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人,千萬不要無私奉獻的愛別人

[複製鏈接]

3006

主題

3534

帖子

6083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悠閑活著 發表於 2013-7-10 0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冰點小白兔


周末給老媽打電話。這是我每星期的必修課,連孩子們都知道,星期五晚上媽媽要給姥姥打電話。我媽是一個特別能說的人,打電話時我基本只要說三個字就可以了,我稱為三字經:啊,哦,耶。表示疑問請用啊,表示理解請用哦,表示感嘆請用耶。這樣,母親大人就能滔滔不絕的一直講下去。

這次的話題之一,就是我媽講她自己節省的小段 子。我媽是一個特別會過日子的人,省吃儉用,從不浪費。所以在從前比較拮据的條件下,我們也能一直過著看起來還不錯的日子,這其中我媽媽功不可沒。這當然是優點,尤其對家庭主婦就顯得更為重要。可有時候,事情也不能太過了。說一個印象深的例子。小時候有一年夏天,我媽買回來的幾個西瓜,不知道為什麼一下子全壞了,我媽捨不得扔,於是三下五除二的就全給幹掉了,當時吃西瓜的樣子特別兇猛,跟對階級敵人似的,一個也不留,那架勢我至今記憶尤新。好西瓜尚不能一次吃幾個,何況是已經變質的東西。結果就鬧肚子遭了罪。

以前日子不好也就算了,現在條件好了,對自己還是那麼吝嗇。買了水果,好的時候捨不得吃,非要放壞了,再狼吞虎咽的全部吃下去。誰勸也不聽。我就說我媽不能善待自己。因為我媽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就給她老人家上了一課,效果也不大。讓老人改變一點都難於登天啊。對話內容如下。



我問:「您為什麼吃變質的東西?」


媽答:「東西沒有壞,就是有點不好了。」(暈,不知道壞和不好的區別是什麼)


我問:「您吃著壞的東西享受么?」


媽答:「我就是不想浪費了。看著東西浪費了心疼。」(既然不享受,又已經失去營養價值的東西,吃了和浪費了根本沒有區別,或者說還不如不吃, 沒準兒吃壞了身體。但她寧願胃疼也不能心疼。)



我問:「那您為什麼不趁著好的時候吃?」



媽答:「一個是想省給別人吃,而且好的時候想不起來。」(什麼邏輯,壞了就讓他壞在自己肚子里)



我問:「吃病了,還要花錢看病,不是又浪費又遭罪?」



媽答:「沒壞,就是有點不好。再說我也不去看病。」(又饒回去了)



我說:「媽您一個月工資不少吧,活到100比活到90要多拿多少錢?身體棒棒的,您拿著工資想買多少,想給誰買不行啊?身體是本錢,別壞了本錢。」



媽答:「東西沒有壞,就是有點不好了。」(我徹底無語了)



我說:「哦。」( 還是繼續用我的三字經吧)






我媽這事看似可笑又極品,但是生活中這樣的女人,尤其是中國女人,數不勝數。她們也許不會產生我媽這樣極度不可思議的想法,但一樣不懂得善待自己,珍惜自己,反而毫無底線無原則的忘我奉獻,喜歡過度的自我犧牲,並以此為榮。究其原因,我覺得有幾個。一來,中國傳統教育女性要三從四德,無私奉獻,為自己的家 庭,愛人,子女。而自我則是微不足道的, 毫無地位的。二來,中國的現代教育也要求人要有犧牲奉獻精神。個人主義是自私自利,道德低下的表現,為人不齒。放在女人身上,則是以家庭為中心,犧牲自我,扶持丈夫,成全子女的道德標準了。抬眼望去,周圍的女性長輩,也全是這樣的婦女形象。從前我姥姥,現在我媽媽,我婆婆,無一例外。



而我自己也曾經身為其中,以此為榮,不能自拔。最極限的是剛生完兒子的時候,我就暗下決心要不怕犧牲,克服萬難,給兒子世間最偉大的母愛。於是,每天夜裡只要孩子一鬧,我坐在床上抱著他給他餵奶,白天我就沒完沒了的喝豬蹄湯補奶。感覺我那會子的日子就是晚上抱孩子餵奶,白天喝豬蹄湯補奶。以兒子為原點,以餵奶補奶照顧他為半徑划生活的圓。算算總共吃了100個豬蹄都不止吧,反正我是把一輩子的豬蹄都吃了,現在提都不想提。這樣的後果可想而知。首先體重彪升,我生完孩子張了將近20磅,到後來生完女兒瘦了點,體重也一直是在140磅左右。整個一個中年婦女形象,如假包換。還有,記憶力減退,睡眠質量下降。俗話說,生個孩子傻三年。生完兩個孩子后,我以三倍時間的速度加速衰老。睡眠成了我一個大問題,想當初年輕的時候,我在任何地方都 是倒頭就睡。還曾經奇怪怎麼會有人失眠?剛生完孩子那會兒,我則幾乎天天晚上睜著眼睛望著天花板渡過漫漫長夜,或者剛睡著,就被兒子哭醒,再投入新一輪的戰鬥中。我曾經懷疑以我當時的狀況,是否還能回去上班。狀態太差了。每天腦子都是蒙的。再有就是情緒不好,容易激動和沮喪。反正一副整個人都頹了的樣子,離犧牲自己真不遠了。





