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央行該向美聯儲學習什麼?(轉)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3-7-13 15: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鈕文新3789

美聯儲走過了100年的歷程。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向波士頓經濟學家發表演講時,總結了百年來美聯儲應當汲取的各色經驗教訓,尤其總結1984年到2007年這段被伯南克稱為「大緩和時期」錯誤政策導致冒險過度的問題。我認為,美聯儲有勇氣,這恐怕也是它們「可能更加正確」基本保證。

中國央行是美聯儲的學生,這一點對於大多數國人而言毋庸諱言。但央行是否當好了這個學生?又該向美聯儲學習什麼?僅僅是技術嗎?我看中國央行差得太遠。

首先,中國央行對市場的敬畏之心就十分欠缺。我們從格林斯潘時代看美聯儲,它們對市場的敬畏無與倫比。比如,格林斯潘每次發表談話都必須遵從這樣的原則:即要體現出自己的意圖,又不能因此而過度影響市場。這使得格林斯潘本人的講話形成了非常著名的特徵:晦澀難懂,但又能避免「誤讀」。格林斯潘有句非常著名的話,也是他的行為準則,更代表了他對市場的敬畏之心,他的大致意思是說:政府(同時也指美聯儲)必須關注市場泡沫,隨時準備好泡沫破滅之後的行動,但政府絕不要主動刺破泡沫。

我們是這樣的做的嗎?央行天天把防止金融市場泡沫作為頭等大事,甚至不惜把市場干到「負泡沫」狀態。殊不知,包括羅伯特·席勒著名的《非理性繁榮》所論述的都是:之所以認為泡沫有害,是因為泡沫破滅之後,會出現「負泡沫」——非理性蕭條。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泡沫期」往往為經濟增長提供「正能量」,而「負泡沫期」對經濟是摧毀,是經濟增長的「負能量」。我們怎麼可以因為可能出現的「負能量」而拋棄、拒絕「正能量」?這不是因噎廢食嗎?這是市場經濟管理嗎?我們現在就是這樣,為了防止個別領域的市場泡沫,不惜容忍整體經濟惡性循環;而整體經濟的惡性循環,又催生了更大範圍的市場泡沫。

其次,美聯儲雖然獨立,但這個獨立性是相對的。第一,美聯儲的眼睛絕非僅盯金融市場,更不是僅盯金融機構,它們對美國經濟的健康富有強大的責任感,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無視各國反對而強行並極富節奏實施QE政策的關鍵;第二,美聯儲的獨立,是在與政府意志大多數時間點上高度一致前提下的「獨立」,而不是為所欲為的獨立,更不是只關注金融風險前提下的獨立;第三,美聯儲的獨立必須是有監督前提下的獨立,無論誰當美聯儲主席,它們都必須定期接受國會的質詢,向國會把自己的政策主張解釋清楚等等,制衡美聯儲獨立的手段不一而足。

第三,美聯儲的政策必須與市場充分溝通,透明度非常高,從不會突如其來地發布政策,這十分有效地避免了市場的過度反應。比如在QE是否退出的問題上,美聯儲的所有人都在講話,儘管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動作理解為對市場的調控和測試,但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不斷地讓市場理解美聯儲對「度」的拿捏。所以,美國股市、債市不會出現大的暴漲暴跌,國債的市場收益率上漲1個百分點,那將是了不起的大事。

第四,美聯儲從來都不反對質疑之聲,包括內部也存在不同的聲音,而伯南克都會予以十分寬容的態度。

總之,值得中國央行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我們希望央行好好學習,不要總是一意孤行,要認真聽取不同的意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7: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