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愛喝酒,我為自己代言:古代酒文化的10大代言人!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3-7-13 17: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酒乃天地之間尤物。雖也進入肚腹,卻不能充饑,不能解渴,只作用於人的心神。心神經酒一滋潤,一刺激,便產生莫名其妙的變化,莫可名狀的詭譎,向外表現為言和行,便不同尋常了。因此,人世間有了酒,人類的生活便豐富多彩了,人類的歷史便斑斕多姿了,茫茫塵寰便增添許多有趣的風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許多悠長的滋味。

  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於物質的,但又同時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杯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無論怎樣,人在社會生活中都要直接或間接地與酒搭上關係。中國酒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如果要找代言人,一個兩個是遠遠不夠的。以下10位個個夠格:

  No.1杜康

  不用說,發明釀酒技術是杜康入選的主要理由。飲酒思源,我們不能忘了這位造酒業的祖師爺。杜康造酒,不只是民間傳說,文獻也有記載。《尚書·酒誥》「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唐孔穎達疏引漢應劭云:「杜康造酒。」杜康因為造酒,還曾被當作酒的代名詞。有歷史上跑得最快的人曹操(「說曹操,曹操到」)的詩句為證:「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今天,河南陝西一帶還有以「杜康」命名的酒。杜康其人,有人說是夏朝帝王,有人說是黃帝的大臣,孰是孰非,不去計較,總之他都不是草根,而是一位相當有分量的人物。

  No.2李白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唐代詩聖杜甫的《飲中八仙歌》這四句詩畫出的大唐長安「醉八仙」之一、詩仙李白,令多少人仰慕不已;李白本人的《將進酒》、《月下獨酌》等諸多名篇,讓多少人嘆賞再三;李白的「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等等詩句,可謂震鑠千古,令人心潮澎湃。更重要的是,李白不但長得帥,精神煥發,他的朋友崔宗之有五個字描述他:「雙眸光照人」;最重要的是,李白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詩歌風格,都跟酒神的歡歌形象非常吻合。種種原因,使得李白歷來都被當做酒樓的不二招牌,「太白樓」的牌匾隨處可見,「太白遺風」的酒幌迎風飄揚。按照詩聖杜甫所言「李白一斗詩百篇」的投入產出計算,李白代言酒文化,可以表明酒對於詩歌、文學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

  No.3劉伶

  志氣曠達、以宇宙為狹」的魏晉名士、第一「醉鬼」劉伶在《酒德頌》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有扃牖,八荒為庭衢。」「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這種「至人」境界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典型體現。因為酒,劉伶一生留下諸多逸事,而任何一件逸事,都是常人所不敢想象的。劉伶代言酒文化,可以把魏晉名士的風度發揚光大。

  No.4商紂王

  作為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是臭名昭著的人物。但是,根據孔子高足子貢的研究,商紂王並不像傳說的那麼壞(《論語·子張》: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司馬遷《史記·殷本紀》也說他不是平庸之輩,「帝紂資捷辨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等等,他的問題主要是剛愎自用和手段狠毒。之所以讓商紂王做酒文化代言人,是因為他發明了利用酒進行宮廷娛樂的方法:「……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場面之壯觀,可以跟羅馬帝國凱撒大帝相媲美。讓商紂王做酒文化代言人,主要是為了樹立一個反面教材,警告後世帝王,如果想坐穩寶座,不想慘死(商紂王是投火自焚而死),飲酒作樂、驕奢淫逸,最好是有所節制。

  No.5孔子

  孔子雖然貴為聖人,被稱作萬世師表,而實際上,他也有不少凡夫俗子的小嗜好,比如飲酒。孔子是主張飲酒的。《論語》中「酒」字一共出現過五次,其中四次出自孔子之口,可以證明他老先生平時是喜歡飲酒的。有一次他甚至說,酒席上,肉不能多吃(不要超過主食的量),但是,酒可以不限量,只要酒後不亂來就行(《論語·鄉黨》)。讓孔子代言酒文化,對理學家、道學家、偽君子有一定的威懾作用。

