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紀武:「留學運動」與文化自信——從韓亞空難說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3-8-12 2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08-07 16:32 作者:紀武  

由於中國的規模與國際影響力,一個文化上自信的中國會迅速成為其他國家「留學運動」的目的地。只要中國在一二十年內能保持穩定持續的發展,我們能很快看到這一天的到來。但由於現階段政治精英與社會精英文化自信的不足,仍存在出現「自毀長城」式改革的危險。如何排除中國穩定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是有識之士需要思考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的「留學運動」正在向低齡化和盲目化發展,凸顯出中國的社會身份授予機制缺乏「文化自信」的痼疾。

7月6日,韓亞航空公司所屬的一架波音777飛機在舊金山機場失事,兩名中國女生不幸遇難,她們來自浙江江山中學,前往洛杉磯西谷基督教學校(West Valley Christian School) 參加一個夏令營。客機上共有141名中國乘客,其中半數是來自浙江江山和山西太原等地赴美參加夏令營的中學學生和帶隊教師。

這所在中國一夜成名的洛杉磯西谷基督教學校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該校建於1978年,由於生源急劇下降,2011年6月該校高中部關閉,目前該校只提供從幼兒園到初中八年級的教育,現有學生28名,教師4名。這在中國,也就是一個村裡的教學點的規模。中國學生花費幾萬塊錢,卻是去這樣的學校去作所謂「交流」,跟之前媒體爆出的自掏腰包去美國「帶薪實習」,卻實際上是在麥當勞刷盤子,真是有的一拼了。

在美國,將中國中學生辦到美國上學和遊學的中介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正在哥倫比亞大學訪問的法學教授陳柏峰向筆者舉例描繪了這個驚人的市場。就在兩個月前,一位華人拉他入伙干中介。這位華人認識新澤西一個高中的校長,他對陳柏峰說,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公司,只要能在國內聯繫到學生,就可開展中介業務。這位華人辦兩種中介業務,一種是將國內學生辦過來讀高中,學生需要向他交3萬塊錢中介費,但耗費的成本實際上不足3000元,其中包括幫學生交一份學生簽證表的費用(100美元左右),以及在客戶較多的情況下飛往中國宣傳講解的費用。學生的機票費、到美國后的學費、生活費都由自己負責。這種業務的唯一障礙就是美國大使館有可能拒簽,而且不同省份人的拒簽率還不一樣,比如說,歷史上有偷渡傳統的福建人的拒簽率就比較高。但辦第二種業務——暑期遊學,這種障礙就小得多,因為只需要辦個旅遊簽證就可以了,拒簽率非常低。中介只要會幾句英語,跟美國中學的外聯機構搭上線,就能在國內賺錢,每個學生可以收到1.2-1.5萬元,真可謂無本萬利。

中介之所以能牟取暴利,無非是因為中國家長們好忽悠。信息不對稱的因素固然存在,一般中國家長對於如何送孩子出國留學或遊學的途徑缺乏了解,但更重要的還是心理上對「外國」的崇拜,彷彿孩子出國轉一圈,就沾了「外國」的仙氣,從此就與眾不同了。但這絕不僅僅是一種個人心理,而是一種社會氛圍。在這樣的社會氛圍里,即便是常識原本健全的,也往往作出從眾行為。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5: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