兩天一宿的時間創作了《董小姐》,然後放到了豆瓣上,隨後開始在小範圍內走紅。去年下半年,宋冬野已經有過全國百站巡演。但那時,他還不能完全靠音樂為生。

  和絕大部分民謠音樂人一樣,宋冬野之前並非全職專註於音樂。去年3月底,宋冬野的奶奶去世,他辭掉了手中的圖書市場營銷工作,度過了幾個月啃饅頭、吃鹹菜的低谷期。8月的一天下午,摩登天空的人打電話來叫宋冬野去聊一聊。已經不抱什麼希望的宋冬野剛接起電話時甚至以為又是一個騙子。

  2006年還在大學里讀圖書出版發行專業的宋冬野喜歡上了民謠,並開始試著自己寫歌。他在很多個場合都提到自己的偶像是民謠歌手萬曉利。最初他只是在中關村圖書大廈看見一張封套很好看的CD,「當時也不知道他是誰」就買了。這張由十三月廠牌發行的萬曉利的《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光是其中一首《陀螺》就讓宋冬野連續聽了七個小時。

  宋冬野如今回憶起,覺得自己剛開始寫歌,也有那種「小清新」的感覺。直到2010年 11月,宋冬野獨立製作了一張個人專輯《雪泥鴻爪》,只做了200張,賣出去100張,送出去100張。那個時候他白天上班,晚上在酒吧演出。次年夏天,他加入了「麻油葉」,一個民間的音樂組織和獨立廠牌。

  「那是自己做著玩的,當時什麼都不懂,自以為是。」宋冬野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安和橋北》應該是我個人的第一張正式專輯,製作也很專業和精細。」

   除了董小姐還有安河橋

  但即將發行的首張專輯《安河橋北》並沒有以走紅的《董小姐》作為噱頭。事實上,「安河橋」才是經常出現在宋冬野作品里的符號。甚至在《董小姐》中,他也近乎固執地引用了這個意向去讚美「董小姐」「就像安河橋下清澈的水」。

  新專輯的封套上印著一位瘦弱的婦女抱著一個嬰兒,背景是一座村莊。這是宋冬野和他奶奶早期的合影,封套上醒目地打上了「獻給張先諾先生」,這是他對自己祖母的敬稱。

  《安河橋北》主題其實和溫婉的「董小姐」相去甚遠,宋冬野似乎希望告訴人們他創作的遠不止兒女情長和小清新,而是關註記憶里故鄉的變遷、當下社會現實以及自己身邊的生活。新專輯《安河橋北》3分多鐘的黑白預告片,鏡頭都對準了拆遷的標語。「每個故鄉被拆遷的人也都應該是同一種感受吧。」宋冬野對說,雖然仍住在北京,但真正意義上的故鄉如今已不復存在。

  宋冬野出生在北京安河橋的一個老舊院子中,那裡被他形容為「常年漏雨,冬涼夏暖」,他三歲時全家人搬出去,到了三環內。幾年之後,奶奶張先諾實在不喜歡城市的喧鬧,又一個人搬回了安河橋的舊居,宋冬野每個周末都從城裡回到奶奶家居祝

  16歲時,宋冬野想買一把吉他,但父母強烈反對。他跑到安河橋,溺愛他的奶奶掏出148塊錢給他買下了那把琴。「我們這麼大的孩子,一開始學吉他都是為了小姑娘。」宋冬野如今笑稱。

  其實,從最開始做音樂,宋冬野就一直想寫一首關於安河橋的歌,「可總是覺得不管用什麼語言、什麼旋律,都說不清我對安和橋的感情,更表達不出我對奶奶的感情。」他說。

  直到2011年的一天,宋冬野和朋友開車出去玩,正好路過安河橋,車沒有減速。宋冬野從車窗中看著外面的風景和新建的地鐵站迅速飄過,「儘管物是人非,但那座橋還是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就像我的奶奶和我的青春期一樣。」

  他找出鉛筆和本子,寫下了「讓我再看你一遍,從南到北,像是被五環路蒙住了雙眼」。現在,他用這首《安河橋》為新專輯命了名。曾經只是個村莊的安河橋,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擁擠的地鐵站。他在歌中描寫了他記憶中的故鄉、奶奶以及自己的青春。

   「現在很知足」

  宋冬野的現實生活「確實忙了很多」:上電視節目,參加音樂節,為8月底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安河橋北》做準備,以及接下來的全國百站巡演。

  相比於成名作《董小姐》,「如果論感情的話肯定是安河橋更多些。」宋冬野對說。

  其實,除了《董小姐》這首他自稱只是「很普通的」的歌之外,宋冬野還有諸如《莉莉安》《水果店的老闆娘》《悲了傷的老王》等,但這些歌並沒有紅。他也承認,正是通過「快男」的平台,讓大眾的知道了他自己以及民謠這種音樂類型。

  《董小姐》最初成名於豆瓣。但如今,它被廣泛傳播之後,文藝青年們不高興了,開始被豆瓣網友炮轟。「喜歡獨立音樂的人,他們是不聽流行音樂的,他們有優越感。但一旦這些歌曲被大眾所認同,他們就覺得不是好東西了。」宋冬野如此解釋。

  自己的歌走紅之後,到底能帶來多少的經濟收入,宋冬野並不知道。他如今還是習慣於外出坐地鐵,有急事時才打車,「該怎麼過,還怎麼過」。最近,他還有點倒霉,自己的摩托車丟了。

  事實上,在被「快男」意外拉入大眾視野之前,宋冬野已經被圈內的音樂前輩賞識。去年11月,老狼還出現在了宋冬野民謠生日會上獻唱歌曲。而一直被宋冬野視為偶像的萬曉利也默默注意著他。有一次看完萬曉利的演出,宋冬野看著萬曉利在舞台下給樂迷簽名,自己根本不好意思過去。萬曉利卻走了過來,說「哎,你是宋冬野吧,一塊兒吃飯吧。」

  飯桌上,萬曉利遞過來一把吉他,讓宋冬野唱起那首《董小姐》。唱完之後,萬曉利甚至還掏出了10塊錢,以表「讚許」。

  「現在已經可以靠做音樂滿足基本的生活了,這個其實很難做到,這也是我的夢想,現在實現了很知足。」宋冬野說。(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