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旭明
在某項青少年偶像調查問卷中,周杰倫獲得第一名,很多人不解,我撰文《周杰倫何以成為青少年偶像》,提出當代青少年應該以周杰倫為榜樣;周杰倫北京演唱會後,我連發了11條微博,讚揚周杰倫演唱會「是最好的思想品德政治教育課」。周杰倫編導的《天台愛情》(以下簡稱《天台》)公映后,我在上線當日看,怕衝動言有所偏,先冷冷再說;隨後又看一遍,還怕偏言,再冷下;為防偏見求公允還看了《小時代》,又經夜思、靜思,終於得出結論:天台真好,傑倫最棒!這裡乾淨純粹,童話般絕美;這裡扶正袪邪、這裡唱跳俱佳、這裡人間天堂。我認為,與其說看《天台》關乎票房、愛情、偶像,不如說更關乎品味。如果說《天台》高過《小時代》,何以為高,就在於其品味之高。
應該指出,不要說拿《天台》與卡梅隆《泰坦尼克》、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等奧斯卡獲獎影片相比不宜,就是拿同為台灣地區的李安導演《少年派》相比也不宜。這不僅僅是因為周杰倫與上述導演相比不是同一時代的人,而且就其藝術造就和人生經歷也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與《小時代》編導郭敬明比則有其理,不僅僅因為他們的影片在同一檔期上線,也不僅僅因為他們都不是職業導演,還在於兩人幾乎處在同一個年齡層,都未接受所謂正宗大學教育,也都屬於時尚通俗一類。因此,對於他們的比較可以讓人悟出一些也許是深刻的東西。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口味選擇。你可以喜歡《致青春》《小時代》一類,也可以喜歡《天台愛情》。我要說的是,口味可不同,品味有高低。《天台》之高高在其品味:思想的、藝術的、語言的;《小時代》之小小在其品味:同樣是思想的、藝術的,語言的。
《天台》之高首先高在貫穿整個影片純潔優美的愛情主題、扶正祛邪的正義主題以及穿插其中不斷閃現的仗義主題和獻身精神等等上。你也許會說,這些主題與現在的時代多麼的不合,多麼不切實際,但我可以告訴你,這些主題是人類精神漫遊長途中已被無數藝術家和思想家證明過的主題,其思想的光輝是永恆的。《天台》營造了一個在我們看來也許是根本不大可能存在的真善美的烏托邦,但是誰能說每一個善良人的心目中沒有一個天台呢?!那裡的人生活得卑微但不怯懦,歡樂而不猥瑣,彼此之間充滿了良善和友愛。正如影片反覆出現的台詞「我們天台人就是這樣,看上去平凡,實際上很不平凡。大家生活得像一家人似的。」有人說《天台》的主題過於簡單,臉譜化,其實不然。我很驚訝,以周杰倫小小年紀能夠塑造出紅毛那樣複雜的人物角色來。紅毛既有依仗權勢欺行霸市的黑暗一面、又有被欺騙以後惡殺奸佞和亂殺無辜的一面,還有其「我最講信用,我告訴你們,這就是不講信用的下場」這樣的很有仗義的一面。總之,《天台》簡單而深刻的思想主題、樸實而細膩的人物心理刻畫,透視人性有相當的深度。浪子膏個性突出,不懼怕江湖老大,更不懼怕權勢和金錢,他對於愛情的憧憬和追逐發自內心的、出於肺腑,真誠而執著。
對比來看,《小時代》似乎就沒有主題,或者說物質的功利主義主題。影片講述四個高中升大學的女生的懷春片段,帥男美女輪番出場,上海新潮地標讓人目不暇給、鏡頭花哨得像拍MTV,但人物的靈魂單薄如紙、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些什麼東西。影評人周黎明剖析得最深刻,他說,第一次看到如此拜金的電影,並明確指出作者的價值觀出現問題。《小時代》的炫富和堆砌達到一種病態的境界。他還不無諷刺的說,建議該片續集由郭美美接手,她或許能給大家順手曝光幾個貪官。人民日報的文章則更加給人啟迪,說《小時代》「把物質本身作為人生追逐的目標,奉消費主義為圭臬,是『小』了時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有網友質問,真不明白《小時代》里的各種炫富各種低俗吸引著人們,人類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更有與我同看《小時代》的朋友直言該片最好改名為《小姐時代》。
學者、媒體和朋友、網友的評論可能偏激些,但真的不無道理。我作為一名從頭到尾看過《小時代》的觀眾可以告訴你,《小時代》太淺薄了,太無聊了,太無趣了,小時代的口味太低了。但凡一部成功的藝術作品,即使是以娛樂大眾為宗旨的藝術作品也應該有一定含金量的思想主題,也應該懲惡揚善,至少不該炫富,不該把追逐有錢和虛榮作為有意或無意的貫穿全片並始終標榜的東西。我真奇怪,這樣的影片究竟是怎樣通過有關部門審查而大行其道的?!
