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田忌的預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明了清晰 發表於 2013-7-25 1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田忌的預見

作者﹕程實


齊國大將田忌,由於同相國鄒忌鬧矛盾,就離開齊國,逃奔到楚國。

楚王很早就聽到田忌的名聲,便親自去郊外迎接,並陪同他來到國家賓館。兩人剛剛坐下,楚王便急切地問:「田先生,現在楚齊兩國都很強大,勢均力敵,互有吞併之意,面對這樣的形勢,我該怎樣應付為好呢?請先生不吝指教!」

田忌似乎早有準備,這時,就胸有成竹地回答說:「要想知道如何對付齊國,這很容易。假如齊國派申孺領兵前來攻打楚國,那麼楚國只需要出動五萬人,由一員上將軍率領著前去迎敵,就足以殺掉申孺,凱旋歸來。若是齊國派田居前來攻打楚國,那麼就需要出動二十萬人,派一員上將軍率領著前去迎戰,雙方可以打成平局。如果齊國派眄子前來,那就必須發出全部軍隊,由您親自統帥,我也隨同前往,還得任命相國和上將軍,擔任左右司馬來協助你,即使這樣,您僅能保住性命罷了。」

不久,齊國果然先派申孺領兵前來攻打楚國。楚王聽從田忌的建議,派出一員上將軍,率領著五萬精兵迎戰,結果打了大勝仗,割回申孺的腦袋。齊軍首戰失利,齊王十分惱怒,他打破原來的計劃,改派最得意的將領眄子領兵,向楚國發起新的攻勢。楚王立即調動起全國的軍隊,親自擔任統帥,任命相國和上將軍擔任左右司馬,請田總隨軍參與指揮,還專門增加九乘戰車保衛自己。雖然盡了最大努力,楚軍還是失敗了 ,楚王被迫撤軍。
鏖戰結束后,楚王直接來到田忌的住所:他面孔朝北,先將衣領掩嚴,再拉齊衣袖,然後恭敬地走到田忌面前,欽佩地說:「先生怎會有這樣英明的預見?」

田忌笑著說:「我熟知齊國那些將領。申孺為人,既嫉妒有才能的人,又輕視才能低的人,因此無論才能高或才能低的人,他都調動不起來,只會落個匹馬單槍,這是他兵敗身亡的原因。田居為人,能夠尊敬有才能的人,但卻鄙視才能低的人,在他領導下,雖然有才能的人的作用得到發揮,但才能低的人因為不受重視就自動引退了,所以楚國出動二十萬軍隊,可以與他打個平手。眄子和他倆大不相同,他既尊敬和信任有才能的人,又愛護和使用才能低的人,所以在他的領導下,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的作用,都能夠發揮出來,使得部隊上下,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士氣高昂,戰鬥力很強。同這樣的將領打仗,即使是君王您親自指揮軍隊,能保證本身不傷亡,也就值得慶幸啦!」

(出自漢代劉向《說苑》卷八之 《尊賢》)
【附言】

田忌所以能夠幫助楚王制定正確的作戰方針,就是因為他對齊楚兩國特別是齊國的軍事力量、將領情況了如指掌。「知已知彼者,百戰不殆。」(《孫子兵法》卷三,《 謀攻》)

這則寓言故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此外,我們從齊國三位將領的領導藝術上,也可以得到啟發:考慮和處理問題時,是不可帶著私心或偏好的。有私心或偏好,必然產生偏見,使認識走向一端,這樣就不可能全面地正確地處理問題。用人如此,辦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所以,這個故事,對我們如何戰勝敵人,如何團結一切有用之人(無論能力大小),如何回答別人提問,如何做人處事,等等,都有啟迪作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