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新民:1970年代的中國怎麼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7-21 0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07-19 10:40 作者:胡新民

經歷過1970年代的人,各人的經歷不同,感受也不同。有的至今留戀,有的不堪回首。這些都是事實。但筆者還是贊成《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的的觀點,即儘管「文革」運動造成了國家的嚴重內亂,但那個年代的主流仍然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依然進行」,「我國國際地位在國際上發揮的重要影響」的年代,那段歷史因而也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的一部分。這種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是在「1949年中共政府接收了一副經濟爛攤子」(見徐中約:《中國近代史》)的基礎上取得的。陳誠曾當過國民黨政權2號人物。他的兒子陳履安2012年在講述當年的經濟情況時說:「當年把黃金運到了台灣,確實救了台灣…把家(指國家)里的錢全搬過來了嘛。」中共接管大陸時,國庫基本空了。新中國之初可謂是一窮二白。因此,經歷過兩個不同社會的人,或者深刻了解兩個不同社會的人,如果親眼目睹了1970年代的中國,有「滄桑巨變」之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是在中國「文革」結束N年後,這些人士,很多是海外華人,仍然堅持他們當年的這種感受的真實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在2013年談到這個話題時,距離1970年代已經幾十年了,他們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感受未變。如果說他們象有些人所言,是「被瘋狂的年代愚弄」了,即暗示1970年代的中國實際上是處於一片黑暗中,那顯然是一種不尊重歷史事實的故意。

陳兆昌先生是馬達加斯加6萬多華人中的佼佼者,是馬達加斯加順德聯誼會會長。2013年初,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習總書記談中國夢時,流淚了。我這個思鄉的海外老華人第一次切實感覺到了自己和祖國最高層血脈相連,心心相通,一起為了夢想站在了新世紀。」

他還談到了他對新中國變化的感受。他說:「1967年結婚後,我第一次回國旅遊結婚,那時候中國很窮,到北京街頭都很難買到東西,我們很心痛,感覺祖國雖然脫離了半殖民地,但仍然不夠強大。1973年,我再次回國時,情況就有些不一樣了,我姐姐一家人解決了溫飽問題,還能請我們吃飯。中國也加入了聯合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馬達加斯加在1972年與中國建交,1973年中馬兩國簽署的第一條中國政府無償援建的2號公路開始在馬國修建,30多名中國工人來到馬國。那時候,陳兆昌說他第一次感覺到作為中國人在馬國的自豪,「開始感覺到祖國的真正強大」。

趙浩生是著名美籍華人學者,也是最早訪問新中國的海外人士之一。在2000年趙浩生教授在撰述的回憶錄《八十年來家國》中,沒有迴避文革運動,他寫道:「在『文革』初期,我還以為這是一個有利於國家社稷的變革運動,但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越看越茫然了,只感到深深的憂慮與擔心。」

儘管他從肯定文革運動到懷疑文革運動,但是他對新中國的巨大變化的感受,仍然鮮明地保留在《八十年來家國》中。

趙浩生是河南省息縣人。火車通到信陽,然後乘汽車到息縣。從信陽到息縣,在趙的記憶中要走兩天,而且路上還有土匪,但這次坐汽車只用了兩個半鐘頭。

快到息縣的時候,趙的弟弟指著遠遠的一片燈光告訴說:「你看,那就是息縣!」趙浩生沒想到息縣有了電燈。小弟弟又指著公路兩旁一大片一大片的房子告訴說,這是水泥工廠、化肥工廠、麻袋工廠,「工廠」這兩個字當趙浩生在息縣念小學的時候,只是在教科書里介紹上海、天津時的插圖中看見過,今天息縣竟有了這麼多工廠,實在是想不到的事。息縣縣城完全變了,趙的記憶中以前都是土坯麥草房子,但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水泥紅磚的樓房。

最讓趙浩生高興的,當然是跟七十多歲的老母親見面的一剎那。二十八年不見,趙浩生只叫了一聲「媽!」除了流淚以外,就再也說不出第二句話來。老人家雖然老了,但精神很好,介紹媳婦跟她見面時,他們要給她磕個頭,母親攔著他們說:「這是新中國,不興這個規矩了。」

趙浩生的三個弟弟,弟媳婦,侄子侄女,所有的親戚都見面了,他們在一塊兒吃團圓飯,聽親戚們說這二十多年的變化的時候,趙浩生問母親:「媽呀!我們是不是在作夢?」老人家回答說:「這不是作夢,這比作夢還要好啊!」