《天台》之高還高在整部影片的藝術化表達上。全片幾十首音樂、尤其是原創十幾首音樂的純美,意境的營造,配之踏著拉丁舞節奏的表演,以及優雅的結合了武打和周氏風格舞蹈都讓人迷醉。周杰倫把舞蹈和武打動作混搭,既迴避了直接看武打的血腥,又多了一些慢節奏的柔美,觀賞性極強。在這部歌舞片中,周杰倫打破了許多傳統規則,充實和創新了許多內容,包容了周氏風格的天馬行空想象。看完《天台》,走出影院,我耳邊始終迴旋著主題曲《天台的月光》那凄美優雅和流暢的旋律:「天台月光撒,你剪影我傻,知道自己配不上,但我守著光,保護你那就像捍衛這場美景一樣。---」真欣賞、真美感、真滿足。不用說別的,沒有一定的音樂修養、舞蹈修養和對當代藝術潮流的了解是很難進入《天台》意境的,更難以理解《天台》所表達的藝術追求。
反觀《小時代》,其藝術風格實在談不上什麼。整部影片畫面銜接粗糙、樂曲旋律單一,主題曲幾乎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演員的表演和整體藝術把握都十分欠火候,這顯然與導演藝術功底不足有明顯關聯。《小時代》的畫面裡面有的僅僅是時尚名牌和物慾橫流,地毯是芬迪的,毛毯是愛馬仕的,喝水的杯子要3800元人民幣,這種赤裸裸的現實以及對這種現實的崇拜和追求是不加掩飾的,毫不臉紅。片子中的男女的生活觀和世界觀都充滿病態。
《天台》之高還高在其語言的魅力上。電影故事離不開語言,人物對話離不開語言,全片的感情表達也離不開語言。《天台》的語言和畫面首先是純凈,純凈到甚至沒有一個髒字,整部影片最俗的話也就是「放屁」。《小時代》之粗俗至鄙俗的語言和畫面幾乎比比皆是。就說故意在片尾曲中把「愛上你」「愛上我」的「愛」字隱去,而唱成「上你」「上我」,其隱晦的性含義恐怕無人不知。當時確有觀眾的笑場,但我以為如此廉價、庸俗的笑聲還是少些好吧。其次,《天台》講述的故事雖然有一點老套,但是很多語言卻富有哲理而勵志,比如「我們天台人就是這樣愛開玩笑,大家像一家人似的。」「如果你的心是亂的,整個世界就亂」「我們天台人,就算平凡,也可以活得不平凡啊」「就看你是要做棋子,還是下棋的那個人。」等等。據說為了拍攝這個所謂的歌舞片,周杰倫做足了功課,拍了60多部MV,每一首曲子單獨抽出來,無論從編曲還是作詞作曲上都能夠禁受得起考量和反覆品味。第三,《天台》的對話特別親切生動,富有生活感,這不僅體現在它的歌詞創作上,還體現在人物對話,直至畫外音。比如主人公的名字叫「浪子膏」,浪子膏說「我就是不喜歡被人管」等等,這些歌詞和對話親切自然具體生動。《小時代》的語言則無論是對話還是歌詞充滿了大話、空話和套話,比如「永遠不服輸、前進、前進」之類,等等。
除了主題、藝術化的表達和語言外,《天台》之高與《小時代》之小還表現在影片整體所呈現出的精神內涵上。
在《天台》中,我們看到的是底層大眾,是拼搏奮鬥,是血淚交織,是向上的動力。縱然也有不甘,也有失落,也有被貶,但依然要去追求自己心儀的女孩和夢想。還有跟著大哥混世界,同甘苦,與自己的朋友淚水歡笑與共。不錯,這部影片有許多老套,比如英雄救美,比如惡少與少女等。但我看到浪子膏與紅毛拼殺途中,浪子膏決絕的把心艾推下車的一剎那,我仍然被古老的俠肝義膽和俠骨柔情所深深震撼,眼眶濕潤了。掉下的不是淚,是浸透全身的情感、憧憬和悲壯!有網友說「《致青春》告訴我們『漂亮的人才有青春』《小時代》告訴我們『有錢的人才有青春』而《天台愛情》告訴我們『活的像自己就是青春』!概括的真好啊!還有網友說,周董真的是給了我們這一代傑迷最正確的人生觀:人不一定很成功,不一定很出名,不一定很有錢,只要活著就要有夢想,只要有朋友就要講義氣,只要好好生活,就是最大的不平凡。瞧,正能量的電影有多麼大的引導力啊。
