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兵憶七七事變:蔣介石廬山講話激動人心(轉載)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陰陽師丶花 於 2013-7-7 11:50 編輯

  1937年7月7日夜駐華日軍悍然向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約15公里處)及橋邊的宛平縣城開槍開炮,向中國守軍發起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第 37師第110旅吉星文第219團金振中第3營奮起還擊,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發生。由此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為援助平津(北平、天津)、與日軍在永定河地區作戰,7月中旬馮占海(抗日名將,1935年4月即被國民政府明令敘任為陸軍中將,他率部轉戰東北、華北和華中,奮勇抗敵)第91師即奉程潛(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七七事變后指揮平漢路抗日,後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國軍陸軍上將)將軍之命,作為第一批開往前線的部隊之一,從河北高邑及附近幾個縣出發,乘火車開抵保定附近,作增援北平之準備。

  當時我是馮占海第91師第273旅第545團第1營第1連連長。

  記得就在部隊開往前線期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廬山抗戰講話(《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1937年7月17日)發表。官兵聞之,抗日情緒高昂。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已經6年,中央終於正式宣告要全面抗戰了!歷經東北孤軍奮戰、熱河(今分屬河北、遼寧和內蒙古)察哈爾(今分屬河北、內蒙古)抗擊強敵、被迫撤往察南和河北高中生軍訓被迫停止的我真是激動萬分。

  在率部行軍途中,我反覆默默背誦蔣介石廬山抗戰講話中的語句:

  「……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

  ……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

  ……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復之地!

  ……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時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們最後的勝利。

  ……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盧溝橋事變發生后,冀察政務委員會(負責處理河北省、察哈爾省、北平市和天津市一切政務,該委員會名義上直屬國民政府行政院,但自治程度高,在人事、財政、稅務等方面均有相當的獨立性)委員長兼第29軍軍長宋哲元誤判形勢,私心作祟,試圖以談判妥協換得事變的和平解決,保其地盤。

  期間蔣介石先後多次電示宋哲元積極備戰並提醒其勿受敵欺:「宛平城應固守勿退,並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守土應具必死決戰之決心與積極準備之精神相應付。至談判,尤需防其奸狡之慣技,務須不喪失絲毫主權為原則」;「務望在此期間,從速構築預定之國防線工事,星夜趕築,如限完成為要」;「中正已決心運用全力抗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與個人之人格……請兄堅持到底,處處固守,時時嚴防,毫無退讓餘地。今日對倭之事,唯能團結內部,激勵軍心,絕對與中央一致,勿受敵欺則勝矣」;「務望刻刻嚴防,步步留神,勿為所算」。

  宋哲元卻對蔣介石的電示置若罔聞,一心與日軍妥協求和,未作任何抗戰準備,反而下令取消北平戒嚴,拆除盧溝橋事變發生后第29軍官兵與北平民眾在北平城內各通衢路口築起的防禦工事,甚至電請已奉命兼程北上以協同第29軍與日軍作戰的國軍各部停止前進。

  由於宋哲元幻想苟和、受騙中計,日軍得以調兵遣將完成圍攻平津的軍事部署並於7月25日發動進攻。26日,日軍佔領廊坊,平津之間的交通被切斷。28 日,宋哲元倉促下達作戰命令,然而剛接到該作戰命令的第29軍各部尚未開始行動,日軍就於當日上午發動了對北平近郊南苑、北苑和西苑的總攻擊,當日第29 軍副軍長佟麟閣和師長趙登禹殉國。29日,日軍佔領北平(同日國軍守軍撤離盧溝橋及宛平縣城)。30日,日軍佔領天津。

  7月3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

  「這次盧溝橋事變,日本用了卑劣欺騙的方法,佔據了我們的北平、天津,殺死了我們的同胞百姓,奇恥大辱,無以復加,思之痛心。……各位要知道,我們自九一八失去了東北四省以後,民眾受了痛苦,國家失去了領土,我們何嘗一時一刻忘記這種奇恥大辱?這幾年來的忍耐,罵了不還口,打了不還手,我們為的是什麼?實在為的要安定內部,完成統一,充實國力,到最後關頭來抗戰雪恥!現在既然和平絕望,只有抗戰到底,那就必須舉國一致,不惜犧牲來和倭寇死拼。我們大家都是許身革命的黃帝子孫,應該要怎樣的拚死,圖報國家,以期對得起我們總理與過去犧牲的先烈,維持我們祖先數千年來遺留給我們的光榮歷史與版圖,報答我們父母師長所給我們深厚的教誨與養育,而不致於對不起我們後代的子孫。將士們!現在時機到了,我們要大家齊心,努力殺賊,有進無退,來驅逐萬惡的倭寇,復興我們的民族!」 

  日軍佔領平津后,即制定了在華北決戰的作戰計劃,增調3個精銳師團至華北,決定把主戰場放在河北省北部的平漢(北平—漢口)鐵路沿線。

  因永定河對面日軍兵力猛增、平漢線正面戰事趨緊,馮占海第91師又奉命強行軍開往固安、永清,沿永定河南岸一線布防,與日寇隔河對峙。馮占海第91師的當面之敵是日軍精銳土肥原第14師團。當時我所在的第545團防守固安縣城,我奉命率第1連堅守固安縣城北門。

  韓聲濤生平簡介:韓聲濤,漢族,1912年10月22日生,山東平度人。1931年春參加東北軍,同年秋投身東北抗日義勇軍。在堅苦卓絕的中華民族14 年抗日戰爭(1931—1945)期間,歷任戰士、排長、連長、營長和副團長;先後參加東北抗日、熱河抗戰、察哈爾抗戰、河北永定河地區抗戰、冀中抗戰、豫北抗戰、山西太行山抗戰、豫皖對日游擊作戰、武漢會戰(萬家嶺戰役)、隨棗會戰、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和豫中會戰;所在部隊為吉林抗日救國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1師和第4師。先後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洛陽分校、西安長安軍官訓練團和昆明美軍參謀學校。1948年任國民革命軍第13軍第299 師團長。1949年任四野第45軍第135師副師長。1951年任第一高級步兵學校教務處副處長。1955年被轉業到湖北省襄陽高中任副校長,后被打成 「右派」,「文革」中受迫害。生前為湖北襄樊四中離休幹部。2010年3月22日在襄樊逝世,享年98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