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奇松
美國有個戰俘博物館
在美國喬治亞洲的安得森維爾,有一座「安得森維爾國家歷史遺址公園」,它是美國國家公園體系中惟一一處紀念美國戰俘的場所,1998年,美國在該遺址公園上修建了戰俘博物館,常年開放,供遊客參觀。
這個博物館的所在地原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軍隊建立的戰俘營,是南軍虐待北方戰俘的歷史見證。內戰時期,南方軍隊用多種殘酷手段對待被俘的同族兄弟。在這座戰俘營存在的14個月中,先後有4。5萬名北軍戰俘被關押在此。南軍對戰俘實施各種虐待。不給戰俘飯吃、不給水喝,拳打腳踢戰俘,是尋常之事。該監獄的衛生條件非常糟糕,導致疾病流行。戰俘在此罹病得不到醫治,因此而死去。許多士兵被折磨得精神失常,「眼神像受驚的動物似地獃滯」。南軍在該戰俘營折磨致死的戰俘大約有1。3萬人,約佔整個戰俘人數的1/3。
然而,安德森維爾國家歷史遺址公園矗立的紀念碑並沒有對美軍起作用,或許美國政府只關注自己戰俘被虐待的事件,卻視侵略他國、虐待他國戰俘而不顧。19 世紀末美國入侵菲律賓時,美軍就受命「可以採取強硬政策對待戰俘和平民」。美軍軍官積極「貫徹」執行。其中一名叫雅各布·史密斯的將軍下令不要留下一名俘虜,「我希望你去燒殺,燒殺的人越多我越滿意……」他想把「敵視美國的人統統殺死」,因此得了「地獄般咆哮的傑克」的惡名。美軍還曾把支持抗美的平民當成囚犯關進集中營,並對他們施以種種暴行,導致大批菲律賓人死亡。美國在菲律賓修建的關押戰俘和平民的集中營被稱為「地獄的郊區」。

二戰期間:「死也不讓你痛快地死」
二戰期間,美國先後俘獲德意日三國法西斯軍隊戰俘。有一些戰俘營缺乏必要的衛生設施,戰俘除了承受挨餓、體罰等懲罰外,還受盡非人道的折磨。為了獲得情報,美軍嚴刑拷打戰俘。對於負傷或患病的戰俘不提供必要的醫療救護。美軍有時還讓戰俘們從事危險的工作,如排雷,有數千名戰俘在掃雷時被炸死。美國還把一些德國戰俘「贈送」給法國,讓他們充當法國戰後重建的勞力,由於當時法軍仇視德軍,這些被轉手的德國戰俘在法國遭受的折磨更為嚴重。
美軍對日本戰俘更殘暴,主要是因為日本人讓他們在珍珠港蒙羞,而且日軍的抵抗也最頑強,美軍將領向士兵們灌輸仇日情緒:「必須憎恨敵人,身上每一根神經都要充滿對敵人的仇恨。」要勇敢地多殺死那些「黃色狗雜種的日本鬼子」。美軍把仇恨傾灑在日軍戰俘身上,往往不讓戰俘痛快地死,而是讓他們慢慢地、痛苦地死去。他們把日軍戰俘的生殖器割下來,包皮縫在戰俘的嘴巴上,並給戰俘掛上一塊寫著「死也不讓你痛快死」的牌子。

朝鮮戰爭:對待戰俘有許多「高招」
在三年的朝鮮戰爭中,中朝軍隊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都有官兵成為對方的戰俘。中朝軍隊按照國際公約對待戰俘,但美軍對待中朝軍隊戰俘則是另外一個樣子。除了衛生條件差、缺醫少葯、毒打戰俘等手段外,美軍還搞出許多「高招」折磨志願軍戰俘。比如,美軍讓叛徒挖戰俘的心臟和割戰俘的肉,並讓戰俘們分而食之;把消防水龍頭插進戰俘的肛門,一桶桶涼水把他們的肚子漲得溜圓,慢慢地,戰俘們連叫的力氣也沒有了;還用高分貝噪音、強光束照射、超強微波刺激等 「高科技刑罰」殘酷折磨戰俘。
美軍還有一種酷刑———刺籠,就是把大鐵絲網分成很多小圈,每個小圈長1.5米,高1。5米,寬1米,朝里的鐵刺被磨得尖尖的。關進去的戰俘,站不能直腰,躺不能伸腿,靠又不能靠,只能縮成一團呆在中間,常常被扎得滿身是血。能活著從刺籠里出來的戰俘,大都是遍體鱗傷,氣息奄奄,有的人出來后長達十多天不能動,有的終身殘廢。