縱觀周杰倫出道以來取得的成功,有天分,更在其為人。談到本片創作,周杰倫說:「我拍電影不是玩票。」為排好天台,他苦練八塊肌,將拳腳功夫弄得像模像樣。周杰倫追求創新,不願重複自己,他謙虛的說,自己不是萬能的但他願意給大家帶來新鮮的感受。說到周杰倫的為人,我實在敬佩的五體投地。我接觸過娛樂圈一些人,真是不咋地。在娛樂圈這個渾濁的空間里,周杰倫竟幾乎不沾塵埃,絕少負面新聞。據報道。周杰倫從未忘掉朋友和家人,拿媽媽的名字做專輯名稱,讓外婆出演MV,讓朋友在歌曲中充當旁白。看電影時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在本片最後的工作人員表中,傑倫甚至連實習生和司機的名字都赫然在列,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尊重之舉和細膩的人文情懷啊!周杰倫坦言自己進入複雜的娛樂圈努力成功,就是為了讓父母放心,知道他選擇這條路沒有錯,他會努力爭取豐收。
周杰倫的人風、人格、人品乃至他做人的趣味都是那樣脫俗、高雅,又與普通人融於一體,讓人看著他,念著他,想著他。
說到人品和藝術,周杰倫能演唱、會作曲、又能跳,還擅長武打,同時,表演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可以說是藝術全才、藝術天才。郭敬明充其量也就是個寫手而已,其思想深度和藝術風格幾乎談不上。這就是大與小、高與低、貴與賤之別啊!
還需說點的是,就《小時代》的作者郭敬明,我們打開網路聽到和看到的不少負面報道。除了有人撰文稱《小時代》的小說涉嫌抄襲外,最近,更有媒體公開報道《小時代》主題曲《時間煮雨》被網友曝光涉嫌抄襲。與日本歌手《風車》旋律相同,僅是在音調長短、調門上和《風車》有輕微差異。這些指責和爆料,雖然沒有結論也沒有得到最後的證實,我們但願所有這些關於郭敬明的傳聞都是假的,我們也希望郭敬明向周杰倫學習,走得實在點,不要以為點滴成功和成捆鈔票就能代表成功,就是人的發展方向,不是的,時間和未來會說明一切,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強調,在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旋律的今天,充斥在熒屏上的是虛假的徵婚,成窩的選秀和勾心鬥角的皇宮戲以及虛編亂造的抗日劇,銀幕上怎麼又來了個《小時代》?面對這些,我們正直嚴肅的藝術家評論家,聲音太小太弱,我們有關部門的聲音太小太弱!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不能無條件縱容小時代2小時代3》,好!要讓一些人明白,在發達國家金錢都不是萬能的,在社會主義中國金錢更不是萬能的!我們應該、也必須理直氣壯的說:《天台》不大,但有品味,有內涵,還有不服輸、不攀緣、不畏錢權的理想主義,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方向,就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高品味;《小時代》真小,小在只剩下物質和對物質的追逐,裡面的每個人都少靈魂,少純粹,男人和女人充滿了聲嘶力竭和病態的瘋狂。《小時代》不是這個時代的方向,是低級品味或曰垃圾品味。
有網友說站到《天台》上,如同站到了天堂。讓我們在天台---天堂之高度俯瞰蒼白而無力的《小時代》,批評並且蔑視它、掙脫它,不為其所誘。
周杰倫和他的天台,值得所有高品味或努力追求高品味的人們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