  No.6陶淵明

  陶淵明是村居隱士飲酒的典型,他的解下頭巾濾酒是非常有名的故事,為後代文人所津津樂道;他如果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一派率真,令李白仰慕不已,並寫成詩句「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以《飲酒》為題,寫了二十首詩,首首皆精品。此外,他的題為《止酒》的詩,表達的卻是不能止酒的意思:「……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顯然,倘若沒有酒,辭官之後陶淵明的生活該是多麼無趣。有學者考證說,陶淵明享年七十餘歲——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已經是高壽了,可見飲酒也是可能長壽的。

  No.7曹操

  一首《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不知道曾經深深撥動過多少人的心弦。其中,「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堪稱史上最簡潔有力的勸酒格言。曹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人們「說曹操,罵曹操,不見曹操想曹操」,請他代言酒文化,有一個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好處:爭議常在,關注常在,效益常在。

  No.8李清照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陰】),「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如夢令】),「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念奴嬌】)「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聲聲慢】)……一個多愁善感、人見人憐的女性詩人躍然紙上。倘若沒有李清照,中國文學史會缺少女性的華彩篇章;倘若沒有李清照代言,中國的酒文化也將缺少女性的嫵媚風情。究竟是酒成就了詩(詞)人,抑或是詩(詞)人成就了酒?

  No.9杜甫

  杜甫詩集中,極少李白那樣的醉話、醉態,但是,這不等於說杜甫不喜歡飲酒。事實上,杜甫對酒的嗜好,不在李白之下。杜甫詩中之酒,多過李白,只不過是,杜甫很少喝醉,喝醉了也沒有什麼特別反常的舉止。杜甫詩中,醉得最厲害的有兩次,一次是《醉時歌》所寫的,在長安,落魄時期,跟同樣窮困、半師半友的鄭虔喝酒,喝到「忘形到爾汝」,即忘記了年齡禮數,直呼你我;還有一次是《醉為馬墜,群公攜酒相看》所寫的,在白帝城,喝高了,忘記自己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恍惚間以為自己猶在少年時,飛馬下坡,結果摔得很慘。我估計,杜甫詩酒量太大,很少能喝到李白那樣爛醉。杜甫除了酒量大,還有一點必須指出:他是中國文學史里最可愛的飲酒群體形象的塑造者。他的《飲中八仙歌》,可以證明杜甫是飲酒者的知音,是酒文化的解人。杜甫代言酒文化,是詩歌、文學愛好者的福氣。

  No.10蘇軾

  蘇軾是一個酒量很小的人,據他自己說,早年不能飲酒,後來經過學習,能飲一點兒,但是酒量始終不大。一次有人送他一瓶好酒,他獨飲一杯之後,便「醺然徑醉」(《與賈耘老》),又有詩云「三杯軟飽后,一枕黑甜餘」(《發廣州》),可見也就一兩杯的量。可貴的是,蘇東坡不因自己量小就不飲酒,相反,他喜歡飲酒,「我雖不解飲,把盞歡意足」(《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酒量小而喜歡飲,便常常醉,醉后又能寫出《飲湖上初晴后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類的優秀詩詞,比起李白,蘇東坡顯然是低酒耗的大詩人,既合乎古今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學原則,又合乎當今環保節能低碳的時尚理念。

294

主題

981

帖子

10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7
沙發
bellesmile 發表於 2013-7-25 16:33 | 只看該作者
偶不喝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427

帖子

343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439
3
ahisushi 發表於 2013-7-26 00:35 | 只看該作者
大多數村民第一感覺就是酸!這就是中國人。樓主所說這種行為舉止情況在多數歐洲日本是很正常的事,包括在一些落後的東南亞大城市中人與人之間也沒有象我們新中國人民這樣窮凶極惡。不擇手段。在海外居住久的華人,看看你們周圍的新中國人的舉止,讓你昏倒。
Kiss my yellow Tai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