美軍對志願軍戰俘強制實施「遣返志願甄別」,強行將志願軍戰俘劃分為「願回大陸」和「要去台灣」兩部分並加以分別關押。美軍和變節者們採用了一切手段阻止被俘人員表達回歸祖國意願,他們用坦克機槍掃射願回祖國的志願軍戰俘。1952年4月間,美軍把坦克開進釜山第一、第三傷病戰俘收容所,造成戰俘傷亡達 300餘人。1952年10月1日,美軍動用11輛坦克和兩個營的士兵向志願軍戰俘掃射,造成近200名戰俘傷亡。
美軍還派一些神父、牧師來「傳教」,給志願軍戰俘「洗腦」,在他們身上刺上「反共」等字,使他們遠離「共產主義魔鬼」。對不屈服的戰俘實施罰爬、罰跪、吊打、往肛門裡灌辣椒水,甚至裸體塞進裝了玻璃渣的汽油桶里在地上亂滾等殘酷刑罰。
越南戰爭:戰俘營成了「屠殺工廠」
為防止在東南亞出現共產主義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毅然」承擔起收拾法國留下的爛攤子的責任,參加了越南戰爭。為了徹底消滅越共領導的反美力量,美軍極其殘暴地屠殺戰俘和平民,戰俘營成為「屠殺工廠」。尤其在戰鬥激烈之時,美軍更是如此,毫無仁慈地殺死受傷的戰俘。究竟屠殺了多少越南戰俘,恐怕連美軍自己都說不清楚。
美軍除了殘暴殺死戰俘外,還以極其殘忍的手段折磨戰俘。他們把戰俘捆綁后塞進直升機,在一陣拳打腳踢之後,把他們推下高速飛行的直升機,還很「幽默」地說,「這些戰俘試圖從湄公河上空逃走」。
美軍有許多虐待戰俘的花樣,比如,白天把五花大綁的戰俘放在太陽下烤晒,晚上則在戰俘的身上塗抹吸引蚊蟲的液體,讓蚊蟲來叮咬戰俘。還有,美軍把一塊稻田灌滿水,然後再倒入大量的人畜糞便,臭氣熏天,讓這一塊稻田成為名副其實的「廁所」。美軍把雙手捆在背後的戰俘拖上小船,接著,在「廁所」里轉圈的小船上開始審訊戰俘,如果美軍得不到滿意的回答,就把這些雙手被捆著不能浮水的戰俘推進「廁所」里,喝上幾口「水」,「解渴」后,再把他們撈上來,接著審訊。
美軍還利用越南熱帶雨林中的巨蟒,威脅戰俘,從他們口中得到情報。只要戰俘不講話或回答得不能讓美軍滿意,美軍就把戰俘和巨蟒一道關進屋子或籠子里。雖然巨蟒無毒,但會咬人。戰俘們往往被巨蟒咬得血淋淋,發出凄慘的喊叫聲,有時美軍覺得叫喊聲太大,有損他們的耳膜,就乾脆把戰俘的嘴巴封住。據說美軍通過這種審訊方式能得到不少情報。
「非法戰鬥人員」對待戰俘的又一花招
美軍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也曾殘酷地虐待甚至屠殺伊拉克戰俘。美國第24步兵師師長巴里·麥卡弗萊將軍領導的部隊曾多次屠殺伊拉克人,此人現任美國聯邦政府反毒品局局長。
在2001年的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美軍抓獲了大量的「基地」組織成員和塔利班士兵。美軍把這些戰俘萬里迢迢地運往設在古巴的關塔那摩海軍基地。美國公然宣布關押在此基地的被俘人員不是戰俘,不能享有《日內瓦公約》所規定的權利保障。美軍知道,一旦這些被俘人員被美軍宣布為戰俘,那麼戰俘們可以根據國際法所享有的權利保持沉默,拒絕透露有關軍事情報。一方面,美國政府深知這些人是關押在美國領土之外的外國人,按照美國法律,他們無權享受美國憲法規定的諸如有權獲得律師幫助和在未受到起訴的情況下不能無限期地被關押等權利;另一方面,不承認其「戰俘」身份,這些人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國際法規定的戰俘應當享有的權利。而如果他們被視為「非法戰鬥人員」,那就另當別論了,美方不僅可以對他們進行內容廣泛的審訊,同時也可以將他們無限期關押,直到美軍「滿意」為止。這是美國無視《日內瓦公約》而耍的又一花招。
美軍為了獲得情報,對這些戰俘實施了各種殘酷折磨,諸如剝奪睡眠、高分貝噪音、脫掉他們的全部衣服等20多種折磨方法。據有關報道,美軍虐待被俘的「基地」組織成員和塔利班戰士是「經常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