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聲音,不如「好故事」(圖)

[複製鏈接]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3-8-13 1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二季的《中國好聲音》雖然收視率依然笑傲群雄,破4也輕而易舉,基本上算是將內地選秀老派「品牌」——芒果台的快男打得驚惶。但這並不意味著在以聲音為名的戰場上,前者又贏了多少,音樂品質甚至比第一季更加浮誇,在盲選結束之後,類似去年的驚艷之聲大大銳減。事實證明,「好聲音」的成功是暗度陳倉,不是音樂品質的成功,而是在講故事上的狡猾取勝。這一檔節目的生命線,不在唱歌,而在唱歌結束后說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競爭對手快男堅持直播,在今天的時局下簡直是自殺。海選上尚可靠剪輯和原生態的個性表演贏得觀眾的新鮮感,似乎找回當年看超女快男的感覺,可一旦進入全國總決選的直播舞台,快男稚嫩的颱風,有明顯缺陷的唱功就慘白地暴露在觀眾面前。評委饒是口吐蓮花也是於事無補。由於廣電總局嚴格的時間控制,沒有一個選手有機會鋪陳自己的「故事」,全部都是斷裂的、匆忙的印象。而好聲音在第二季則明顯將選手的「故事性」抬到更高的地位,超過選手的唱功,這種企圖是超過第一季的。

  首先,為了增加戲劇性,通過後期剪輯,大大壓縮「空轉」選手,給觀眾製造了好聲音舞台以傳奇居多的假象。哈薩克族歌手塔斯肯的第一次「空轉」,也是一次狡黠的先抑后揚安排。這裡閑筆一道,塔斯肯的妻子是央視工作人員,在最後一場盲選比賽之前,妻子和家人的微博已經非常高調地預告了英雄的歸來。

  其次,刻意的角色安排。我們知道一部好的劇集,比如美劇,角色的定位和分工是非常科學的。在一部人物眾多,關注平民生活的美劇中一定會出現以下角色:宅男、同性戀者、黑人、少數族裔、疾病患者、胖妞等等。而我們的「好聲音」舞台也達到了美劇的戲劇效果。以下角色百發百中,無一例外:追夢的單身父親、好基友、性別模糊的年輕人、辣媽、搖滾浪子、胖妞、少數民族、堅強的疾病患者等,每一個角色的特徵都在演唱之前和之後的講述中強化給觀眾,試圖將「人物」的命運與演唱融合在一起。

  最後,評委生硬地發問,就是為了讓全國觀眾知道:他(她)身上發生了什麼?去年好聲音四位評委承擔主要發問功能的是庾澄慶,多年的主持人經驗讓他很會從現場真實存在的細節中尋找機會,今年換成了主旋律搖滾歌手汪峰,他的發問就顯得太生硬和刻意了。比如直接說,我聽了這首歌,覺得它裡面一定在講什麼故事,你能告訴我嗎?或者,你現在是不是單身?當然還有始終不肯放棄的問題,你有什麼夢想?雖然汪峰在自己的微博上「辯解」,認為這個時代可悲之處就是談夢想太少。果然很文青,汪峰顯然不明白一個道理:在商業電視節目中大談夢想,最直接的作用不是促成夢想成功,而是在競爭中「圈住」更多的觀眾。

  現在幾乎不是一個秘密了,很多人也知道諸如「好聲音」這樣的歌唱類節目,幕後班底都會成立一個類似於編劇班的團隊,他們隨時觀察選手,隨時與選手聊天,從一些不善言辭的選手中掏出可以放大和渲染的細節,最終成為可以在舞台上被強調的「夢想」。當然有時候也有出小紕漏的時候,笑點就是,你是怎麼走上這個舞台來的?哦,我是飛到上海,然後坐公共汽車,然後步行十分鐘就到了。嗯,還是有點好笑的。(文/錢德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