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抱怨還是感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8-5 2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人曾統計了人類漫漫幾千年來最富有的75個人,包括伊麗莎白一世、李嘉誠、埃及法老、比爾·蓋茨等,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巧合,有約佔20%的14個人居然出生於同一個國家的同一個年代,就是1831年到1840年間的美國,他們中包括洛克菲勒、卡耐基和JP摩根等。原因很簡單,19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是美國經濟變革最大的時代,華爾街繁榮、鐵路興建、製造業發展,如果此時處於年富力強的30多歲,自然能抓住最好的機遇。如果晚生10年,會錯過機會;而如果早生10年,此時步入40多歲,思維會開始老化,鬥志會開始消失。

    美國人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曾研究過IT行業的類似例子,發現美國IT行業的領軍人物們的出生時間異常接近,都是在1953年到1955年間:

    熟悉IT的資深人士知道,1975年是個人計算機發展的元年,上面說的這些人此時都只有20歲出頭,正興緻勃勃沒日沒夜地寫程序、裝配、學習。所有比他們早生5到10年的人,要不趕上越戰,要不就是已經成家立業,不會花幾百美元買台微機來研究,更不會去闖入陌生的IT行業創業了。

    有人曾問我,如果讓我在中國歷史上選個年代,願意活什麼時候。我說什麼年代也不去,就選現在。這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全民第一次可以不依靠血統、背景或戰功,通過和平手段,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獲得財富,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從去年的前十大富豪背景來看,除一位是繼承財富的「富二代」外,其餘大都是平民出身,依靠自己的努力發家的第一代富豪。

    這30年中國高速發展的邏輯基本是兩條:國際化和城市化。這樣的過程不是每代人都有幸經歷的,中國社會總有成熟的一天,不可能永遠持續高速發展下去。比如歐美,現在發展已經成熟,人民富裕,但創造夢想,改變命運的機會已不再像中國那麼多。

    中國股市建立20餘年,一直有人抱怨其中存在的問題,我相信很多情況屬實。但有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美國證券交易始於1792年,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卻成立於140多年後,美國股市經歷過世上最嚴重的投機與操縱。而中國股市成立於1990年,監管機構隨後於1992年成立。一個成立20年的股市是無法和成立200多年的股市一樣完善的,而其中的一些不完善,也客觀造就了股改之類的賺錢機會。所以辯論制度之合理完善,是學者的事情。我認識的在股市取得成功的人,都很認真地研究市場規律,這些規律對投資來說沒有對錯之分,掌握了就能賺錢。作為投資者,你的主要任務不是去辯論對錯,而是要麼適應這個市場,要麼離開這個市場,帶著情感去投資是很難成功的。

    如果想賺錢,請停止抱怨,感恩上天的眷顧,讓我們生在這個年代,去積極尋找機會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