對於這次52天的故國神遊,趙浩生說:「假若大家也要我用一句話來說明我的感想,我的回答,就是我母親說的:『比做夢還好!』」

關於這段經歷,還有一點補充說明。趙浩生此行,是先到了廣州,長沙和韶山,歷時一個多星期。在此期間,有關方面「將信陽到息縣的一段公路修整好」(見《八十年來家國》第162頁)。這段約70里,車程兩個半鐘頭的路,一個多星期的施工,也就是「修整」而已。但是到了某些人的筆下,就成了「專門修通了從信陽到息縣的公路」(見蕭象:《一位美籍華人學者眼中1970年代的文革中國映像》)。這位蕭象先生很會選擇用詞,儘管「修整」和「修通」只有一字之差,但拿捏得很到位。如果非要說一個多星期,縣城的人力就可以「專門修通」一條70餘里的公路,那豈不說明了那時的工作效率高得實在令人不可思議了嗎?蕭象顯然不會這樣歌頌當年的工農大眾的。蕭象的其它文章也經常出現這種「畫龍點睛」式的辭彙,其遣詞造句的力量無一不彰顯他的「過分」臆測。所以,看「蕭象體」文章,還是不要太當真。

當然,當時的海外人士也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有位叫唐德剛的就寫出了他在1970年代回到中國探親所見到的農村「荒蕪」和「蕭條」。唐德剛也是在尼克松訪華后才有了他的回鄉之行。尼克松訪華后,中美於1973年互開聯絡處。美方首任主任是布魯斯。他在中國旅行時在車上看到的卻是「綠樹成排」和一眼望不到邊的農田「綠浪」。

總之,1970年代的中國既不是一片光明,更不是一片黑暗。但就整體而言,比起1949年前的中國,確實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454

主題

1947

帖子

4649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49
沙發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3-7-23 02:14 | 只看該作者
真實的毛澤東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的各項成就來之非常不易,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禁運、圍堵、遏制、限制等等不利的環境下取得的。即使在今天,美國仍然在亞太地區建立遏制和圍堵中國的包圍圈。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中國人民在極其困難的五六十年代,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在朝鮮、越南同美國進行了面對面的較量,並取得了最終勝利。毛澤東時代只用十年時間就成功發展了原子彈、氫彈、導彈、人造衛星、核潛艇,打破了美蘇兩霸的核訛詐,從而真正確立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還有,雜交水稻、鐵路機車、現代船舶、微電子、衛星回收、大型計算機、CPU、"漢字激光照排"、復方蒿甲醚(瘧疾「剋星」)、人工合成結晶胰島素、神舟載人飛船都是70年代開創的技術;蠶式導彈世界聞名、高科技"遠望號"系列測量船技術至今保持先進、1970年下水的導彈驅逐艦制海能力在當時屈指可數,此間,中國創造了無數第一。順便說一下,80年代已經起步的殲十、大型噴氣客機項目,高性能航空發動機項目,因幻想和波音公司合作而下馬。美方於97年中止與中國合作,中國大飛機夢告吹,上了一個大當。
  總之,在毛澤東時代,中國從現代技術幾乎為零到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工業和科技成就超過了中國以往幾千年的總和。當時國內外公認,中國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比世界先進水平僅落後10--20年,也就是說,新中國僅用了不到30年時間就走過西方國家100到300年的科技發展道路。07年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有科學家把78年以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統計了一下,發現66年至76年的文革期間,中國工業生產仍然以平均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中國國民經濟增速也是全球最快的,而同期世界的增長速度僅僅是3%。
    以下是1951-1980年世界主要國家工農業平均增速數據(81年統計數據):
  國別   工業增速%   農業增速%
  中國    12.5      4.0
  美國     4.0     -1.6
  蘇聯     8.6     -3.1
  日本    11.5      1.7
  德國     5.8     -1.9
  英國     2.3     -2.3
  法國     5.0     -2.5
  印度     5.9     -2.6
  毛澤東時代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毛澤東時代的確出現過失誤,有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中國的兩彈一星是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搞出來的,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中國人民不勒緊褲腰帶還有別的出路么?!我是親身經歷過的人,餓過肚子,但我無怨無悔。那時絕大多數中國人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自覺地艱苦奮鬥。今天國家發展強大了,決不能忘記他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3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3-7-26 07: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3-7-27 04:43 編輯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3-7-23 02:14
真實的毛澤東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的各項成就來之非常不易,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禁 ...


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朝氣篷勃的年代, 獨立自主的年代。取得巨大成就的年代。但不可否認這也是一個貧窮的年代和瓜菜代的時代,封閉的年代。一個不斷折騰的年代。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4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3-7-30 00:31 | 只看該作者
[url=forum.php?mod=redirect&

goto=findpost&pid=5602035&ptid=1147255]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3-7-26 07:33[/url]

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朝氣篷勃的年代, 獨立自主的年代。取得巨大成就的年代。但不可否認這也是一個貧窮 ...


以史為鏡  可以知興衰  以人為鏡  可以知得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8: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