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年輕人為啥急著要買房?

[複製鏈接]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3-7-26 0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不執著

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先生近日發聲,勸導年輕人先不要急著買房,「如果現在買房壓力太大,不如調整好心態,先安心工作,等自己的薪酬高了再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房產」。有人對他表示支持,說有道理;但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是他站著說話不腰疼。

近年來,伴隨著房價的飆漲,一直也不乏對年輕人買房的勸導之聲。兩年前,鏈家地產與光大銀行就聯手發布過一份《北京市二手房貸分析報告》,指出北京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而日本及德國為42歲,我國台灣地區為36歲,美國亦達30歲以上。《報告》得出結論,北京年輕人過早且過於依賴父母力量購房。而兩年來,一些過來人也常呼籲,年輕人應先租房,再買小房,然後再置換大房,通過透支未來幾十年的方式一步到位,既不合常理,也缺乏理性。

應該說,無論是中國內地還是發達國家,年輕人買不起房的情況普遍存在。但像中國年輕人過早通過「啃老」的方式買房置業的現象卻很鮮見。也可以講,正是大量非理性購房的「剛性需求」不斷入市購買,把當前的房地產泡沫推向極致。筆者贊同柳傳志先生讓年青人通過自己的逐步積累,理性購房的觀點。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年輕人非理性購房背後的成因。

首先,在發達國家,房價始終保持在較為穩定的區域內運行,引發美國次貸危機的房地產泡沫也只是漲了87%,而我國房價10年漲了6倍以上。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的廣義貨幣總量(M2)從2008年底的47萬億一下飆升至現在的105萬億。貨幣超發如此嚴重,人民幣外升內貶問題已相當可怕。很多人發現,晚買房不如早置業,以免到後來還貸壓力更是吃不消。

在房價進入飆升通道后,你越是不買房,以後越是買不起房。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6萬元。試想,如果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0%,全年只能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而如果房價每平方米兩萬多,要是增長10%,那即便是50平方的小戶型,也要增加十幾萬元的支出。可見中國房價的一路飆升,使得年輕人出於一種恐懼性心理不得不提早購房置業。

再者,政府在保障房和廉租房方面無法托底。1998年我國政府將房地產市場完全市場化,隨後中國經濟開始進入高增長時代,而房價開始如脫疆的野馬一路向前。令人奇怪的是,為城市低收入群體托底的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設在2009年才開始大規模啟動,但這也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所有年輕人的住房問題。再加上我國租房市場極其混亂,租客很難長期穩定下來,動不動就要搬家,所以很多人只能選擇透支未來數十年的方式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小屋。

很多發達國家年輕人之所以不急於購房,因為他們有健康、完善的房屋租賃市場,政府對低收入群體提供一定的補貼,讓其即使是租房居住,房租的壓力也不會很重。正是有了發達國家政府對中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方面的托底,所以西方年輕人並不急於購房。如今在國內,一方面房價不斷上漲,另一方面所有托底保障一概皆無,而且住房租賃市場相當混亂,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年輕人買房熱情居高不下,不足為奇。

最後,民眾對政府調控房地產能力表示懷疑。自2009年12月開始房地產調控以來,調控經歷了5次升級,即2010年1月的「國十一條」、4月的「國十條」、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國八條」,再到今年2月20日的「國五條」。政策調控措施頻出且逐步加碼,但就是按不住房價高昂的「頭」。本來很多年輕人寄希望於政府讓房地產回歸消費屬性,使自已能夠輕鬆買房,但是房價屢調屢漲,年輕人已經不相信政府有能力將房價調到理性區間了,大家都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已經失控。在不抱一絲希望的情況下,中國年輕人只能選擇透支未來幾十年的方式去接受世界最高的房價。

柳傳志先生勸導中國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逐步改善居住條件的目的,這本無過錯。但是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不理性,央行印鈔票的速度不理性,政府依賴於土地財政的不理性,中國年輕人能理性得了嗎?顯然不能。不過好在本屆中央政府開始收緊銀根,引導存量信貸流向實體經濟而非房地產等虛擬經濟領域,在無天量流動性支撐的情況下,相信中國的高房價會有較大級別的回落。筆者認為,在購房問題上的不理性的板子不該全打在中國年輕人身上,我們的上屆政府有很大的責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