後來,我就問我自己,難道這就是愛的模樣么?為什麼付出了愛,我卻感覺不到應有的幸福?成全他人就一定要犧牲自我么?我這樣愛你,到底對不對?這問題問得我自己好累。陳淑樺的歌,是吧。但是問的再辛苦,也比不上愛的辛苦。於是,我就沒事瞎琢磨了。以前的一個女領導教育我說,小白兔啊,凡事就怕認真。一認真事情就成了。我不是個認真的人,但是事情多想幾遍,還真讓我發現了問題。





首先,你無私奉獻給的愛,人家不一定待見。百科上這樣解釋的,待見是一個動詞,常見於中部和北方方言中,意思是喜歡、把對方當回事。舉一個自己的例子。前年的時候,我帶兒子參加了許多課外活動。游泳,滑冰,畫畫,踢球,中文。由於是我一個人忙活,有時侯就覺得非常累,我就抱怨自己這麼累,勞工還不理解,也不 幫忙。我勞工來了一句,覺得累就別去了。沒人逼你。那意思就是說我是吃飽了撐的自找的,絲毫不領情。當時我覺得又冤又氣,我為誰啊?! 我還不是為孩子做奉獻嘛。後來,我自己想通了,雖然他語氣不善,表達方式不佳,說的基本沒錯。我就是自己沒事找事。到了去年,兒子不但一個活動沒少,還加 了一個空手道。我反倒不愛抱怨了,因為我不覺的是奉獻了,而是從中得到了樂趣。兒子踢球,我就和女兒散步聊天。兒子游泳,打拳,我也跟著看看免費學習,或者讀書。兒子畫畫,我就去買菜。如果以後實在Handle不了了,減去一兩個也沒什麼不可以。自己心態好了,就不會覺得是奉獻了。即使勞工不理解,孩子以後不感激,我有了自己的心得收穫,哪裡還有怨氣呢。





再說一個我媽媽的例子。對不起了老媽,今天您成反面典型了。小時候,我媽一生氣的時候就愛說,我天天濟著你們吃,你們穿,好的都給你們,你們還惹我生氣?好傢夥,功德壓死人啊。我一聽,立刻蔫了。這無私奉獻的壓力大大的。關鍵是,她也不是無怨無悔。孩子大人一不對心思,她就感覺人家對不住她啦。當然我不是專指我媽,可以說這世間沒有任何人給別人的愛是無怨無悔的。有了的,就不是人是神了。佛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替世人贖罪。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由任何其他人,任何事情,挑起這個擔子。哪怕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哪怕是以愛的名義也不行。就前兩天,還在網上看見一個媽媽問要不要 為孩子離婚,因為父母對子女教育存在歧義。說說我的一家之言。離婚當然可以,但是不要讓孩子背上離婚的重擔。你選擇離婚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任何其 他人,包括父母,子女。這樣以後提起的時候,你就不會無限憂怨忍辱負重自憐自艾的對孩子說,當時因為你,我才和你爸爸離婚。我容易么。這種愛太沉重,換作 是我既不會給予,也不會接受。





再者失去自我的愛別人,更容易迷失自我。紅樓夢裡賈寶玉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挂"。小時候的理解是,生來和死去都不穿衣服。年輕時候的理解是,功名利祿皆塵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步入中年,我更覺得曹公所說乃是人生來就是孤獨的,最初孤獨的來,最終也是孤獨的去。愛父母,你總要離家遠行;愛丈夫,男人 大都活不過女人,他恐怕也要先你而去;愛子女,孩子也要有自己的天地,遠走高飛。到時候只怕自己一腔無私奉獻的愛無處可灑,失去了支撐點。可能活著都會變 得沒有意義。憂鬱了,厭世了,這問題就大了。



無私奉獻的愛是一種發力過猛的愛,傷人害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盡人皆知的詞句,我倒感覺挺蠢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為的是保存實力,爭取最後勝利。愛也應該如此,不該是春蠶蠟燭,應是野草燈泡。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燈泡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3: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